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级甲等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效果分析
2013-11-15李红霞黄颖莉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质量控制办公室陕西西安7006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陕西西安7006
左 煌,李红霞,黄颖莉,刘 欣,颜 虹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质量控制办公室,陕西 西安 7006;.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陕西 西安 7006)
鉴于临床滥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日益严重,为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导医师合理规范用药,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2012年5月西安地区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指导原则,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本课题利用医院东软HIS5.0信息系统,从中采集相关数据,对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全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实施效果,并为相关政策的进一步调整提供参考,以期推动临床更加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1]。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通过医院东软HIS5.0信息系统,选取2012年3月~4月出院病例300例,每月抽取150例作为非干预组,选取2012年6月~7月的出院病例300例,每月抽取150例作为干预组。抽取病例范围包括普外科、骨科、肾脏内科、肝胆外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病例资料。排除儿童,75岁以上老人及因其他并发症使用抗菌药物等特殊情况。
1.2 方法:医院在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期间,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指导原则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首先,分析确定某三级甲等医院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医院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文件;依据以上文件与规定,采取如培训等系列干预措施。设计填写《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对干预前后的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对照分析。
1.2.1 专项整治活动干预措施:医院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制定活动方案,由院领导任机构负责人,各科室主任为科室第一责任人。在全院范围广泛动员,全员参与,签署目标责任书。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题网站,进行全院多层次培训。培训重点强调以下几个方面:①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②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在合理范围内;③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2];④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⑤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⑥常用抗生素限制性分类及使用规范;⑦抗菌素应用的基本原则、经验应用、外科预防用药及抗菌素的联合疗法。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严格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医师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制。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开展专项检查、处方点评等活动,并对检查和点评结果进行反馈[4]。
1.2.2 分非手术患者和手术患者,设计填写《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对干预前后的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医院东软HIS5.0系统调取病历收集数据,逐项填写有关的统计数据。①非手术患者调查表评价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病原学送检、药敏结果、药物选择合理性、给药途径、用药疗程和联合用药情况以判断用药的合理性。②手术患者(含介入手术)调查表,评价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病原学送检情况、药敏结果、给药途径,术前用药时间、术中用药和术后用药以判断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③统计方法,使用Epidata3.l软件建立数据库,导入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指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微生物送检率非干预组患者300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3%,干预组患者300例,抗菌药物使用率降至56.67%。非干预组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为56.33%,干预组上升为79.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介入手术预防用药指标:详见表1。
2.2.1 干预组的预防用药百分率比非干预组降低,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在预防用药百分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2.2 干预组患者切皮前0.5~2 h给药合格率比非干预组上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3 干预组患者平均预防用药天与非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指标,详见表2。
2.3.1 干预组的清洁手术预防用药百分率明显比非干预组降低,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在预防用药百分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2 干预组患者品种选择合理率比非干预组上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3 干预组患者清洁手术人均平均预防用药天数显著下降,干预组与非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介入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标
表2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指标
3 讨论
医院通过研究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现已成为医院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医院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订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4]。同临床科室签署目标责任书。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题网站。进行全院多层次培训,结合不同科室抗生素使用特点给予规范化指导[5]。在较短时间内使临床一线医护人员掌握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知识。
医院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医院抗菌药物分非限制性使用、限制性使用和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按照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权限分类[6]。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加入医师开药权限,从根本上杜绝了越级开立抗菌药物。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67.3%,下降至干预后的56.67%,达到了国家有关文件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60%的要求。
在药品流通环节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在制度落实方面,医院质量控制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住院及出院病历。要求临床应用抗菌药物要有严格的适应症,必须以临床诊断、细菌学诊断、药敏试验等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特别是二、三线用药要求有病情分析,上级医师相应的查房意见等。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及时反馈科室。药学部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对监测结果向临床一线反馈[7]。针对临床医生反馈的临床用药的实际状况与困惑,药学部组织专家定期与临床医生进行讨论、沟通,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识水平,医护人员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节约了医疗资源。
研究表明医院应继续加强督导检查,认真落实规章制度,将培训工作常抓不懈,强化信息系统干预,不断查找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整治的长效机制,逐步将专项整治工作向纵深化和精细化推进,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确保医疗安全。
[1]孙鹏飞,雪 君.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分析[J].吉林医学杂志,2009,17(4):2006.
[2]Annar Gagliardi,Darlene Fenech,Cagla Eskicioglu,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antibiotic prophylaxis for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prevention in general surgery: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an J Surg,2009,52(6):481.
[3]陈晓辉,唐开福,顾琛梁,等.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与结果分析[J].中国医院,2007,11(9):295.
[4]吕富银.抗菌药的合理应用及管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3):430.
[5]刘晓峰,王晓峰.1894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及分析[J].吉林医学,2011,29(6):6153.
[6]王科燕,付文婷,王晓梅,等.90例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12,14(8):320.
[7]方 芳.妇产科领域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询证评价[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