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苦楝杀虫功能的初步研究

2013-11-12陈文琼

科技视界 2013年34期
关键词:白菜叶苦楝菜青虫

陈文琼 黄 月

(信阳工业学校,河南 潢川 465150)

随着化学合成农药的广泛使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细菌病毒农业害虫增多,抗药性增强,甚至出现了对多种农药具有抗性的“超级细菌”。环境残留的多种化学农药甚至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位于食物链终端的人类的机体,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

能不能从现存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一些常见而又具有杀虫功能的生物,用于提取制作生物性的农药?基于以上考虑,笔者走访了有关部门和中药采集人,并查阅了部分资料,得知曾有以我国南方常见的苦楝等作杀虫抑菌剂的事例,并得到许多以苦楝作组方成分的中药古方。于是笔者与本校部分老师合作设计了如下实验,试图进一步探究苦楝的杀虫效果,以期推动人们对药用植物资源的认识。

1 实验材料

1.1 苦楝皮100g大烧杯 蒸馏水 纱布 小烧杯若干 30×30cm沙丝网箱若干 标签纸 粉碎机 酒精灯 刀片 天平 托盘 铁架台 大小一致新鲜幼嫩白菜叶若干

1.2 采自同一块地的品系、大小、重量、生活力均相同的菜青虫100条

2 使用方法和步骤

2.1 制备苦楝煎煮液

采集样本植物苦楝100克,称量切碎。并事先称重大烧杯重量。将切碎的100克苦楝皮用粉碎机打磨碎并倒入大烧杯,然后用蒸馏水清洗粉碎机,清洗液也倒入大烧杯,然后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浸泡苦楝打磨物大约2小时,然后将大烧杯置于酒精灯上煮沸,文火煮1-2小时。冷却后,用纱布过滤,得滤液,称重滤液,按M溶质M溶剂×100%计算出苦楝煎煮液的浓度。

2.2 将上述苦楝煎煮液按1:2:3:4:5的浓度梯度配制成一系列浓度的溶液,等体积分装于贴有标签的小烧杯中。

2.3 处理白菜叶

将等量白菜叶分别浸入标号为1、2、3、4、5的小烧杯中浸泡半小时。

2.4 处理实验动物

(1)将采自同一块地的100条菜青虫在室内用普通白菜叶预培养3天,然后随机分成5组,每组20条,分别放于五个30×30cm沙丝网箱内,把五个沙丝网箱编号为 1、2、3、4、5。

(2)分别向1、2、3、4、5号沙丝网箱放等量的对应编号的烧杯的溶液浸渍的白菜叶,喂食24小时,观察、统计菜青虫的生活生存状况,并用公式死亡率(%)=×100%计算出菜青虫的死亡率。

3 记录实验结果

(1)实验过程中,菜青虫死亡最早发生在高浓度浸渍组。最早发现有死亡虫子出现的是第五组,发现死亡时间为摄食后1.7小时。每组发现菜青虫死亡的时间具体如表1。

(2)实验进行到10小时时菜青虫的死亡情况统计如表2。

(3)实验进行到24小时时,菜青虫成活的情况统计如表3。

表1

表2

表3

4 结果分析

4.1 从1、2号组来看,在实验过程中,始终未见有虫子死亡,而3、4、5均有虫子死亡。这说明苦楝煎煮液对菜青虫是有一定的毒杀作用。

4.2 从实验统计数据上看,2号组未见有虫子死亡,而3、4、5虫子死亡发生时间随浓度递增而提前,最早是第五组,时间仅为1.7小时。这说明,煎煮液的浓度高低直接影响毒杀效应。

4.3 当实验进行到24小时时,菜青虫存活情况与10小时相比,虫子死亡率提高,说明煎煮液对害虫的毒杀效应与时间有一定的累积效应。

5 讨论和结论

通过对五组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3、4、5虫子死亡的发生与所摄食菜叶中含有煎煮的苦楝煎煮液有关;虫子死亡率与苦楝煎煮液浓度及作用时间有关,苦楝煎煮液的浓度直接影响虫子的死亡率和存活时间。

当然,限于实验条件和实验水平,我们无法探知苦楝煎煮液的具体成分和具体的杀菌谱,但通过这次实验,可以肯定的是,苦楝可以作为一种杀菌剂或作为复合杀虫剂的组方成分之一,用于替代化学合成杀虫剂是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的。

[1]顾静文,刘立鼎.苦楝果实植物杀虫剂的开发研究[J].江西科学,1995(3).

[2]程鸣珂.从茶叶农药残留量谈茶树害虫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1980(4).

猜你喜欢

白菜叶苦楝菜青虫
我有菜青虫般的一生
菜叶上的小青虫
小村
苦楝子与川楝子的比较鉴别
可爱的小白兔
小勺猫的睡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