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魂永驻海天间——“航空工业英模” 罗阳
2013-11-14改编韦智仁绘画
振 迪/改编 韦智仁/绘画
1 2012年11月25日,中国自主研发的歼—15舰载战斗机,在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上成功完成了起飞和着舰动作。就在国人沉浸在喜悦中时,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在工作岗位上殉职。
2 前二十年研发设计飞机,后十年制造生产飞机,这是罗阳三十年航空报国的人生轨迹。为此,罗阳倾注了全部心血。1982年,罗阳毕业后,被分配至中航工业沈飞设计研究所任设计员。
3 罗阳在刚进入航空事业时国家比较困难,在军费投资相对下降、军品订货比较少的情况下,他仍旧坚守岗位。2007年,罗阳开始担任沈飞高层,上任以来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带领公司迈入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4 罗阳在担任沈飞公司“领航者”期间,带领企业与世界著名通用飞机制造商美国塞斯纳公司合作,成功实现了L162飞机首飞并启动通航产业园区建设。
5 他还带领参研人员成功突破了零部件研制难关,确保ARJ21飞机成功首飞,为中国国产大飞机部件的制造储备了技术,为推动中国民用飞机的研制与发展贡献了力量。
6 罗阳为人做事很低调,他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们做这点工作,不需要上媒体去宣传自己。”他对待工作十分严谨、认真,不允许在工作中出现任何疏忽。
7 沈飞是我国重要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曾为中国贡献了歼—6、歼—8等几代主力战机,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罗阳站在领导岗位上时刻不忘国家责任,沈飞应时刻“恪尽职守,不负重托”。
8 沈飞公司军机科研多次面临了研制周期短、生产难度高等难题。在罗阳的领导下,果断采取多种措施推动重点型号飞机的研制,同时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方法,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十八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十个半月的奇迹。
9 我国要向海洋大国迈进,建设强大的海军,发展航母势在必行。因而舰载机的设计和制造也就当仁不让地落在最具有丰富歼击机制造经验的沈飞头上。
10 由于我国没有舰载机的研制经验,多方比较后选定歼—11B战斗机为歼—15舰载机的原型机。接任务时,罗阳心里非常清楚这是中国航母必须迈过的一个关键技术障碍和门槛。他下定决心突破技术障碍,啃下这块“硬骨头”。
11 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已正式交付海军。强大的航母离不开一流的舰载机,要形成实际战斗力,必须依靠舰载机来夺取和保持制空权、制海权。
12 此时的罗阳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只能默默地试验,争取舰载机早日试验成功。罗阳看着自己亲自研发制造的飞机首飞,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了期待,同时又充满了无限担心。
13 11月中旬,罗阳赶往珠海参加航展。17日下午从珠海飞回沈阳,18日一早搭乘直升机登上“辽宁号”,为歼—15的起降试验做准备。上了航母,把东西放好,他一分钟都没有休息又上了塔台。
14 茫茫大海上的航母就像一片漂在水中的树叶,歼—15挂索着舰难度极高。起飞时巨大的轰鸣声,震得人心脏难以承受,而罗阳的观看地点离飞机不超过二十米。他与科研人员一起整理试验数据,观看每次起降过程,记录和分析飞机状态。
15 除此之外,第一次上舰的他多次前往机库查看,不时做笔记,为将来在舰上维护保养舰载机留下建议。每一天罗阳都在航母上的各个监测点一丝不苟地检查,检测各个系统;晚上还要参加海事协调会,和试飞人员沟通。
16 这期间他曾经感到过不舒服,但由于试验任务非常重要,他没有中途下舰,甚至都没有去找医护人员检查。当试验基本完成时,罗阳曾和同事说感到胸闷和胃不舒服,但因为还有很多收尾工作要做,所以他就忍着。
17 25日“辽宁号”即将靠岸,罗阳身体已严重不适。靠岸前罗阳没有上甲板向岸边的欢迎人群打招呼。勉强上岸后,他还坚持着和前来迎接的同事们一一握手才上车。
18 歼—15着舰起降成功后,原定25日下午出席庆功会,但罗阳一到宾馆房间便手按胸口横躺在床上。他的同事赶紧将罗阳送往几公里外的大连市友谊医院。
19 高强度、高压力、超负荷的工作透支了罗阳本来强健的身体。11月25日12时许,因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英年早逝。“辽宁号”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舰载机起降,以罗阳为代表的航天人创造了神奇的“中国速度”。
20 而对于家庭罗阳留下了深深的愧疚。早出晚归的工作经常让罗阳和妻子说不上一句话,半夜回家时妻子已经休息了,而天还没亮他就又开始了新的工作。
21 在辽宁舰的八天里,妻子只接到过罗阳的一次电话。24日,罗阳兴奋地告诉妻子试验成功了,没想到却成了他们夫妻间最后的通话。25日夜,在遗体送入殡仪馆前,妻子王希利对着罗阳说了最后一句话:“罗阳,我知道,这些天来,你太累了!”
22 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的事迹引起强烈反响,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6日作出重要指示:“要很好地总结和宣传罗阳同志的先进事迹,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
23 26日,沈飞设立公祭堂,自发为罗阳送行的各界人士已经超过一万人。从“辽宁号”鸣响的汽笛中,人们感受到全社会对英雄的礼赞,对罗阳精神的崇尚。
24 12月5日,国务院追授罗阳“航空工业英模”称号。正是因为有像罗阳这样的科技工作者,才创造了“两弹一星”、“神九”飞天、蛟龙探海、舰载机腾飞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