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分析

2013-11-12杨明建叶青跃刘水晶王建生张明洁

微循环学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内皮细胞视网膜血浆

刘 俊 杨明建 叶青跃 刘水晶 王建生 张明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病变与患者的血栓前状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功能增强等改变密切相关[1]。本文对80例DR患者血液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抗原含量、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及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Alc)水平进行了检测,并与未发生DR并发症的T2DM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及分组

170例T2DM患者,均为本院2006年~2010年住院病人。T2DM的诊断符合相关标准[2]。根据是否并发视网膜病变分为2组,合并DR并发症的T2DM患者为DR组(n=80),男46例,女34例,年龄43~79岁,中位年龄61岁,其诊断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3];未合并DR并发症的T2DM患者为T2DM 组(n=90),男50例,女40例,年龄41~77岁,中位年龄58岁。两组患者均无肝、肾、心脑血管疾病。

另选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100),男62例,女38例,年龄38~74岁,中位年龄52岁,无糖尿病、高血压史,排除肝、脑、心、肾疾病。

三组性别、年龄分布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人员行血液检查前3天未用或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未服用影响血液凝固及纤溶功能药物。

1.2 检测指标和方法

两治疗组均于晨7∶00左右(服药前),抽空腹静脉血1.8ml,置含有0.109mmol/L枸橼酸钠0.2ml的专用真空管中,3 000r/min离心10min(离心半径18cm),分离血浆,采用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法国Diagnostic Stago公司)和配套试剂、质控血浆(法国Diagnostic Stago公司生产)检测vWF、DD、FIB含量。同时抽取EDTA-K2抗凝静脉血1.8ml,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雅培公司)和配套试剂、质控产品(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检测全血HbA1c。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与对照组比较,DR组和T2DM组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DR组升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

3 讨 论

vWF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之一,血浆vWF抗原含量升高被认为是血管内皮受损的标志[4],是促进血栓形成的重要因子[5]。本文结果显示,DR患者vWF抗原含量较T2DM患者显著升高,提示DR患者血管内皮受损程度及血栓前状态较T2DM患者更严重。

DD是交联纤维蛋白稳定而特异的降解产物,作为高凝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其对血栓性疾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本文结果表明,T2DM并发DR患者的DD水平较单纯T2DM患者显著升高,与相关报道[6]一致。

表1 各组vWF、DD、FIB及HbA1c检测结果比较(s)

表1 各组vWF、DD、FIB及HbA1c检测结果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2)P<0.01;与 T2DM 组比较,3)P<0.05,4)P<0.01

组 别 n vWF(%)DD(mg/L)FIB(g/L)HbA1c(%)对照组 100 89.35±9.07 0.25±0.16 3.02±0.23 4.48±1.19 T2DM 组 90 135.46±10.332) 0.54±0.241) 3.55±0.321) 6.61±1.251)DR组 80 176.57±12.532)4) 0.89±0.392)3) 4.01±0.472)3) 9.57±1.542)4)

FIB促进血栓形成的可能原因包括增高血浆和全血粘度,改变血管内皮细胞的切变应力。广泛的小、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刺激血小板凝集并释放细胞因子,后者促使内皮细胞合成、释放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导致血浆FIB降解减慢,因而增加局部血栓形成几率[7]。本文结果表明,T2DM并发DR患者的FIB水平较单纯T2DM患者显著升高,与Vekasi等[8]报道的结果一致。

有文献指出,HbA1c<7%,DM患者不会出现DR,随着HbA1c逐渐升高,发生DR的危险性大大增加[9]。本文中DR患者全血HbA1c水平达到9.57±1.54%,验证了上述结论。

综上所述,DR患者存在着较单纯T2DM患者更为严重的内分泌代谢紊乱,尤其是糖代谢紊乱。DR患者的高糖、高FIB血症及高HbA1c血症通过多种途经损伤血管内皮,激活血小板,加强了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也加重了视网膜组织的缺氧性病变。常规检测vWF、DD、FIB及 HbA1c,对DR患者的早期诊治有重要临床意义。

1 王振义.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M].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46~651.

2 关子安.糖尿病学[M].天津:天津技术出版社,2001:4~5.

3 全国糖尿病眼底协作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J].中华眼科杂志,1985,21:113.

4 洪 欣,李凤芝,尹邵云.不同应激损伤所致血管内皮细胞中vWF的变化[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0,16(4):310~312.

5 Lowenstein CJ,Morreli CN,Yamakuchi M.Regulation of weibelpalade body exocytosis[J].Semin Vasc Med,2005,15(8):302~308.

6 杨爱娟,郑 辉,刘 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PAI-1、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1,51(38):89~90.

7 张雪莲,傅汉菁,潘素芳,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的关系[J].微循环学杂志,2004,14(3):51~52,55.

8 Vekasi J,Marton ZS,Kesmarky G,et al.Hemorheological alteration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J].Cin Hemorheol Microcirc,2001,24(1):59~64.

9 翟振艳,陆 峰.不同浓度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β-羟丁酸水平变化分析[J].微循环学杂志,2012,22(2):43~44.

猜你喜欢

内皮细胞视网膜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雌激素治疗保护去卵巢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初步机制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细胞微泡miRNA对内皮细胞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