氨磺必利与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2013-11-18韩翠萍
穆 慧 韩翠萍
氨磺必利与舒必利同属于苯甲酰胺类抗精神病药物,常被视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1],二者基本结构和生化特点类似,但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是否相似,研究还十分有限。为此,本研究将比较分析氨磺必利与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实践指导。
1 对象和方法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停服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氨磺必利起始剂量0.2g/d,1 周内根据疗效及副作用逐渐加至0.6~0.8g/d,舒必利起始剂量0.3g/d,1 周内加至0.6~0.9g/d。均口服给药。治疗过程中氨磺必利组和舒必利组分别有25 例和26 例出现睡眠障碍,均给予氯硝西泮2~4mg/晚。氨磺必利组入院时有1 例表现激越、兴奋,给予氯硝西泮2mg 静滴1 周。两组在达到有效治疗量后,均预防性给予安坦4mg/d,每日2 次。
1.2.2 疗效评定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8 周末,采用PANSS 量表各评定1 次。判定临床疗效用PANSS 总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30%~49%为进步,<30%为无效。不良反应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治疗前和治疗后每1 个月查血、尿常规、心电图、生化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 进行统计分析,PANSS 评分两组间比较采用双侧t 检验,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均采用四格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结束时,氨磺必利组痊愈7 例,显著进步13 例,进步6 例,无效5 例,有效率83.9%。舒必利组分别为6 例、12 例、7 例、6例,有效率80.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 >0.05)。
2.2 PANSS 评分比较
表1 治疗前后两组PANSS 评分比较(分,±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PANSS 评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同期两组间比较P >0.05。
治疗后2、4、8 周两组总分和各因子评分与疗前相比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治疗后2、4、8 周两组总分和各因子评分同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3 不良反应 氨磺必利组发生不良反应共6例(19.35%),其中恶心呕吐2 例,失听3 例,静坐不能1 例。舒必利组发生不良反应14 例(45.16%),其中口干6 例,头痛头晕2 例,失听3例,静坐不能3 例。舒必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氨磺必利组(χ2=4.72,P <0.05)。所有不良反应轻微,经数天适应或给适当处理,均能耐受。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心电图、血生化、血常规、尿常规异常。
3 讨 论
随着精神医学的飞速发展,许多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不断问世,大大改善了精神病临床治疗现状。氨磺必利、舒必利具有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特征,但作用机理不同。舒必利属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以其作用谱广、锥体外系副作用轻而广泛用于临床。氨磺必利问世较短,临床资料相对较少。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4、8 周后两组PANSS 评分与疗前相比均下降(P <0.01),而两组间PANSS 总分和各因子分同期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两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且治疗2 周后均显效。舒必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氨磺必利组(P <0.05),但所有不良反应均较轻,经数天适应或给适当处理,均能耐受。文献报道,氨磺必利、舒必利主要不良反应是泌乳素增高[2-3],但本研究结果未出现此不良反应,可能与应用时间短暂,尚未引起内分泌变化有关。
总之,氨磺必利、舒必利疗效相当,舒必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但程度轻微,均能耐受。本研究不足是样本量相对较小,且两组均预防性给予安坦,难以比较两组锥体外系副反应发生率,以后研究可增加样本含量。
1 陈妍,陈美娟.氨磺必利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进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1,11(1):83~85.
2 胡君,卢玲.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3):33~34.
3 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