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对胆囊癌治疗的价值与胆囊癌发病高危因素分析
2013-11-16陆世锋俞渊
陆世锋 俞渊
胆囊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肝胆系肿瘤中发病率颇高,胆囊癌和其他预后差的肿瘤相似,在起病的早期极其隐匿且缺乏特异性的早期症状,这就造成难以早期诊断胆囊癌[1],目前上临床上能够让患者长期生存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便是根治性手术切除[2]。本文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胆囊癌患者58例,以期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胆囊癌治疗的价值和对可能造成胆囊癌发病的高危因素进行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连续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胆囊癌患者58例,其中男19例,女39例,年龄38~83岁,平均(65.31 5.46)岁,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嗳气、上腹部疼痛、上腹部肿块、黄疸、皮肤瘙痒、发热和消瘦等。全部胆囊癌均符合病理学[3]和影像学[4]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患者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2)患者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等;(3)患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4)患者有血液疾病;(5)患者在治疗前3个月内有手术史。经病理学分析,处于NevinⅠ期的患者有5例、Ⅱ期的患者有9例,Ⅲ期的患者有13例,Ⅳ期的患者有19例,Ⅴ期的患者有12例。随机抽取在本院就诊的58例非胆囊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胆囊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高危因素,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手术方式 NevinⅠ期的5例患者采用的是单纯的胆囊切除术;NevinⅡ期的患者视情况采用单纯的胆囊切除术和根治术,其中采用采用单纯的胆囊切除术有3例,根治术的有6例;NevinⅢ期的患者视情况采用单纯胆囊切除术和根治术,其中采用单纯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有2例,根治术的有11例,Ⅳ期的患者全部采用的是扩大根治术,Ⅴ期的患者视情况采用扩大根治术和姑息性手术,其中采用扩大根治术的有3例,姑息性手术的患者有9例。
1.2.2 高危因素 对患者发生胆囊癌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是否有胆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的良性肿瘤、胆胰汇合部是否有畸形、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等。
1.3 观察指标 患者术后1年、3年的生存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采用的统计软件分析包为SPSS 12.0,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效果之间的比较 在本组研究中,采用单纯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有10例,采用根治术的患者有17例,采用扩大根治术的患者有22例,姑息性手术的患者有9例。采用单纯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的术后1年生存率为87.5%(7/8),术后3年的生存率为75%(6/8)。采用根治术的患者中术后1年生存率为64.71%(11/17),术后3年的生存率为35.29%(6/17)。采用扩大根治术的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54.55%(12/22),术后3年的生存率为27.27%(6/22)。采用姑息性手术的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11.1%(1/9),术后3年的生存率为0%(0/9)。四种手术方式的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单纯胆囊切除术的预后最佳,姑息性手术的患者预后最差。
2.2 高危因素的分析结果 胆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的良性肿瘤、胆胰汇合部畸形、女性、吸烟史、饮酒史均为胆囊癌发病的高危因素(P<0.05)。见表1。
表1 胆囊癌发病高危因素的分析结果 例
3 讨论
目前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胆囊癌的认识也在进一步加深,从治疗方面来分型,可分为可治愈的早期诊断的胆囊癌和不可治愈的只能采用姑息性治疗的晚期诊断的患者[5]。
在治疗胆囊癌的过程中,手术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也并无一个所谓的金标准,手术方式根据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最主要的指标便是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6]。毛拉艾沙·买买提等[7]报道胆囊癌术后单纯的胆囊切除术后1年生存率为69%、术后3年生存率为38%。蔡振湘[8]报道根治性切除术的术后1年生存率为66.7,术后3年的生存率为33.3%。宋燕州[9]等报道扩大根治术的术后1年生存率为52.5%,术后2年的生存率为26.3%,姑息性切除术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7.7%,术后2年的生存率为0%。在本组研究中发现单纯胆囊切除术术后预后最佳,之后依次是根治术、扩大根治术,姑息性手术的预后最差(P<0.05),与宋燕州等人的报道相似,但是与蔡振湘和毛拉艾沙·买买提等的报道稍有差异,可能与患者体质不同和术后医嘱依从性的不同有关,提示临床医师应该在术后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促使患者遵照医嘱,进行有效的治疗。
胆囊癌的预后极差,一旦出现胆囊癌的相关症状,往往患者已经处于癌症的中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因此对于胆囊癌的高危因素监测对于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王光伟等[10]等报道胆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良性肿瘤、胆胰管汇合部畸形等是胆囊癌发病的高危因素。耿金宏[11]等报道胆囊炎、胆结石、胆囊息肉、2型糖尿病、Mirizzi综合征等是胆囊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在本组研究中发现胆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的良性肿瘤、胆胰汇合部畸形、女性、吸烟史、饮酒史均为胆囊癌发病的高危因素(P<0.05),与国内文献报道相似,提示临床医师应该重视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的患者,采取积极地防治措施,定期对患者进行体检,女性患者应该定期的进行B超检查,劝阻患者吸烟、饮酒,避免胆囊癌的出现。
综上所述,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早期病患在进行单纯胆囊切除便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中晚期的患者一般只能进行扩大根治术和姑息性手术,预后不佳,积极地对含有胆囊癌发病的高危因素进行监控,减少胆囊癌的发病。
[1]王健东,全志伟,杨勇,等. 胆囊癌临床分期及手术方式与预后的关系[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09,21(4):257-259.
[2]梁廷波,白雪莉.胆囊癌分期临床意义及评价[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3):194-197.
[3]沈铭昌,储谦,詹熔洲,等. 上海市胆道癌病理形态特征的初步观察:附487例分析[J]. 肿瘤,2005,25(6):596-599.
[4]吕校平,司芩. 原发性胆囊癌的影像学诊断现状及进展[J]. 现代肿瘤医学,2010,18(2):398-401.
[5]吴灵潼.原发性胆囊癌的根治性手术方式与预后关系分析[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2,12(3):178-180.
[6]陈文明. 原发性胆囊癌手术方式与预后的关系[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17(4):394-396.
[7]毛拉艾沙·买买提,依马木买买提江·阿不拉,薛峰. 胆囊癌的外科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9):1166-1169.
[8]蔡振湘. 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现状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9):131-132.
[9]宋燕州,王瑞涛,许鑫森,等.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中晚期胆囊癌的生存分析[J]. 肿瘤,2012,32(10):800-804.
[10]王光伟,唐浩. 胆囊癌高危因素及外科治疗进展[J]. 海南医学,2011,22(7):132-134.
[11]耿金宏,袁金凤,吴鸣,等. 胆囊癌流行分布及高危因素探讨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6):1336-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