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自成起义

2013-11-14改编李乃蔚绘画

连环画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明军起义军李自成

应 琦/改编 李乃蔚/绘画

1 明朝末年,朱家王朝延续到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统治时期,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地爆发起来。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成长起一位杰出的农民领袖,他就是李自成。

2 李自成,公元1606年5月出生在陕北米脂县李继迁寨一个穷苦农民家庭。他幼年就给地主做放牛娃,经常被地主打得遍体鳞伤,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3 后来,李自成因欠当地豪绅艾举人的债,无力偿还,竟被米脂县县令严刑拷打,并在酷日下游街示众。一怒之下,李自成杀死了那个可恶的艾举人,逃往他乡谋生。

4 公元1628年,陕西省府谷县王嘉胤安寨县高迎祥、宜川县王左桂等发动当地贫苦农民起义,各地农民纷纷响应,星星之火,很快燃成了燎原之势。

5 这时李自成正在甘肃当兵。公元1629年底,当李自成的所在部队开到金县时,他便带领一部分士兵,杀了领兵的将官和金县县令,投奔了由王佐桂领导的起义军。

6 公元1630年2月,王佐桂接受了明政府的“招抚”,率部投降。李自成毅然和王佐桂脱离了关系,参加了另一支由张存孟领导的起义军。

7 公元1631年4月,张存孟在陕北被明军围困,做了可耻的叛徒,李自成率领部分起义军坚决突围,投奔闯王高迎祥。高迎祥是明末农民起义军早期的一位杰出领袖,他用“闯”字来称呼自己和部队,以表示在斗争中一往无前的决心。

8 各路农民起义军互相呼应,共同战斗,逐渐团结在高迎祥的周围,转战山西、河北一带。李自成在战斗中,机智勇敢,有勇有谋,不久便成为高迎祥的得力助手。

9 起义军在战斗中不断壮大,声威大震。公元1633年,朱由检急令总兵曹文绍、张应昌、左良玉等在三个月内剿平起义军。于是,明军就像红了眼的疯狗一样,向起义军扑来。

10 起义军在高迎祥,李自成等将领的领导下,采取了游击战术,冲破了敌人的包围,用了四个月的时间,纵横山西、河南、湖北、四川、陕西五省,最后又回到了陕北,拖得敌人疲惫不堪。

11 公元1634年8月,明政府又调动河南、湖北、四川、山西各省官军,分进合击,妄图把起义军一举歼灭于陕西。起义军为了避免与敌军主力决战,分别向甘肃、湖北、河南等地转移。

12 同年12月,大部分起义军经过转战之后,汇集于河南。这时明政府又急令三边总督洪承畴带兵出潼关入豫,令山东巡抚朱大典率精锐骑兵“关宁铁骑”由东线分围,企图把起义军扼杀在中原。

13 公元1635年1月,各路起义军将领聚会于荥阳,商量对策。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荥阳大会”。会上李自成提出“分兵定所向”的战略原则,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14 所谓“分兵定所向”,就是把十几路起义军集中起来,组成几个方面军,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出击。会后,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突破敌人的东部防线,向明朝的中都——安徽凤阳城实行战略进攻。

15 起义军以闪电般的速度,仅用了十三天的时间,就挺进了千里,攻到了凤阳城下。凤阳守城被起义军的突然降临吓破了胆。起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胜利占领了凤阳城,镇压了一批反动官吏,焚毁了朱家王朝的祖坟。

16 皇帝朱由检听说中都失守,祖坟被焚,又伤心,又恼火,好几天都吃不下饭。最后,他只得把凤阳巡抚杨一鹏杀了来出气。

17 凤阳战役以后,东进的起义军分成两路:一路由张献忠率领,继续战斗在淮河流域;另一支由高迎祥、李自成率领,经河南返回陕西。

18 这年夏天,李自成同明军在宁州激战,击毙副总兵艾万年、柳国镇等。洪承畴闻讯后,立即派他手下最得力的悍将曹文诏率军出击。李自成面对强敌镇定自如。他预先在真宁布下了埋伏,把敌人引进埋伏圈。

19 正当明军趾高气扬地追赶执行诱敌任务的起义军时,突然杀声四起,从丛林中跃出数万名起义军骑兵,犹如神兵天降。明军吓得魂飞魄散,四散逃命。那个被明朝视为“第一良将”的曹文诏,也被李自成刀劈马下。

20 “真宁大捷”,是起义军起义以来所取得的最大胜利,广大战士欢腾雀跃,士气倍增。而这对明王朝却是个巨大的震动,洪承畴闻讯大哭,封建统治者个个切齿,他们称真宁之败为“真宁恨”。

21 公元1636年秋,起义军在陕西周至县的黑水峪遭到了陕西巡抚孙传庭的伏击,高迎祥不幸被俘,壮烈牺牲。高迎祥牺牲后,起义军拥戴李自成为“闯王”。从此,李自成便成为起义军的领袖,开始了新的战斗里程。

22 公元1637年四月,明政府兵部尚书杨嗣昌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阴谋计划,以陕西、河南、湖北、江北四省区为主站场,以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六省区为辅助战场,妄图对起义军撒下“天罗地网”,一举消灭。

23 为了实现这个凶恶的计划,明皇朱由检命令三边总督洪承畴、陕西巡抚孙传庭专剿李自成。在敌人的强大攻势面前,李自成决定由内线打到外线,避开敌人的主力,打击敌人的薄弱部分。于是他挥师南下,直奔四川。

24 李自成连克四川三十多个州县,围困成都七天,吓得四川巡抚王维章逃到保宁中。人民群众热烈欢迎起义大军。在起义军的影响下,川北广大地区也燃起了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

25 李自成入川两个多月以后,洪承畴才率领总兵曹变蛟(曹文绍的侄子)赶到四川。公元1638年1月,起义军在梓潼附近,遭到了明军的重兵埋伏,伤亡很大。

26 李自成率领部队奋力突围,西去松潘草地。起义军广大战士在以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将领带动下,以惊人的毅力,走过了这一段人迹少见、极其艰苦的道路,到达甘肃的临洮一带。

27 4月,明军曹变蛟、贺人龙部尾随而至。贺人龙是极其凶狠残暴的家伙,外号“贺疯子”。双方在甘肃羌中遭遇,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李自成率领起义军连续奋战,整整二十七个昼夜没有卸马解甲。

28 正当李自成和明军浴血奋战的时候,起义军内部一些不坚定分子相继投敌,特别是刘国能的投敌,使起义军丧失了六七万人的兵力。接着起义军的主力之一张献忠部和罗汝才部先后接受了明政府的“招抚”,停止了战斗。

29 在这十分严峻的形势面前,李自成仍坚定不移,顽强战斗。这年10月,李自成准备出潼关,东进河南,不料在潼关的南原,陷入了明军的重重包围。经过了几个昼夜的顽强拼搏,数万名起义将士壮烈牺牲。

30 为了保存革命火种,李自成带领刘宗敏、田见秀、李过、顾君恩等十几位战友杀出了重围,转移到陕西的商洛山区。商洛山区位于秦岭山脉东侧,崇山峻岭,林木参天,是个隐蔽和休整的好地方。

31 李自成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白天练兵,晚上读书,总结十年来武装斗争的经验和历次战役失败的教训。他们并没有被一时的挫折所吓倒,正满怀信心地准备迎接农民革命战争新高潮的到来。

32 公元1639年5月,张献忠在谷城重新举兵反明,罗汝才等也于房县响应。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沉醉在花天酒地歌舞升平之中的朱家王朝,被这突然袭来的打击弄得措手不及,湖广各地一时大乱。

33 在这有利的形势之下,李自成毅然决定重新举起闯王大旗。他们号召群众,收集旧部,打土豪,劫官府,接着又东出武关,纵横驰骋,重新活跃在陕鄂川边境。

34 朱由检以为李自成早已战死,李自成的突然出现,惊得他目瞪口呆。他急忙命兵部尚书杨嗣昌亲自督师,剿灭李自成。

35 公元1640年7月,杨嗣昌向李自成发出一道“缴文”,狂妄地命令李自成投降。李自成当着明朝使者的面,把朱由检、杨嗣昌之流大骂一顿,并把缴文撕得粉碎。

36 8月,杨嗣昌亲自带兵入川。9月,以重兵把李自成围困在四川东部的鱼腹山中。起义军顽强奋战,伤亡惨重,给养又十分困难。最后,李自成带领一小队骑兵,轻装疾走,终于冲出重围,在这年冬天突入豫西南。

37 苦难深重的河南人民,盼望闯王部队的到来。当李自成重新出现在河南的大地上时,河南人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很多农民纷纷加入闯王的部队,当地许多支农民起义军也先后归附李自成。几个月的时间,起义大军就发展到几十万人。

38 随着起义军势力的增长和地主阶级内部矛盾的加剧,一些知识分子也先后加入了李自成的队伍。他们中虽有个别人抱有个人野心,如牛金星之流,但大部分都为起义军的胜利起了积极的作用,李岩就是比较突出的一个。

39 李自成在李岩的协助下,提出了一系列的重大措施,特别是提出了“均田免粮”、“买卖公平”以及“割富济贫”的政策。这些口号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当时广泛流传着一个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40 公元1641年1月,李自成指挥大军进军洛阳。洛阳是中原地区交通要冲,福王朱常洵就住在这里,他是个荒淫无度、疯狂盘剥人民的大寄生虫,早就激起了当地人民的满腔怒火。

41 起义军在震耳欲聋的炮火声中,开始了洛阳攻击战。洛阳守军在起义军的强大攻势面前慌作一团,军心动摇。到了半夜,守城士兵杀掉了负责守卫洛阳的军事长官,打开了北门,迎接起义军入城。

42 起义军很快就占领了洛阳,抓住了罪大恶极的福王朱常洵。第二天,起义军把朱常洵押到周公庙。李自成当众历数了福王的罪状,宣布将他处以死刑。在人民群众的热烈欢呼声中,这个体重达三百斤的大寄生虫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43 洛阳战役的胜利,标志着起义军已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2月初,李自成乘胜围攻开封。开封守敌拼死顽抗,双方相持了七昼夜。在一次战斗中,李自成的左目被流矢射伤。起义军只好暂时撤离开封。

44 李自成攻占洛阳、围攻开封,不久张献忠又攻克湖北襄阳,使明朝政府大为震恐。督师杨嗣昌在这一连串的打击下,服毒自杀了。明朝政府派丁启睿任督师,任命傅宗龙为陕西总督,专门对付李自成。

45 9月,傅宗龙在河南新蔡会合保定总督杨文岳,准备东渡汝河,进击李自成。李自成探知了明军的动向,便在河东丛林中伏下了重兵,用疑兵之计,将明军诱入埋伏圈内。经过十几天的激战,明军全部被歼,傅宗龙也被俘处死。

46 11月,起义军乘胜下南阳,击毙总兵猛如虎,斩杀唐王朱聿镆,又攻克禹州,处决了延津王朱常沧。之后又连克河南十四个州县。河南各地的官僚地主、皇亲国戚纷纷逃入省城开封,把开封变成了顽固的反动堡垒。

47 为了拔掉这个反动堡垒,李自成率十万人马,第二次围攻开封。起义军集中了几百门大炮昼夜轰打,开封守敌凭借高城深池拼死抵抗,双方激战二十多天,相持不下。

48 这时军左良玉部从荆襄北上,驰援开封。李自成当机立断,挥军南下,反围左良玉于郾城。陕西新任总督汪乔年急调三万人马进驻襄城,企图同左良玉东西响应,夹击李自成。

49 李自成抓住左良玉拥兵自重、不愿冒险的弱点,毅然决定以小部兵力牵制郾城之敌,而以主力围歼襄城汪乔年。左良玉果然龟缩在郾城不敢出来。起义军用炸药炸塌城墙,突入襄城,全歼襄城守敌,汪乔年也被抓获。

50 5月,李自成第三次围攻开封。朱由检严令督师丁启睿,集中明军在中原的所有力量援救开封。明军各路将领都是李自成的手下败将,心虚胆寒,各有打算。援军开到开封南边的朱仙镇时,便不敢再前进了。

51 李自城决定,利用明军救援开封之机,把明军的有生力量消灭在开封外围。在李自成的周密部署下,起义军向朱仙镇的明军发动了小动作攻势。明军阵地被起义军冲得七零八落,四散溃逃。起义军一气追击四百里,斩杀明军数万人。

52 开封守敌陷入绝望之中。河南巡抚高名衡丧心病狂,竟下令挖开了朱家寨口的黄河堤坝。一时间巨浪滚滚,吼若雷鸣,洪水冲进了起义军的营地,也涌进了开封城,全城几十万居民绝大部分被淹死,一万多名起义军战士壮烈牺牲。

53 朱仙镇战役之后,还可以同李自成较量一下的只有孙传庭了。孙传庭继汪乔年出任陕西总督,在朱由检一再催促下,公元1642年他东出潼关,会合河南地主武装,进击李自成。

54 10月,李自成在郏县讲武场迎击孙传庭。开始孙传庭诈败,引诱起义军追击,然后突起伏兵,从左右两面向起义军扑来。李自成急令部队东撤,并让兵士沿途弃资丢甲。明军士兵纷纷下马抢夺财产,瞬间队伍大乱。

55 这时,罗汝才率援军赶到,李、罗两军年奋力合击,大败明军,打死敌人将领七十八名,军士死伤无数。孙传庭仅以身免,狡猾逃回陕西。仅仅两年的时间,明朝在中原的军事力量就被彻底地摧毁了。

56 中原战役结束后,李自成南下湖广,经过了三个月的奋战,解放了江南大片地区,连同河南五十八州县,整个中南地区形成了农民解放区。公元1643年3月,起义军改襄阳为襄京,李自成被拥戴为“新顺王”。

57 面对起义军的迅猛发展,朱由检只好把败将孙传庭提为兵部尚书,命令他立即出击李自成,妄图作最后的反扑。孙传庭被迫再出潼关,进入河南。这时李自成屯兵于襄城与郏县之间,打算把孙传庭引入河南腹地歼灭。

58 9月中旬,阴雨连绵,道路泥泞。起义军趁机把明军围困在汝州。孙传庭军粮已断,军心涣散。起义军四面攻打,明军成批地败下阵去。这时李自成率骑兵飞驰而至,杀得明军尸横遍野。这一仗起义军共毙敌四万多名。

59 孙传庭没命地逃窜,一天一夜跑了四百里。李自成率大军乘胜追击,10月初破潼关,孙传庭也在混乱中被起义军杀死。至此,明朝在北方的最后一支“劲旅”被消灭了。

60 随后,李自成派出三路人马,扫荡了明朝在西北的势力,解放了陕西、甘肃、青海广大地区。公元1644年春节,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宣布建国,国号为“大顺”,年号为“永昌”,改西安为西京。

61 为了不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李自成在大顺政权建立不久,便立即施行东进北京的计划。1月初派大将刘宗敏、李过率先头部队先渡黄河;2月,李自成亲率几十万大军向北京进军。

62 一路之上,起义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受到沿途百姓的热烈欢迎。3月15日李自成突破居庸关;17日,两路大军在北京城下会师。摧毁明王朝中央政权的伟大战斗开始了。

63 战斗一打响,守在城外的明军精锐三十营即被击溃。不久,起义军的先头部队便抵达西直门;另一支部队也驰过卢沟桥,炮轰彰义门、平则门。

64 3月18日下午,彰义门首先被攻破,接着北京外城被起义军占领。半夜,内城也被攻破。朱由检看到末日来临,便逼迫皇后自尽,杀死了几个妃嫔,然后跑到百岁山(今景山),吊死在寿皇亭旁的一棵大树上。

65 3月19日,军容整齐、军纪肃然的起义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北京城。北京人民张灯结彩,欢声雷动。统治人民二百七十六年的明王朝,终于被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摧毁了。

66 起义军虽攻占了北京,但近在肘腋的山海关还在名将吴三桂手中,关外的清军正日夜兼程向山海关进发。明政府在长江以南还残存着五十万军队。不久,南京的文武官员又拥立福王朱常洵的儿子朱由崧,建立了南明小朝廷。

67 但起义军的部分将领和官员,却被巨大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贪图享受,厌倦继续斗争,特别是牛金星之流过上了日宴歌舞的腐化生活。几十万大军住在城内,军队的纪律也开始涣散起来。

68 4月,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在这紧急时刻,李自成率领二十万大军东下迎敌。起义军在山海关西遭到了吴三桂和清军的联合夹击,损失惨重。

69 山海关的失败,使斗争形式急剧转变,起义军面临着严重危机。李自成决定撤出北京,退守关中。在离开北京的前一天,他毅然在英武殿即位,表示了斗争到底的决心。起义军在北京前后只有四十二天。

70 李自成在退守关中途中,听信了牛金星的谗言,误以为李岩要背叛自立,竟将起义军的两个十分重要的将领李岩、李牟兄弟杀害了。李自成的这一错误行动,导致了起义军领导核心开始离散。

71 经过一个多月的转战,起义军虽然也曾给清军以重创,但由于李自成又重复了过去的“流寇主义”的错误,没有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军事上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公元1645年1月潼关终于失守。起义军被迫撤离西安,退向湖北。

72 4月下旬,起义军到达湖北通山县西南的九宫山麓。一天,李自成带领二十余骑,远离大队,上山察看地形。不料,在深山中,遭到当地地主民团的突然袭击,李自成和他的战友全部壮烈牺牲。这年李自成仅三十九岁。

猜你喜欢

明军起义军李自成
明中后期对后金之情报活探析
壬辰倭乱时期移居明朝的朝鲜流民考
李自成的逆袭之路
故宫的匾额上插着一支箭
被抹黑的明朝中日惨战
沐猴而冠
“能吏”的“魄力”
短暂的辉煌
切好的牌还能变回去,猫腻何在?
切好的牌还能变回去,猫腻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