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挑山女人》“挑出”的多重启示

2013-11-16采编胡凌虹

上海采风月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沪剧宝山剧团

采编/本刊记者 胡凌虹

去年年底至今,由宝山沪剧团创排的沪剧《挑山女人》在上海已经连演了30余场,场场爆满。该剧根据安徽休宁齐云山下“女挑夫”汪美红的真人真事改编,每演到动情处,台上台下泪眼共婆娑。《挑山女人》是宝山沪剧团自前几年《红梅颂》《红叶魂》之后推出的又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好戏,不仅“挑动”了上海观众的热情,也“挑起”了一个少有的高规格、较大规模的研讨会,更“挑出”了戏剧界关于创作的一连串思考。

近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宝山区人民政府、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协办,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文艺评论专项基金、上海市戏剧家协会承办的沪剧《挑山女人》评论研讨会在上海延安饭店举行。来自北京的专家,上海评论界、戏剧界的专家等在研讨会上针对现实主义题材戏剧创作、“宝山沪剧团现象”以及上海舞台艺术创作的走向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老百姓当中才真正隐藏着艺术的生命力

华雯(宝山沪剧团团长、《挑山女人》主演):《挑山女人》正式公演以来,我们已经演了30多场,观众一天比一天多,很多人看了五六遍,最多的人看了十几遍,谢幕时我常看到很多人还在座位上擦眼泪,有一个女观众居然在过道里嚎啕大哭,同伴们劝她说戏是假的,她说那不是假的,因为她的妈妈就是这样的。一位82岁的老太太连看了五遍,在回家的路上摔断了肋骨,就是说如果不断骨头她还会来看。一位无锡的观众每天驱车往返无锡和上海,连看了四场。《挑山女人》的上演让我和我的剧组最意想不到的是,观众如此强烈的反响,与其说是我们的戏感动了观众,还不如说观众的反应震撼了我们。

我们似乎刚刚弄明白了什么叫做艺术要从生活中去提炼,似乎刚刚感觉到了老百姓当中才真正隐藏着艺术的生命力。我们好像渐渐地明白了文艺创作中宣传品和艺术品的关系,从不自觉到自觉地改变了创作观念,实现了把一个带有艺术性的宣传品向一个具有宣传意义的艺术品转变的追求,我们已深深地体会到了主旋律和艺术性是不矛盾的。

通过创排《挑山女人》,我们好像渐渐地明白了文艺创作中宣传品和艺术品的关系,从不自觉到自觉地改变了创作观念,实现了把一个带有艺术性的宣传品向一个具有宣传意义的艺术品转变的追求。

马博敏(京昆专业咨询委员会主任、上海剧协副主席):该剧的成功决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这是宝山沪剧团长期以来坚持以现实生活为源泉,寻求当代题材为创作导向,以极大的热情颂扬今天“最美女性”为艺术追求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为了追求这样的艺术坚持,宝山沪剧团创作的每一出戏,都让我们看到他们拥有扎实的生活基础,《挑山女人》尤为突出。为了这部戏,他们一次次到安徽齐云山深入生活,不仅捕捉到贫困山里人的生活状态,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生活基础,更可贵的是他们挖掘到这个人物的内心情感和精神境界。因此,艺术创作不仅要懂得尊重生活,创作者更应懂得感恩生活。

荣广润(上海剧协副主席):这部戏的成功跟我们在选择这个题材以及处理题材时的眼光、态度很有关系。按戏剧的规律讲,这个人物很有戏剧性,一个女人失去了丈夫,有一个失明的儿子跟一对龙凤胎,但是婆婆又离她而去,这么孤独的一个女人,她的事迹很符合戏剧的特点——人物悲欢离合的命运。她还有充沛的情感元素。我们会遇到很多感人的真人真事或者题材,但是不是每一个都用戏剧的方式去写,未必,要研究,这是很重要的艺术习惯。另外这个题材是一个普通女子的人生经历,她背后的精神是非常震撼人心的,作者没有用非常激烈的态度、方式,而是非常朴素地写。这是一种经验。《挑山女人》远非完满,有很多可以加工的地方,但是它的质地却令人感动,这是非常宝贵的。

斯福民(宝山区委书记):这个戏接地气,从现实生活当中他们去感悟。还有一点,戏要培养观众,沪剧还有群众基础问题——宝山沪剧团承担了一个很重要的责任,除了编新戏,他们在最基层的社区、农村普及沪剧,他们本身也是接地气的。我觉得它的成功首先在于得到了观众的肯定,在修改的过程当中,宝山沪剧团首先注重的还是观众。

胡劲军(上海市文广局局长):宝山沪剧团作为上海区级地方剧团,却在大时代的舞台上,在上海的文艺创作上屡屡做出了贡献,原因在于,他们长年坚持现实题材的创作,以接地气激活剧团的创作、演出的活力,坚持定位于关注现实,服务基层。最近又倾力打造了反映普通劳动者情怀的沪剧新戏《挑山女人》,为地方戏曲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思考。

周平(观众代表):我认为《挑山女人》的成功有三点:第一点,首先是在选材上面,一个家庭故事,一个女性主角,一段坎坷经历。家庭故事是很多成功沪剧戏的法宝之一。《挑山女人》的视角定位在一个破碎的家庭,剧情不复杂,但感动人;人物不高大,但可信;唱段留得下,听得出流派韵味。宝山沪剧团在新戏中保留、运用沪剧传统唱腔方面做得比较好。戏迷是很渴求听到那些他们非常怀念的流派的。第二,在其戏剧结构上,一条悲剧主线上,恰如其分地排列着几个泪点。沪剧擅演悲剧,甚至到了有点过分的地步,但也正因为这点,才能被这么多沪剧迷所痴迷。第三点,在其全局处理上,舞美、音乐等等或有突破或仍强调特色。

杨振武(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艺创作才有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沪剧《挑山女人》很好地驾驭了现实生活与艺术表现的辩证关系,坚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原则,在艺术提炼、精神提升上狠下功夫,将个体的喜怒哀乐,拓展为群体的喜怒哀乐,形成最大范围的共鸣,这对我们做好主旋律创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现在我们有些作品之所以不好看、不耐看、不理想,往往不是因为创作者生活不够,表演者感悟生活不足,而是因为艺术提炼不精,典型程度不高,因而难以发挥预想的昭示真理、启示人心的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既是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也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前提,首先从思想上看,对生活的理解深不深,在艺术上的表现深不深,取决于艺术家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深不深。再从形式上看,文艺品种不同,服务的对象和方式也有不同。沪剧具有天然的群众基础,正因为沪剧与老百姓离得近,源自于生活,活跃于基层,才能以催人泪下的人物和情节来激励人心。

文艺创作要传递当下社会所需的正能量

吕育忠(国家文化部艺术司戏剧处处长):沪剧《挑山女人》所展示出的是为人之母的大情、大爱、大义、大忍,她的生命力量、生命的精神和执着的生活信念。文化建设也是一种民生建设,客观上就要求艺术创作必须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满足百姓需求为着眼点和落脚点,要在平凡生活中挖掘出人生的意义和人性的深度,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人的尊严、生命的希望,传递生活的热情和人生的温情。我国的地方戏是以当地方言和生态体系为艺术本体,在它的发展演变当中,形成了各自富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表演特色,选择素材与剧中自身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相吻合、相贴切就显得非常重要。《挑山女人》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既是沪剧艺术家坚持剧种独特个性,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的成功,也是沪剧几代艺术家探寻沪剧最佳表现力的结果。此外,如果在开掘出女主人公人性中的崇高、善良,以及她这种坚韧、隐忍的品格的同时,深一步地开掘女主人公复杂的精神世界,可能会增加本剧的厚重感。

龚和德(戏剧评论家):这个戏用生动的艺术形象演绎了这个形象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在于担当,对不幸命运的担当、对苦难的担当、对子女前途的担当、对社会对国家责任的担当,她身上体现出来的担当精神,不但是对我们生活比较艰苦的贫民群众很有启发教育意义,对我们知识分子也有教育意义。这个戏为什么那么动人?就在于剧作家从素材当中提炼出了三条感情线:婆媳之间、汪美红与暗恋她的挑夫成子强之间、母亲和儿女之间的情感,而且把它们交织在一起,组织了剧情,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还有个建议,加强“一定要孩子读书”的分量,因为她有基本生活质量,但是还要挑山,就是为了教育孩子。

朱大建(新民晚报副总编):这部戏台上演员是流着泪在演的,台下观众是流着泪在看的,双向的互动,这种情况在上海戏剧界的舞台上很久没有出现了。这个戏现在为什么能引起那么多的人关注?关键这里面是动情的,它主要是夫妻情、母子情、婆媳情、恋人情、兄妹情,所有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打动人心,这个眼泪是悲伤的、是感动的,这和伤心还是有区别的。《挑山女人》写了一种生活苦难,但是它不是让你觉得苦难,而是让你受感动,因为这里有亮点,有一个伟大母亲的梦,最后她完全靠自己实现了她的理想。这个戏还是有很多的震撼,尽管它很草根、很质朴,它的质朴让你看了以后不感觉苦。

文化建设也是一种民生建设,客观上就要求艺术创作必须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满足百姓需求为着眼点和落脚点,要在平凡生活中挖掘出人生的意义和人性的深度,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人的尊严、生命的希望,传递生活的热情和人生的温情。

胡晓军(上海戏剧杂志主编,上海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现在社会上不爱看哭戏,只爱看笑剧。20多年前,台湾有一戏在上海万人空巷、泪流成河,但现在是万人空巷看《潜伏》,更明显的例子是《孽债》,在1994年首播的时候收视率高达42.62%,但是2009年首播时,收视率只有3%,撇开其他因素不谈,我们可以看看社会的趣味、审美观念、道德素质有没有什么变化。《挑山女人》的可贵之处,在于既发现了当代人的“精气神贫乏症”,又发现了艺术界的“精气神贫乏症”,并以良知和自觉,用通常被认为已落伍、被淘汰的艺术品种,展现不畏磨难、吃苦耐劳,昭示知足常乐、感恩生活,呼唤做人的精气神。

赵忱(中国文化报副总编):今天上海对宝山沪剧团、对《挑山女人》的重视跟扶持,包括今天座谈会的规格是我从前没有见到过的。我在想这是上海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气质,使得它对沪剧《挑山女人》这样关爱呢?可能是因为我们在这出戏里发现了过去找不到的一种东西,挑山女人这样一种很真实的、昂扬向上的生活态度,宝山沪剧团这样一种艰辛但不放弃的对艺术的执着。这部戏让当下的人看到无论你怎样艰难都不要放弃底线,《挑山女人》是一面镜子。

汪泓(宝山区委副书记、区长):今天可以有《妈妈咪呀》《舞林争霸》,但是同样的也有《挑山女人》这样的戏,告诉我们真善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个感悟,我们的核心价值理念应该宣传什么?正能量怎么抒写?像我讲报告人家不一定听,但这出戏体现的正能量可能比我们一场报告要有用得多。我们的现代戏是深入生活、贴近生活,但是它高于生活,更能够影响人、鼓舞人。

值得关注的宝山沪剧团现象

李莉(上海越剧院院长,《挑山女人》编剧):《挑山女人》目前这样的呈现,我挺骄傲的,像这样有些影响力的、原创性的、全部以上海的原创力量来完成的,在上海可能是很少见的。宝山沪剧团本身的团队,包括导演、舞美设计、音乐唱腔,方方面面没有一个是外请的。华雯的宝山沪剧团都是多年创作一部戏,形成了一种艺术上的默契,这是非常重要的。作为院团来讲,假如能够形成比较常态的合作群体,也许这个剧组的艺术能够逐渐地完善,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特色。这一点是我们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包括我们越剧院今后努力培养自己的原创团队,是非常重要的启示。

宝山沪剧团这几年的坚守给国家剧院的人上了一课,不是条件好,也不是剧团大就能出好戏。

郦国义(文艺评论家、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挑山女人》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上海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宝山沪剧团现象。宝山沪剧团的成功遵循了戏剧的规律,也传承了沪剧这个文脉。上海沪剧舞台上的保留剧目、优秀剧目,很多都是现代戏,最著名的是《罗汉钱》,1953年配合新婚姻法,把它改成了沪剧名剧。这几年,或者相当一段长的时间,正在把宣传政策的戏,描写英雄的戏当成行业戏,当成争取票房买票的戏,这是很值得我们去考虑的。但是今天上海宝山沪剧团里的戏没有停留在配合政策宣传层面上,它可以成为沪剧的保留戏,成为将来沪剧的经典,这是很值得去研究的。同时,今天排一个好戏不容易,要排成三个好戏更不容易,是一种什么精神支撑着出现了宝山沪剧团现象?我们应该反思,当年沪剧前辈是凭着对新中国的热爱才到现在这样,今天我们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应该跟老一代的戏剧家相比,有没有他们这种激情?有没有这种感恩?第二,我们这么多的院团是不是应该从老沪剧艺术家那里,从今天我们身边的宝山沪剧团那里得到我们精神的传承,能够也有一点点《挑山女人》的精神,来把我们的戏剧改革、把我们现代戏挑上新的高度。

毛时安(文艺评论家):最近几年区县剧团和民营剧团的迅速崛起,而且有不少的区县类的剧团和民营剧团已经跻身于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行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宝山沪剧团最近几年的表现给了我们一些启示:第一,始终坚持推出原创沪剧,通过原创剧目满足了观众对新戏审美的强烈需求。第二,坚持满腔激情的反映现实,始终紧扣时代脉搏的跳动和变化,回应了时代迫切期待解答的重大的精神需求。第三,关注市场,宝山沪剧团依靠新编的剧目开拓市场,同时吸引观众,几乎每一出戏都能得到比较良好的市场回报,同时收获了来自观众的良好社会效应。第四,宝山沪剧团有自己剧团的文化积淀,这些年创排的都是“正剧”,但在这些主旋律的“正剧”中,他们以其独有的艺术智慧,根据剧目的需要,形成了和上海其他沪剧团相区别的艺术个性。

罗怀臻(中国剧协、上海剧协副主席):那些得了梅花奖、有了一定知名度的演员通常会进入一个三岔口:有一类走向名利无限膨胀的明星化;有一类谨慎地守望自己的那一些观众;再一类就是担负起剧院、剧种发展的责任,成为我们所尊敬的艺术家。我想华雯正在成为这样的艺术家。近二三十年来以表演艺术家为驱动的创作现象越来越突出,这些表演艺术家往往结合自身艺术发展,结合所在院团的发展,有意无意地担负起一个剧种发展的责任。因为一个人而创建了一个剧种的很多,这些表演艺术家的剧目往往是因为他个人的热情而启动的,但它不仅仅着眼于这些,而有更大的愿望。像这些艺术家值得我们尊敬。

马莉莉(著名沪剧演员):宝山沪剧团这几年的坚守给国家剧院的人上了一课,不是条件好,也不是剧团大就能出好戏。沪剧有个《红灯记》就是杨浦区当时的爱华沪剧团这么一个小剧团出来的。而且创作,不单单是重复老戏,我们沪剧的出路就是出新戏、出好戏。现在好像戏剧舞台上的编导都缺席。但是宝山沪剧团它现在走出一条路非常好,李莉编剧,孙虹江导演,汝金山作曲,这是个铁三角,是这几年形成的很默契的创作班子,这就是戏剧创作的规律,是戏剧剧团很好的经验。你花大价钱请来的很大的导演,或者编剧、作曲,不一定能把你这个剧组的特色表现出来,因为他不熟悉。同时,一个剧团光靠几个人是不够的,所以一定要注意到后续力量的培养。

余雍和(编剧):我想谈创作中需要注意的四种关系:第一,创作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宝山沪剧团这一点做得很好,戏取得成就主要是生活的真实。第二,作者跟生活的关系,现在有很多作者对草根生活、对底层生活、对百姓生活漠视,这部戏中生活跟作者的关系非常密切。第三,协作的关系,现在我们看创作上的名单,上海那么多剧院、那么多剧团,没有一个剧团拥有很多的编剧和导演,但是现在《挑山女人》这个戏体现上海剧团大协作的精神,这一点很重要,说明上海很有力量,只要调动起来,全力以赴,好戏是会有的。第四,各级领导和剧团的关系。现在上海的环境很好,各方面领导都重视。所以提供了那么好的条件,处理好了这四种关系,上海的戏剧一定会繁荣。

吴孝明(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我认为:第一,一个好的创作需要好的编剧、好的导演,再加上好的演员,这种优势叠加在我们整个原创中间要始终坚持。在未来的上海文化原创力提升的同时,我们要充分坚持原创的艺术规律,要更好的关心当下、关心现实,为我们这座城市提供更好的文化产品。第二,要感谢华雯,宝山沪剧团14个人,把上海的资源整合得很好,整合资源把能力化成能量,也是我们今天研讨的一个很重要的启示。

推动原创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李莉:在我的印象当中,过去的上海宣传部门一般是某部戏在全国获了什么奖,有了基本定论后,才会花很大的力量下去给予很深入的研讨和推进。像这样一部戏初演了之后就能够召开这样大型的会议,推动这个戏的修改,我很感动,也非常感谢,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个体的力量非常有限,但是一旦有了一个群体的力量,可能这件事情往前推进的速度就会更快一点。

戴平(戏剧评论家、上戏教授):这个团队本来20人不到,生存都有一定的困难,为什么现在短短的几年有这样勃勃的生机,出这么多的好戏,除了他们本身的努力,还要感谢宝山当地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区委区政府把这个剧团看成一个“宝”,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全额拨款、演出补贴、上台新戏补贴等等,这样的支持力度是比较大的。去年《挑山女人》就列为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实施工程之一,从资金到排演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他们都亲历亲为,文化局的领导都为他们落实,使团长和主要的主创人员能够比较专心地扑在艺术创作上面。同时,剧团反过来也为宝山区争了光,真正成为宝山区的一张文化名片,这是双赢的事情。

赓续华(戏剧评论家、中国戏剧杂志总编):上海方方面面的领导来搞这个研讨会,来重视这个戏,跟这出戏是沪剧有很大的关系,我认为振兴沪剧可能是上海最重要的责任,如果京剧上海不振兴,全国有好多地方还在振兴,越剧不振兴也有很多地方在努力。但是沪剧,上海人如果不拿它当回事儿,就没有人拿它当回事儿,所以《挑山女人》受到上海的重视,最重要的一点是剧种意识,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第二,草根意识,在我的心中上海一直是一个最时尚的名词,是有品质生活的象征。搞一些所谓的风花雪月,搞一些很精致的东西,那是上海的能力。但是在这种能力之外,还能把目光放在这种非常草根的剧目上,这也说明上海人的这份成熟。

陈东(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沪剧的保护方面可能大家比较担忧的是,只有一个上海沪剧院、两个区县剧团:宝山沪剧团,长宁沪剧团。但是同时,我们还有九家民营沪剧团,在基层非常努力地工作着,所以我们的沪剧,一方面确实有深层的困难和需要发展的空间,需要大量的政策扶持,但是我们也有一群矢志不渝、从事沪剧这个剧种的同志们,还有我们一大帮推动沪剧事业发展的艺术家们。希望借这个力量把宝山沪剧团的典型总结出来、提升上去,给我们上海的文艺舞台,给十八大以后文艺发展繁荣,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加火添柴。

《挑山女人》受到上海的重视,最重要的一点是剧种意识,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杨振武: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实践中,要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美的形式、美的力量,传播先进文化,创作更多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作品,用关爱的情怀和发现的眼光,刻画“最美人物”、颂扬“最美精神”;要潜心砥砺,精益求精,坚持高标准高品位的艺术追求,努力打磨文艺精品、勇攀艺术高峰。同时,也要更好地发挥文艺评论在引领文艺创作导向,提升艺术鉴赏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更好更多的精品力作来证明我们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以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来回报人民对我们的期待和信任,以百花齐放的文艺气象来推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和发展。

猜你喜欢

沪剧宝山剧团
“回归人民”与“走向城市”:山西城乡两栖戏曲剧团生态模式初探
黑太阳
一部“小剧团大制作”的音乐剧——新疆民族音乐剧《黑眼睛》评析
户思社副会长会见日本新制作座剧团一行
英国 布里斯托尔老域剧团
新时代,沪剧该往哪儿走?
“上海的声音”沪剧如何与时代同频
沪剧《雷雨》海报
沪剧《魂断蓝桥》海报
走进寡妇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