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课堂有效教学
2013-11-11巫富勋
巫富勋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推进,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理应顺从时代的需要,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好有效课堂教学。
[关健词]中学生 心理特点 有效教学
学生的学习心理是直接影响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能否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成了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有效教学”关心的主题就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自从教育产生以来,如何有效地教?教师如何教得轻松而学生又能学有所成?这历来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追求。在本人看来,要达成教学目标,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要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要注意把握好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并在教学中适当地加以运用。
一、根据中学生心理有效教学必需增强自己讲课的娱乐性
先请同学看一则材料:肖琴五年级,妹妹肖燕二年级。要开学了,两个土家族小姑娘却在妈妈手里攥着的两根稻草前呆住了——“家里只供得起你们中的一个上学,这两根草一长一短,抽到长的去上学,短的留在家里做事……”结果,妹妹抓了长的去上学,并经过刻苦学习,考入了大学;而成绩一向优异的姐姐肖琴只能辍学回家,从此打草放牛,当农民。两姐妹的不同命运,真的是由稻草决定的吗?生:(略。)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老师采取其中一种说法——学习改变命运,作为我们今天的讨论话题。这种新课导入法是从初中心理增强讲课的互动,使教学活动具有娱乐性。对大多数成长中的初中学生来说,活泼好动、寻求乐趣是他们的天性。根据这一特点,课堂教学宜多采用富有情趣、使学生感到兴奋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使游戏、娱乐和教学内容融合,在教学中尽量满足学生这一需要。如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实验演示、动手操作等,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在满足学生游戏娱乐的心理需要的同时,激发其学习动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根据中学生心理巧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没有参与就没有教学,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学生由于学习时的环境、气氛、情绪等因素的不同,其注意力、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不一样,也就会出现差异。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遵循学生心理特点,巧妙的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参与学习活动。这不仅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需要,也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
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有吸收力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从而唤起学生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进人”学习活动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富有趣味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主动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从而触动学生的情绪,唤起心理共鸣,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积极思维,直至问题得到圆满解答。
三、不断研究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化课堂教学实现有效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和尊重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学生获得新知识常要借助具体的实际经验作为支柱,好动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好胜是学生最为宝贵的一种心理学特点,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这种不服输的心理,正面引导学生在学习上进行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总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好的心理特点,有效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学生不利心理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加强对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的雄心壮志,学习热情,社会责任感和百折不挠的品质,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心理因素。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减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让学生从喜欢你老师而转到喜欢你这门学科,让你的课堂真正做到“有效教学”。
四、针对中学生的消极抵抗心理特点,有效教学不可有急躁情绪
现在的初中生中有不少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式摆在我们老师的面前。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这些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依赖于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研究,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以提高全体学生学科素质为主要目标,从心理特点出发,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学科教学策略研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而“中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与学科教学策略研究”就是以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先进经验为参考,优化教学手段,改进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着眼整体素质,切实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如何利用课堂集中教学时间,传授学生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这就涉及到教学有效性问题。通过研究学生课堂学习心理,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也会收到很好的时间效果。
[参考文献]
[1]《心理与教育研究法》董奇,申继亮 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2]《教育心理学》闵卫国,傅淳 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单位:象州县大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