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

2013-11-11孙丽

关键词:阅读积累激发兴趣

孙丽

[摘要]长期以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一直倍受关注,不仅因为它是教学的难点,更与其检验学生听说读写等实践语言能力的重要作用息息相关。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在体品生活的基础上,个性化运用所学、所思、所感“流淌”于笔端,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实践《新课标》提出的“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一目标,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倡阅读积累,指导观察发现,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品悟,使学生的写作能力逐步提高。

[关键词]激发兴趣 阅读积累 观察发现 个性品悟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由来已久,没有兴趣,没有语言,没有内容方法是个普遍的问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经多年的研究实践总结,我认为从阅读引路激趣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积累语言,倡导个性感悟,把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综合运用于课内外,在生活点滴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条有效的途径。

一、重 阅读教学,激写作兴趣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对于读书小学生们还是津津乐道的,特别是好听故事更是他们在启蒙时就常常接触的内容,所以学生的阅读兴趣普遍高于写作,而阅读恰恰是写作的基础,所以抓好阅读教学对于激发写作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一)课内阅读教学要有实效性

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发现:学生学过的词语很少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究其原因是教学中学生掌握词语重在“音、形”,而对其“义”的掌握方面做得不够。学生习作中“别字”多,就是只知其字而不知其义的具体表现。还有很多学生背诵课文少,积累的优美的语句少,语感差,当然也就写不出好句子了。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写作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外阅读提倡“海量”,注重积累

有了读书这一爱好,学生们会很快进入对某些问题的思考:人物的命运为什么会悲惨?描写的景物怎么会那样鲜活?故事接下来要怎样发展?这些环环相扣的问题就是写作思维的火花。因此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

首先,在平时要求学生准备积累本,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及时摘抄,积累词语;读读文章,找到“写作的模样”。

其次,指导学生抓住那些点滴的细节,养成随手把感受写下来的习惯,这样不仅培养了写作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积累作文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二、重观察发现,拓创作思路

观察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主要渠道,而有了观察才更能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写作也才能有新的思路。但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是随意的,不能做到细致地观察,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并教给他们有关观察的方法。

(一)关注生活中的“小事”

在小学生的生活中,他们经历的大都是平凡而渺小的“小事”。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时,不能脱离学生的认识和生活实际,要求学生写大英雄,大好人等空幻的形象。其实一件小事、一点感想、一些小错误等都可以是他们的作品,也是他们真实的生活。

(二)养成随手记的好习惯

引导学生观察的时候要让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要求他们凡遇到新鲜的感受,及时地记在专门的观察本上,为他们的写作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从而创作的思路也就越来越广了。

三、重生活感悟,写个性化文章

所谓生活感悟,就是指对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有所感触而领悟。悟社会人生的理,思古今中外的事。然后抒写自我,要写实写真。不管遇到什么题,只想着把自己心中的想法感受描画出来,把自己的看法摆出来,并设法让别人信服就是了。“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文章不是无情物,而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情真,便能一气呵成,写出来的文章才能通顺流畅,具有个性。我认为文章具有个性应展现以下几方面:

(一)树个性化的语言的风格

中国文坛各位名家都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或清新,或质朴,或幽默,或鲁犀利,而正是有了这些语言的个性才让我们领略到了文学的精彩。生活中学生经常会看到鲜活的广告词,大量的名言警句、谚语民谣……这些无不可以当做写作的语言,将这些具有时代许多意义的语言运用到文章中,加工成自己的理解展现学生的语言风格学生的作文就会不断出现新的亮点。

(二)用心感受生活,写作便是真情流露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着人生百态与真善美丑。让学生走近它,观察它,感悟它,作文不仅有了无尽的题材,而且平添了无尽的底蕴,折射出深沉的悟性。作文对生活的反映,不是生活的再现,而是生活浓缩的、典型的、深刻的表现。感悟生活,就是对生活条分缕析,由此及彼,从现象到本质进行系统深入的体验,就是把生活濡沫于情感之中。缺乏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人生便缺乏激情与深度。没有感悟的思想是苍白的,没有感悟的作文是浅薄的。学生一旦具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就会发现平静的湖面下,荡漾着的原来是动人的激情;雄奇的深山里,却孕育着喜悦的鸟语花香。只有教会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学生才会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作文的品位才能得以提升,写作也才能更具个性化。

总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重视课内外阅读教学的积累,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生活,形成学生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更具个性化的文章,让写作的兴趣和能力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逐步提高。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赵家小学)

猜你喜欢

阅读积累激发兴趣
精挑细选出华章
坚持积累
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策略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谈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