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集粹
2013-11-16
变“关猫的牛栏”为制度的铁笼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13年前,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因贪污受贿被严惩。这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被严惩的省部级高官,死前曾说“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对我而言,如同是牛栏关猫,进出自由。”13年后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些话说到了根本讲到了要害。
反腐靠什么?加强教育、重视干部的个人德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制度,也即权力结构。因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30多年的反腐败实践表明,如果权力的生产线、监管流程出了问题,再好的零配件送上去,也难以确保合格产品。因而,制度反腐,必须从权力结构的改革入手,变关猫的牛栏为制度的铁笼,变依靠个人自觉的软约束为依靠刚性制度的硬制衡,才能切实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什么样的制度才能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什么样的制度才是铁笼子?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曾在一次谈话中坦诚地说:苏联共产党垮台的真实原因是它的“三垄断”,以为自己想说的都是对的,以为自己的权力是神圣至上的,以为自己有可以畅通无阻的一切特权。此言当引起我们深思。好制度,一是具有客观性,不能脱离和超越其产生的前提和条件;二是具有代表性,必须体现多数人的整体意志和利益;三是具有可操作性。好的制度一旦制定出来,包括制定者都无法随心所欲去违反。
邓小平曾深刻指出:领导者个人的因素,思想、作风等,在党的建设中的影响,小于制度的影响。“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早在1980年,他就说过,我们的“总病根”就是“权力过分集中”。解决这个“总病根”,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权力制衡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这就需要在制度上有相应的改革。权力来自哪里,掌权者自然就向哪里负责。这既是职业道德,更是生存法则。如此,我们就能有效推进制度反腐,实现“让全体人民来监督”,从而变关猫的牛栏为制度的铁笼,既能有效地防止腐败的滋生蔓延,又能可靠地防止权力事故的易发多发。
我们能绕开西方法治文明吗
中国新闻周刊刊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周大伟文章说,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不少人产生自大自满情绪,大谈“中国式法治创新”。可问题在于,在法治文明上长期落后的民族,何来创新?台湾著名法学家王泽鉴先生在若干次演讲中提到,多年来台湾法律界曾多次试图摆脱西方国家法律体系的束缚——创新出具有中国人自身特色的法律法规,但是效果都很不理想。改来改去,还是觉得德国人发明的一些规则更好用一些。两年前,在烟台大学召开的一次中日民商法会上,一位日本民商法学者也诉说了类似的苦恼。在起草和修改日本现有的公司法律规则时,有些日本法律学者也信誓旦旦地要摆脱来自欧美的法律影响,创造出“具有日本特色”的新规则。结果最后绞尽脑汁还是难以创新,到头来还是觉得欧盟制定的法规最精准到位。今天,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一个基本事实:法院、检察院、律师、程序诉讼、无罪推定、非法证据排除、物权、知识产权、反垄断等等,所有中国正在使用的一整套法律制度,几乎全部是西方发达国家借鉴和移植过来的,其中也蕴含了全世界人类文明进步的诸多核心主流价值。其实,我们眼下最需要的是加大力度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认真补足国家近百年里遗漏的功课。
化解官员形象危机刻不容缓
新华社报道说,中央编译局原局长衣俊卿因为生活作风问题被免职。这固然是其个人形象的受损,也为日益严重的官员形象危机问题再添案例。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官员形象危机2012》,当前官员形象危机问题不容小视。该报告称,官员面临五大形象危机,包括“性丑闻、露巨富、被扒光、被牵连和被假冒”,村干部、基层官员、高层官员、执法官员以及准官员则为五个高危官员群体。其实,即便不借助严肃的学术报告,仅靠平时浏览新闻也能得出类似的印象。远的不说,去年下半年以来,“表叔”“房叔”、雷政富视频事件等,不停地在社会新闻领域制造出一个个新热点。而发生在这些官员身上的丑闻,又大多与情色、权钱交易等联系在一起。有些重大的非法集资案件背后,也有官员的身影在徘徊。加上某些官员特权意识浓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对此民众怨言很大,官员整体形象受到损害。
政府是个抽象的概念,政府由一个个活生生的公务人员组成。官员形象出现危机,不可避免地影响政府的形象,继而伤害政府公信力。由此来看,官员形象绝不是一个公务人员自己的私事,而是具有公共性。如果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自身存在比较严重的形象危机,则后果可以想见。化解官员形象危机,就是在为政府公信力加分,其意义显而易见。
有人将当下的官员形象危机部分归咎为一些民众的仇官心理,这种认识大有问题。事实上,所谓的仇官与仇富一样,本质上是伪命题。公共舆论中固然有一些非理性的认识,但总体而言,仇官仇的是为官不正,仇富仇的是为富不仁,或者说财富来源有问题。将公众对官员不正之风乃至腐败、特权问题的不满,偷换为“仇官”,是不严谨、不负责任的论调。
官员形象危机必须得到化解,这是一个共识。如何化解?答案简单:解铃还须系铃人,抓住问题的症结入手,方可对症除病。对于那些问题官员,该惩就惩,绝不犹豫,以显决心。“刮骨疗伤”,或是化解危机的一剂妙方。除此之外,一是要借中央革新政风之机,各地政府、部门也要让人看到新风气,官员也要展现新形象;二是遏制官员的特权行为,消除那些“刺眼的景象”;三是约束官员权力,避免腐败乱象高发。今天的中国,正行走在复杂而又艰辛的复兴之路上。上下都希望建设一个廉洁的服务型政府。这样一个廉洁、高效政府的建成,首先得从化解官员形象危机开始。这件事情,很迫切,刻不容缓。
党内民主的核心在于竞争
中国新闻周刊刊登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王长江的专访,他说,党内民主的核心在于竞争,没有竞争,责权关系建立不起来。我要向你负责,如何负责呢?就是你把选票投给我,一旦我没有负起责任,下次你就不会投给我了。当然竞争是有顺序的,这方面乡镇一级不少地方已经搞过了,而且还是比较成功的,现在应该再向上推到县一级。县一级才是真正和老百姓面对面的地方,在县一级建立老百姓和官员之间的权责关系,使官员不得不对老百姓负责,这样可化解不少基层矛盾。这个“选举”,指的是党政一把手的竞争性选举,大家可以拉票、演讲。拉票是面向全体的,因为实行的是“公推直选”。“公推”是老百姓推,“直选”是党员选。老百姓和党员都要参与。老百姓把手中权力授出去,形成公权力,选举出来的人就掌握了公权力,对老百姓负责。负责不好的话,老百姓有办法让他下台。有学者认为,协商民主才是中国式民主,而选举民主是西方的,我觉得这是谬论。选举民主是前提,协商民主不是代替选举民主的一种方法,而是对选举民主的一种补充。协商会使决策更加科学,执行起来更顺利。
思想怎么统一
学习时报刊文说,在工作和政治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统一思想”这个词。一般说来,一个组织或集体为了统一众人的行动以达成某种目标,必然要求统一思想。但是,由于每个人存在个体差异性,其思想自然呈现多元性,即便面对同一客观存在,每个人的思想也各有不同。要真正实现统一思想,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用什么统一思想,二是怎么统一思想。
从中外历史上看,这个“什么”既可能是正确的理论或认识,也可能是错误的理论或认识。如果是用错误的理论或认识统一思想,虽然有可能得逞于一时、一事,历史上也不乏其例。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思想的统一是虚假的、暂时的、靠不住的。思想的统一最终要靠对用来统一思想的这个理论或认识的真心信服。这种信服来自于理论的魅力、理论的科学。而只有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才具有这种统一思想的魅力和力量。那么,什么样的理论才是正确的理论呢?理论的正确与否与发布者的权势无关,与发布者的地位无关,只与实践有关。只有正确地反映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并能指导未来实践正确前进的理论,才是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才能用来统一思想,才能真正实现统一思想的目的。幻想用来统一思想的理论一开始就是完善的、成熟的、完美无缺的,是不可能的,因为这违背了理论的发展演进规律。幻想统一思想的群体中的每个人的思想都同步统一,不存在差异性,也是不现实的,因为这违背了人的认识的发展变化规律。
《莫言批判》:批判的目的不是为了批判
据新闻晚报报道,不久前,莫言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然而在掌声余音未了之际,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由众多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对诺贝尔文学奖和莫言作品进行理性反思的文集《莫言批判》。这一掌声中的异响,绝非只求标新立异,而是为了引导大众对莫言的作品进行冷静的思考,对诺贝尔文学奖进行理智的定位,对中国文学的现状与未来进行深刻的反思。不可否认,莫言的作品有很多优点,比如文体的大胆创新,鲜明的人物个性,细腻的情景刻画……然而,从《红高粱家族》到《檀香刑》,从《蛙》到《丰乳肥臀》再到《生死疲劳》,《莫言批判》中也指出了其思想的叛逆、语言的粗糙、技法的单调、内容的低俗。两位编者在该书的序言中,批评了莫言创作中普遍存在的九点问题:1、醉心写脐下三寸;2、热衷写酷刑血腥;3、沉迷于丑恶事物;4、迷失于民间立场;5、放逐道德评判;6、漠视女性尊严;7、语言欠缺修炼;8、叙事不知分寸;9、写作限于重复。批判得虽然激烈,却也不乏理智的分析。《莫言批判》出版方表示,出版《莫言批判》一书的目的旨在使读者能够破除对莫言的迷信,用更理智的态度看待莫言的得奖和莫言的作品,甚至对当今社会上整个中国的文学市场有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批判性地欣赏莫言的作品,多关注精华所在,而不至于一股脑地奉为至理名言,文学楷模。“批判的目的不是为了批判本身,而是为了最终的无可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