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
2013-11-12朱梅新
朱梅新,熊 飞
(石河子大学 体育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西部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事关国家发展的大局与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在2010年召开的西藏工作座谈会和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把提高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作为重要任务。体育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评价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本文试图对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涵义予以解释,选取一系列反映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典型性指标构建指标体系,依据全国和民族地区的统计数据,运用优化的TOPSIS方法,尝试对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予以量化比较。
一、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已有的研究分别从基本权利、机会均等、结果平等等角度对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说法各异,但观点大致相同,多数学者认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体育公共产品和体育公共服务[1];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象由三部分构成: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阶层之间[2]。
由此,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包含了两层涵义:一是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内容,即对普遍意义上的体育公共服务和民族地区独特的体育公共服务的具体内容。普遍意义上的体育公共服务一般包括体育设施、公共体育信息服务、公共体育指导服务、公共体育组织管理、国民体质监测服务、公共体育制度服务等[3]。我们认为,对于西部民族地区来说,体育设施服务、日常的体育指导、群众体育组织管理才是最基本的体育公共服务,其它则是次一级的服务。二是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象。“均等化”是相对于“不均等”而言的,我们理解,西部民族地区的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应该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从全国角度来看,要加强对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促使它同中、东部较发达地区相对均衡,差距不要扩大;二是在西部民族地区内部,要逐步实现城乡之间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了使问题的分析更具有针对性,本文以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包括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以及3个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省(云南、贵州、青海),作为样本(将全国平均值作为一个参考样本),对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作出综合评价。
(二)研究方法
1.评价指标体系
国内学者对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人均占有公共体育场地面积、公共体育投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体育管理人员与总人口的比例、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数[4],以及体育活动、国民体质监[5]。秦小平等认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政府体育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投入、产出及结果[6]。本研究在借鉴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根据指标选取相关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以及重要性原则,在选取指标时,侧重于体育场地设施及服务,群众体育组织管理及效果,其中效果评价侧重于民族地区内部城乡群体之间的享有量和比例。基于以上要求选取X1,X2……X13个指标,建立以下指标体系(见表1)。其中,群众体育工作管理人员指城市街道和农村乡镇中群众体育管理机构中的专、兼职人数。我国城市街道办事处是我国城镇最基层的行政管理机构,也是群众体育行政管理的职能机构[7]。农村乡镇负责群众体育管理的机构是县级体委,近年来,在政府机构改革中,一些县(市)体委已与教育和卫生部门合并,但仍然配备了一定的专、兼职群众体育干部[8]。公益性社会指导员相对于营利性社会指导员,主要在公园、广场、街头等公共场所的早晚锻炼身体活动点,以自发自愿组合的方式,为参加身体锻炼的人们提供服务和指导[9]。体育社团组织指在民政部门注册的自组织社会群团。在我国,绝大多数体育社团主要由国家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根据体育发展的需求扶持组建,主要职能包括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管理、社会体育骨干与专业人员的培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策划、体育产业经营与开发、基层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体育场地设施的维护与管理等[10]。体育俱乐部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区健康俱乐部和其他体育俱乐部等。城市与农村每天健身活动人数,指城市街道与农村乡镇晨晚练站(点)每天相对稳定的活动人数,该指标反映的是城乡之间群众参与健身活动的人数状况,指标数值可表示城乡之间群众健身人数的差别,指标等于1.说明城乡均等,大于1说明城市参与健身活动的人数比例大于农村,小于1说明农村参与健身活动的人数比例大于城市。
表1 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体系
表1中,体育事业收入:指体育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它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等。
群众体育支出:包括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雪炭工程、全民健身中心、全民健身基地、社区俱乐部建设、青少年俱乐部建设、学校场馆向社会开放补贴、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管理,其他等支出。
城乡健身人数比值=(城市街道每天参与健身站点活动人数占城市人口比重)÷(农村乡镇每天参与健身站点活动人数占农村人口比重)。
城乡群众体育管理人数比值=(城市街道群众体育管理工作人数占城市人口比重)÷(农村乡镇群众体育管理工作人数占农村人口比重)。
城乡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比值=(城市街道健身站点配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占城市人口比重)÷(农村乡镇健身站点配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占农村人口比重)。
2.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各省区的总人口数据、城市人口数据、农村人口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2008》,其他数据均来源于《体育事业统计年鉴2010年》,对原始数据按指标体系要求进行计算和整理,形成原始指标数据(见表2),其中,全国指“全国平均”,全国数据为各指标数值的均值。
表2 原始指标
3.分析方法
TOPSIS(Technique forOrder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Solution)法,即逼近理想解排序法,是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11]。TOPSIS法是基于归一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找出有限方案中最优方案与最劣方案(分别用最优向量与最劣向量表示),然后分别计算诸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以此作为评价优劣的依据。相对接近程度取值在0~1 之间,该值愈接近1,表示评价对象越接近最优水平;反之,该值愈接近0,表示评价对象越接近最劣水平。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建立数据矩阵,m 表示评价指标,n表示评价对象。将原始指标数据中负优指标正向化,采用倒数法(1除以指标数值)对其正向化。
第二步,将数据归一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 为原始数据,i=1,2,…,m;j=1,2,…,n。就得到规格化的评价矩阵Zij=(Zij)m×n,且Zij在0~1之间。
第三步,分别找出各指标的最优值与最劣值,分别构成最优向量Z+和最劣向量Z-:
其中元素Zt+=max{Zi1,Zi2,…,m},且i=1,2,…,m,Zt-=min{Zi1,Zi2,…,m},且i=1,2,…,m。
第四步,采用统计方法中的变异系数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Q1,Q2,…,Qm。先计算各指标X1,X2,…,Xm的变异系数V1,V2,…Vm,此时Xi相应的权重可以表示为:
Vi的值大表示评价指标Xi在不同的评价对象上变化大,区别对象能力强,因而应该给予重视。变异系数越大(小),代表在运用中其所提供的信息量越多(少),相应地,其权重也就越大(小)。
第五步,计算各评价对象的指标值与最优值和最劣值的距离,指标值与最优值Z+和最劣值Z-的距离分别为:
其中,Qi为各指标变异系数,j=1,2,…,n.各评价对象与最优值的相对接近程度Cj为:
j=1,2,…,n。Cj值越大,表明各地区的体育公共服务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
第六步,根据Cj值的大小对各省市区的体育公共服务水平进行排序,并作出相应的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影响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素
将原始数据表2中负优指标X11、X12、X13正向化;将正向化的评价矩阵做规格化处理,得到规格化的评价矩阵Zij,运用各指标的均值、标准差计算出变异系数,进而计算出权重Qi;取各指标值的最大值构造最优值矩阵Z+,取各指标值的最小值构造最劣值矩阵Z-。计算所得的上述中间值如表3。由表3中各指标的权重Qi值可以看出,指标X8(体育俱乐部会员数占总人口比重)、X2(人均群众体育支出)、X7(万人拥有体育社团组织数)、X9(每天参与健身站点活动人数占总人口比重)、X3(人均拥有体育场馆支出)在评价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其权重分别为0.1699、0.1271、0.1122、0.1108、0.0759。这表明这5 个指标在各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较大,是造成省份间体育公共服务非均衡发展的最直接的原因。其中,5个指标中有2 个指标(X2、X3)是衡量群众体育公共服务投入,并分列5个指标中第2、5位,说明财政投入是影响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障碍。5 个指标中有2 个指标(X8、X9)是反映群众体育组织和效果的,列主要影响因素的第1、4位。
表3 2009年西部民族地区8个省区相应指标归一化值、权重值以及最优最劣值
(二)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差异
计算出各评价对象的最优值距离Dj+、最劣值距离Dj-,以及各评价对象与最优向量的接近程度Cj,并可以根据Cj的值进行排序,所得结果见表4。除了宁夏外,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吻合。与2009年度西部民族地区人均GDP排名的比较也基本吻合,表明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的相关性,这一点恰好符合人们的常识,这也说明将该评价方法运用于体育公共服务水平评价是非常合理的。体育公共服务水平Cj值与最优方案接近程度达0.4000以上的只有宁夏,低于0.2以下有5个省区,说明民族地区之间的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有差异,但差异不是很大。
表4 2009年西部民族地区8个省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排序表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依据体育事业统计数据,构建了一个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8个西部民族地区2009年数据对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是体育公共服务经费的非均等化仍然是实现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大障碍。反映体育公共服务经费的指标有三个,分别为X1、X2、X3,其中有两项指标(X2、X3)是影响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因素。二是群众体育组织的效果是影响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因素。反映群众体育组织效果的指标有三个,分别为X8、X9、X10,其中有两项指标(X8、X9)是影响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因素。三是西部民族地区的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还处于较为低下的水平。从西部民族地区8个省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排序来看,只有宁夏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其他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继续加大国家对西部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投入。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仅靠西部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一时还难以实现西部民族地区与全国的差距,需要国家加大对目前比较薄弱的体育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第二,努力构建多元化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在群众体育组织和效果上存在差距,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多元化供给机制,特别是公众参与不充分,社会资源不能被广泛动员和充分利用。因此,需要西部民族地区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通过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提高体育公共资源配置效率。
[1]刘玉.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意义[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5(4):277-281.
[2]秦小平,李明.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分析及评价指标构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5):15-18.
[3]任春香,李红卫.新时期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1,32(9):40-44.
[4]范宏伟,靳厚忠,秦椿林,刘晚玲.中国都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9):12-16.
[5]周良君.广东省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与路径选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3):33-37.
[6]秦小平,李明.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分析及评价指标构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5):15-18.
[7]倪同云,林显鹏,陈琳,等.我国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1-6.
[8]楚继军,龙国强.广东省基层群众体育公共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5):23-26.
[9]郭亦农,马艳红,邹本旭,等.我国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构建的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4):20-22.
[10]黄亚玲.论中国体育社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11]夏勇其,吴祈宗.一种混合型多属性决策问题的TOPSIS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4,19(6):63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