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娩自我效能对初产妇分娩的临床效应

2013-11-12崔俊芝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医院天津300450

吉林医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初产妇效能产妇

崔俊芝(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医院,天津 300450)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伴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已深入临床护理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妇产科的应用。根据这个理论的主要思路,Larsen KE和一些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对初次分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产生的自我效能给出了一个相对比较准确的定义,也就是指初次分娩的产妇对分娩的疼痛和其他情况有比较大信心的一种信念。分娩对于女性而言是一种除了对其身体机能产生重要影响之外,还能够对其心理产生严重影响的事件。尤其是1980年之后出生的初产妇大多数为独生女,与以往的产妇相比,这些产妇在应对事情的态度上存在较大的依赖性,对疼痛和恐惧的忍耐心比较缺乏。因此,探讨如何能够有效的降低初次生产产妇分娩期应激反应的干预方式已成为妇产科护理面对的重要课题。研究针对这一群体运用分娩自我效能护理,观察其对分娩应激反应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1月~2012年3月到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医院产科待产的3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将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0例,观察组150例。年龄22~32岁,均没有生产经历,且所有患者的无论在体重、身高或妊娠周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产妇进入研究的主要标准

1.2.1 产妇选入标准:年龄:1980年后出生的产妇。分娩经历:初次分娩。身体素质情况:无疾病和妊娠期并发症。妊娠周期:最短37周,最长42周。其他:产妇及其家属均同意进行试验研究。

1.2.2 产妇被排除标准:家属和本文均不同意者;想在分娩过程使用止痛或麻醉药物者;本身还有其他疾病者;精神状态欠佳者。

1.3 研究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分娩自我效能护理。具体干预措施。

1.3.1 前期准备:做好必要的计划准备。干预人员和产妇对其自身情况作详细的分析后一同商讨制定一个符合实际且可行的目标,初产妇努力向这个目标迈进。在确定好目标后,医护人员要给孕妇灌输一种能够达到目标的信心,让初产妇对自己独立生产,应对疼痛有一种必胜的心理。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加初产妇的自信心,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干预人员要适度的给产妇一些假慰暗示,如每当生产有一定的进步时干预人员适度将紧张扩大化,给产妇以安慰,增强其自自信心。

1.3.2 榜样效应:也就是通过利用来自不同方面的榜样形象来增加初产妇的自信心,很多电影或书籍都有分娩的相关知识,初产妇可以通过这些方面了解到获得一些相对比较有效的经验。若有条件或初产妇本人愿意干预人员可以让相同生产条件的产妇相互了解,互通经验。在交流过程中,一些已成功分娩的产妇能够给没有分娩的产妇一种榜样的力量,在不断的关心和帮助中让尚未分娩的初产妇有一种被激发的感觉,点燃要战胜疼痛的信念,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自然分娩的信心[1]。

1.3.3 对初产妇产用言语劝说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帮助精神高度紧张或消极的初产妇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缓解,并能使其自我效能得到比较大程度的增长。当初产妇要开始分娩时,由于宫缩带来的剧烈疼痛会使产妇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这时,干预人员要及时进行采用言语劝说方式给与产妇更多的鼓励、关怀和帮助,同时要轻柔的按摩,教产妇使用放松技巧,并及时对初产妇做出的所有努力做出表扬,通过这种方式,使初产妇的自我效能慢慢得到发展,增加自信心的同时感觉疼痛越来越小,疼痛小反过来又增加产妇自信心,从而顺利完成分娩。

1.3.4 家属多加参与:产妇在妊娠期心理影响的最大来源来自家庭成员,家庭的环境和气氛是否融洽和愉快都直接影响初产妇的自我效能的发展。一般而言良好的环境,和美融洽的成员相处关系,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初产妇自我效能的快速增长。鼓励丈夫或有分娩经历、良好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的女性亲属全程陪产,产程中让他们交流与互动,使其心理上得到慰藉。

1.3.5 多加进行心理疏导:妇女的分娩属于一种比较正常的事件,因此产妇一般都能够淡然面对,但是由于在实际分娩过程中出现的过度疼痛等问题就造成妇产出现恐惧、消极或焦虑的不良心理,尤其是初产妇。故应为患者提供舒适而轻松的环境,并从正面积极疏导产妇心理,使其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减轻身体不适。

1.4 分娩疼痛的评定标准:目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分娩疼痛等级标准划分,主要有四个疼痛等级:0级(完全无疼痛或疼痛感非常轻);1级(轻微疼痛,主要为腹部出现不适感但对正常作息无影响);2级(疼痛比较明显,同样为腰腹部疼痛,产妇出现呼吸急促,且影响正常作息,无法正常睡眠);3级(严重疼痛,腰腹部疼痛难忍,甚至出现哭闹情况,多无法睡眠,睡眠严重受困扰)[2]。

1.5 统计学方法:选择的分析软件为医学上比较常使用的SPSS 16.0,并且选择χ2检验尽心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比较:对照组剖宫产和经阴道分娩分别有49例(32.67%)和101例(67.33%),观察组剖宫产和经阴道分娩分别有例21(14.0%)和129例(86.0%),两组分娩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09,P=0.000),见表1。两组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因对阴道分娩极度恐惧,或者因宫缩疼痛不能忍受而改行剖宫产的,对照组有13例(8.7%),观察组有2例(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91,P=0.004)。

表1 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比较[例(%)]

2.2 两组初产妇分娩疼痛比较:对照组初产妇分娩疼痛以Ⅲ级居多,占42.67%,而观察组分娩疼痛以Ⅱ级居多,占46.67%。两组初产妇分娩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11,P=0.000),见表2。

表2 两组初产妇分娩疼痛评分比较[例(%)]

3 讨论

现代医学模式强调的是对躯体疾病、精神障碍和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实施全方位的服务模式。自我效能作为心理学知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广泛的运用到临床护理的各个方面。它主要对通过对人体采取一些调节和控制的措施,使人体在接受到这些调动措施影响时自动将潜在的机能发挥出来的一种控制措施[3]。分娩作为一种复杂的生理状态,妇女的分娩属于一种比较正常的事件,因此产妇一般都能够淡然面对,但是由于在实际分娩过程中出现的过度疼痛等问题就造成妇产出现恐惧、消极或焦虑的不良心理。因此,通过采用自我效能的方式将产妇潜在的机能激发出来,从而增强面对疼痛和应对疼痛的信心。

一般而言,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疼痛过于激烈,就导致体内的茶酚胺量分娩增加,从而更是将产妇的疼痛扩大化,在这种情况下,产妇心理的恐惧、紧张、焦虑等增加更是会导致肾上腺素等急剧增加,造成出现疼痛综合征,影响顺利分娩。研究表明,心理准备可以增加疼痛阈值和耐受性。通过和初产妇一起制定符合其自身条件的目标、提供榜样、动员社会支持力量、回避负性刺激、心理疏导等分娩过程中的增强自我效能措施,能够很大程度帮助初产妇消除紧张心理,正常且积极的应对疼痛,同时在自我效能的不断发展中增强自信心,从而顺利分娩[4]。

自我效能的提高能增强其疼痛忍受能力。这可能一方面是因为个体通过疼痛的认知控制训练提高控制疼痛的自我效能,使产妇相信自己能减轻疼痛,从而在减轻疼痛中坚持努力地付出,更有效地使用控制疼痛的技能;另一方面较高的自我效能可减低阿片肽的释放,从而降低产妇对疼痛的敏感性,阻止疼痛感觉的神经传导[5]。此外,通过对孕妇进行自我效能干预,进行科学指导和细致服务,向产妇讲解分娩过程,耐心安慰初产妇,让初产妇及其家人能够具有更加正确分娩认识,对分娩中出现的疼痛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从而积极面对。本研究表明通过对初产妇应用分娩自我效能实施护理干预,提高了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分娩耐痛阈值,帮助产妇更好的完成自然分娩,对临床医学而言有重要的意义。

[1]Larsen KE,O’Hara MW.A prospective study of selfefficacy expectancies and labor pain[J].J Reprod Infsnt Psychol,2001,19(3):203.

[2]栗文敏.独生子女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28(1):14.

[3]焦艳会,刘丽丹,陈 曦.自我效能干预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4):1724.

[4]钱绮红.自我效能干预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12):633.

[5]苟文丽,吴连方.分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40.

猜你喜欢

初产妇效能产妇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