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院务公开的思考和对策

2013-11-11张祥春

关键词:高职院校对策

张祥春

[摘要]高职院校院务公开是新时期加强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必须深入细致分析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建设和完善,建立起一套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院务公开运行机制,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民主政治化进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 院务公开 对策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围绕办学涉及到的发展规划、顶层设计理念、财务收支、干部聘用、人事管理、师生利益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关心和关注。随之而来的高职院校民主政治建设也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面对和加强的重点领域,其中院务公开就是高职院校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加强高职院校院务公开已成为教育管理者不断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一、院务公开的现状分析

1.院务公开工作参差不齐。国家对高校院务公开工作高度重视,2002年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就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各高职院校结合实际也不同程度地出台了落实措施,但在实施推进过程中高职院校却出现了“三个参差不齐”。一是实施院务公开的时间和步伐参差不齐;二是院务公开的内容、标准、尺度、范围和形式参差不齐;三是院务公开领导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因此,表面上看整体推进,形成了遍地开花、百花齐放的局面,但缺少规范的公开标准和要求,公开的质量与水平也不尽相同。

2.院务公开实施运行不完善。院务公开工作的开展整体上加快了高职院校民主政治化进程,对改善干群、党群关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三个不完善”的状况。一是院务公开的内容不完善。哪些不需要公开,哪些必须公开,各校都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取舍,缺乏规范的公开目录和制度;二是院务公开的形式范围不完善。形式单一,范围过窄,不能全覆盖;三是监督运行机制不完善。受我国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在实施公开和监督公开上不能形成统一的步调,有时形成脱节现象。

这些现状如果不及时加以改进和完善,极容易导致院务公开的形式化、表面化,让师生和群众认为院务公开是走过场、走形式,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院务公开是新时期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经。在推进和实践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领导重视不够;二是制度不完善;三是公开形式单一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有的是历史原因造成,有的是主观原因造成的;有的是运行机制问题,有的是制度建设和执行方面的原因,不一而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原因。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其迅速发展、形成规模并占到全国高校的一半,这是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后,近十几年间发展起来的。在这些高职院校中很多学校都是在原来的中专教育基础上合并升格的。由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缓慢和中专学校民主意识薄弱的原因,中专学校很少实施院务公开,升格进入高职后,很多工作要按照高等教育的要求进行规范,但由于办高职时间都较短,对民主政治认识都没有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师生的民主意识也相对薄弱,所以高职院校普遍对院务公开重视程度不够,由此也导致了院务公开工作机制的建立与实施相对滞后。

2.认识原因。院务公开是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检验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民主意识、群众观点的试金石。但是,有些院校的领导对公开的重要意义没有认识到位:一是心存顾虑,怕一旦公开,弄不好会影响学校正常秩序,有些权力不方便行使;二是心存恐惧,有些领导长期在计划经济“民主”状态下工作,有些权力的使用习惯于 “暗箱操作”,唯恐一旦公开,怕出问题。由于这些偏颇和不正确的思想认识导致院务公开不能及时推进和全面落实。

3.机制原因。建立完备的院务公开制度、形成有组织实施、有监督保障的运行机制是确保院务公开的重要基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上级部门检查和督察不及时,高职院校自身民主意识滞后以及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院务公开的机制建设不尽完善,致使院务公开在实施推进中出现了有制度不执行,有机构形同虚设,有措施不能及时监督的现象。

三、对策与建设

推行院务公开制度不是一种权宜之计,而是高职院校推进民主化进程的客观需要,是事关教育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院务公开,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1.领导重视,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院务公开是推进学校政治民主,扩大民主渠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工作,是涉及到全局性的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创造必要的条件,为推动此项工作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

2.建章立制,形成规范的制度约束。院务公开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体现其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必须从建章立制开始,要建立起一套符合高职院校自身实际的制度,并严格规范执行这一制度,形成有序的运行机制。

3.规范内容,明确具体的公开目录。院务公开的内容,广义上说,凡事学校的事项都应公开,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师生更关注的往往是学校重点、难点和焦点以及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事情,因此,在院务公开中要求我们既要把握好尺度,又要坚持原则,对那些条件尚未成熟属于保密阶段的就不宜公开,而对那些条件成熟,师生期待的项目就必须公开,因此,建立规范的公开内容十分必要。在实施公开的内容中既要有公开的面,同时还要有公开的重点,形成系统全面的公开目录。

4.拓宽形式,构筑全面的公开平台。院务公开的形式很多,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基本的和常采用的形式就是教代会,实践检验来看,这一形式确实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高职院校事业的发展,师生迫切需要全面了解学校事务的愿望也日益增强,拓宽公开形式和渠道势在必行。在原有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必须借助信息化这一高科技平台,应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实施有效公开,如建立公共公开平台,公开邮箱等,及时利用网络实施公开。

5.实施监督,建立落实的推进机制。院务公开是学校实行群众监督、行政监督和党内监督在制度上的完善、形式上的拓展。实施监督也是推进院务公开落到实处的有效手段。因此,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是确保院务公开工作切实达到公开目的,改善干群关系、党群关系的必然要求。

总之,高职院校院务公开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一步完善机制,形成科学、规范有效的公开机制。

(作者单位: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沈阳)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