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产科分娩过程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2013-11-16邓爱珍
邓爱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妇产科产妇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时必然的[1]。2011年,卫生部明确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概念,要求护理工作以人为本,是全方位的专业护理[2]。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医院医疗水平、人员配置及经济状况的差异,怎样将优质护理联系实际,提高患者满意度,一直是医护工作中关心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产妇,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对比,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以提高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产妇360例,病例纳入标准:(1)单胎、头位;(2)宫颈良好,骨盆正常;(3)产前检查胎儿胎动、胎心正常;(4)肝、肾功能正常;(5)患者知情同意并符合伦理道德。符合上述标准中任一条,方可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0例,年龄21~35岁,平均(25.1±3.6)岁,平均孕周(37.9±1.6)周,初产162例;实验组180例,年龄22~34岁,平均(23.1±4.1)岁,平均孕周(38.3±1.2)周,初产158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产次及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优质护理量化评价表 在大量查询国内外文献基础上,结合本院妇产科实际,制定优质护理量化评分表[2-3]。最终量化指标权重详见表1。
表1 优质护理量化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设置
1.2.2 护理方法 实验组采用上述优质护理对产妇进行系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模式分娩;护理时间为当产妇出现规律性宫缩时送入待产室至孕妇产后2 h。
1.3 观察指标 (1)分娩方式: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情况;(2)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询问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和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实验组产妇采用自然分娩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应用不同护理方式进行性护理后满意度问卷显示,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6.4%,对照组满意度为8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新时期医患关系的逐步转化,产科剖宫产率的明显增高,但是高剖宫产率并不能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致残、致死发生率,反而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性别倾向及医院纠纷,给医护人员甚至患者本身带来更多的风险[4-5]。为了改变目前国内居高不下的剖宫产率,国内学者作了很多研究。本研究表明,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孕产妇自然分娩,使生理性妊娠回归到自然分娩这一自然的、应有的结局,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于优质护理是全方位的专业护理,目的是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让患者更舒适、更放心。本研究通过设置优质护理量化评分表,将优质护理的各种指标细化、量化,有利于护理人员逐一落实、逐一提高。比如,本优质护理量化评分表将基础护理作为优质护理的基础,权重达到了总评分的一半以上,这将有利于护士有意识的提高护理基础知识、技能。当这些拥有丰富护理知识、技能的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将各种护理操作运用的更加娴熟,更加自信,这就无形中影响了产妇,提高了产妇对医务人员的信心;当护理人员进行宣教,比如说明自然分娩好处时,将更有说服力,使产妇依从性将大大增加。本研究是将基础护理作为优质护理的基础;不同的医院不同的产科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当本科护理人员基础知识本就扎实,而相对护理环节不够完善的话,可以有意识的将护理过程的权重提高,以引导护理人员向患者提高优质服务。
优质护理强调不在把患者单独的看成某种物品,而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类,并且将其量化为考核指标[6]。这就要求在护理过程中,充分满足患者及家属的要求,并把他们统一到护理过程中来。以往医院采用的传统助产模式,1例产妇往往要经历2~3名助产士的交接班,助产工作常常人浮于事。待产室常常护理人员很多,但是往往各自为政,很难及时发现及处理问题,成为很难解决的医疗安全隐患。更为重要的是,传统助产士只观察产程进展,很少顾及产妇切身感受,不符合现代人性化的医院模式,常受到投诉。采用优质护理后,护理岗位定位,护理人员将会有意识的和产妇聊天、沟通,有效缓解产妇紧张情绪,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总之,优质护理在提高产妇自然分娩意愿,提高产妇满意度方面有明显的临床意义,实施符合医院实际的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建立良好地医患关系,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1]张黎明.走出整体护理工作中的误区[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389-393.
[2]陈小琼.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癌症患者术前应激反应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0,12(48):36-39.
[3]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7-58.
[4]红梅,邓小英,方艳雅.层级管理联合连续排班在神经外科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0,25(5):6l-62.
[5]廖更新,潘耀平,满冬梅.产科分娩亟待科学的规范化管理[J].中国妇幼保健,2002,12(11):82-83.
[6]薛芄石.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0):3676-3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