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行车中的力学

2013-11-12刘山佳

科技视界 2013年34期
关键词:辐条后轮前轮

刘山佳

(衡水滏阳中学,河北 衡水 053000)

0 引言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瞩目。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环境却出现了明显的恶化,特别是严重的雾霾天气,已经对广大人民的健康生活带来了危害。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低碳生活成为了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其中自行车作为一种完全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各大城市中均掀起了一股“骑行热潮”。自行车的出现距今已有百余年,最早是由法国人西夫拉克发明的。而第一辆现代意义的自行车则出现在19世纪末的英国,后由传教士带入中国。

自行车分为公路自行车、场地自行车、三项赛/计时赛自行车、山地自行车、速降自行车、斜躺自行车、旅行自行车、广告自行车、越野公路车、双人/多人自行车、折叠车、电动自行车、小轮车等多种用途和种类,但不论哪种其基本结构和力学原理都是一样的。

1 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包括:1)前轮;2)辐条;3)花鼓;4)前叉;5)前刹; 6)钢索;7)刹车及变速把手;8)车把;9)竖杆;10)车架;11)前变速;12)车座杆;13)车座;14)后刹;15)货架;16)飞轮;17)反光镜;18)后轮; 19)后变速;20)脚撑;21)气门;22)后轮;23)链条;24)轮盘;25)脚踏;26)曲柄等等。

2 自行车受力分析

根据自行车的构造可以看出,后轮为主动轮,是整个车体的驱动部分,而前轮为从动轮,在自行车运动时两个轮子均成顺时针转动,那么两个轮子的受力状况存在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分别对两个轮子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

首先是后轮,其受力分析如下图1所示,后轮通过脚踏板和链条等传动装置,获得一个来自人力的力矩M1,因此呈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车轮相对于地面呈向后运动的趋势,所以会受到地面对其向前的摩擦力Fs,其力矩为M2,这就是驱动自行车向前运动的作用力。

图1 自行车后轮受力作用图

我们再来看前轮,其受力分析如下图2所示,由于前轮为从动轮,因此它会被迫成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其相对地面的运动趋势为向前,所以会受到一个向后的摩擦作用力Fs'。

因此整个自行车体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共3个,即后轮的向前摩擦力Fs,前轮的向后摩擦力Fs`和风阻力Fw。因此整个车体受到的合力为:

因此,相同的人,相同的车体及相同的风阻情况下,自行车的驱动力受前后轮的摩擦力之差决定。因此在自行车的设计中采用了一些方式强化摩擦力,比如轮胎使用了硬质橡胶材料制作,并在表面刻意布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纹,表面布满花纹是利用了增大表面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摩擦,采用橡胶材料是因为橡胶的动摩擦因数比较大。同时利用这两种措施,就可以有效的增大摩擦,从而提高自行车的工作效率。

3 自行车传动装置分析

自行车中另外一个重要的部分是传动装置,主要包括主动齿轮、被动齿轮、链条及变速器等。

设大齿轮、小齿轮与后轮的线速度分别为V1、V2和V3,由于大小齿轮之间用链条相连,,因此大小齿轮盘沿线速度大小相同,即V1=V2,而小齿轮和后轮之间又通过轮轴相连,因此他们的角速度相同ω˙2=ω˙ 3,则由V=Rω,可以计算得出V3与V2的比值正比于两者的半径比。

我们通过进一步计算,可知人踩踏板速度V和后轮转动速度V3之间的关系,踏板和大齿轮盘同轴,则

4 自行车刹车系统

目前主流的刹车装置分为两种:即V刹和碟刹。

碟刹是通过夹器作用在固定在花鼓上的钢制碟片制动的;V刹是通过V刹夹器抱紧车圈来制动的,相对而言,车圈半径要比碟刹碟片半径大太多了,因此碟刹的制动力臂要小的多,因此理论上更加不容易抱死,抱死对于自行车的刹车要求来说是最基本的,但是不是越容易抱死越好。

V刹的摩擦是橡胶混合物和车圈接触摩擦,一般制动效果还是很强劲的,除非在持续高速下坡,持续刹车,强烈的摩擦使车圈温度过高,这种情况下刹车的制动力会有所减弱。温度越高,刹车效果也随之越下降得厉害。

碟刹是金属的碟片和碟刹摩擦块儿之间摩擦来制动,这样的制动就非常强劲了,和汽车和高档摩托车类似,特点是不受雨水和恶劣路况天气的影响,因为碟刹摩擦块儿是金属烧结物,这样和钢片摩擦,即使是雨天和有泥浆的情况下,工作情况依然良好,制动力下降虽然明显,但是也强于V刹的橡胶和铝合金车圈摩擦。还有就是因为碟刹盘片是钢制的,而且一般带孔,在持续下坡刹车过程中碟片散热效果也比V刹要好些。

一般在城市里较好路况下行驶的普通自行车,由于要考虑到尽量减轻整车重量,一般采用V刹,而为各种地形与路况设计的山地车,大多为克服恶劣的路况而采用碟刹。

5 自行车中的弹力知识

图2 自行车前轮受力作用图

一辆好的自行车首先要有一个结实的车架。因为车架是自行车的主体结构,各个零部件组装在车架上组成一部整车。所以车架要同时达到坚固和轻盈。车架的结构大多采用三角形结构,这是由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收到较大的弹力是也不会产生形变。车架的材料则采用钢制或铝合金制管材,这样能在坚固的前提下更加轻盈。

自行车的车胎中充有压缩气体,坐垫下有钢制弹簧。这两种设计都是为了能吸收一部分地面对车的弹力,利用他们可以产生弹性形变来使自行车的骑行更加舒适。

车轮部分用辐条连接轮圈和花鼓,通过合理的编结,辐条能有效的把地面对车圈的弹力分散,均匀的分配到每一根辐条上。辐条的编结是至关重要的,比赛级自行车使用12或18根辐条加以合理编结就能达到比普通自行车36根辐条还要大的强度。

6 得到的启示

1)针对不同的天气、路况和用途选择合适的轮胎。

2)定期检查车胎的胎压,胎压过小会增大骑行时的摩擦阻力,过大则可能造成打滑、弹性减小及爆胎等问题。

3)定期检查刹车块与轮圈的接触面,磨损严重时应及时更换。

猜你喜欢

辐条后轮前轮
2019款起亚K5 Pro车左后轮电子驻车制动功能失效
辐条式免充气轮胎的减振分析
摩托车轮辐条表面的机械臂自主成像系统设计
基于ANSYS分析的前轮油缸销轴改进
降低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辐条根部缩孔报废率
创意涂鸦
基于ANSYS的脱溶机转子结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后轮主动转向和可变转向传动比对辅助转向系统的影响
拆前轮不蹭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