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谚语教学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2013-11-11段桂湘

关键词:语言输入英美文化

段桂湘

[摘要]英语谚语结构简洁,音韵优美,内涵丰富,是英语教学中很好的语言材料。本文通过英语谚语的教学实验,采用课堂观察和访谈的方式,探讨了谚语教学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影响,为大学英语教学中谚语教学的实行提供了一定的实证支持和教学建议。

[关键词]英语谚语 谚语教学 语言输入 英美文化

引言

和汉语一样,英语语言中也有着丰富的谚语。英语谚语言简意赅,富含文化哲理,是英语文化中的瑰宝,也是很好的英语教学材料。国内已经有很多探讨谚语教学的理论研究,从语音语调,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养总结了谚语教学的积极意义(如张冬贵,2002;秦志强,2004;孙净丽,2007等),然而探索谚语教学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仍是有待拓展的研究层面。对英语谚语教学的实证研究将进一步论证谚语教学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为谚语教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这一教学改革思路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英语谚语及其特点

在朗文现代英语词典(1976)中,谚语是 “一种广为流传的表达人们智慧的简短格言,它语言凝练,常具有鲜明的形象和一定的韵律,易于记忆”。[1]英语谚语来源广泛,他们产生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也来自于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神话故事等等。可以说,英语谚语“凝聚着人民群众生活和斗争的经验,反映了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定规律,人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得到智慧和启示”[2]。

英语谚语具有几个鲜明的特点:(1) 形式简洁,以不多的字数和简单的句型结构表达深刻的内涵。例:no pains,no gains (不劳则无获);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打铁要趁热)。(2)运用大量的对称结构(对称的句型、音节数或词性)表现其生动和谐的美感。例:Nothing venture,nothing have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Art is long,life is short(人生有限,学问无涯)。(3)包含丰富的修辞,如明喻、暗喻、夸张、重复等[3]。例:speech is silver,silence is gold (能言是银,沉默是金);It was the last straw that broke the camels back (压断骆驼脊梁骨的是最后一根稻草; 不能使人忍受的最后一击))。(4)反映丰富的文化和宗教意义。例,The childhood shows the man (三岁定到老);Man proposes,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正是由于英语谚语具有这些特点,使其成为英语教学中非常好的语言材料。

二、谚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谚语的教学,是值得引起英语教师关注的教学举措。纵观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笔者发现了支持谚语教学的两个理论依据。

第一个理论是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这一理论认为语言输入是促成语言习得的首要条件,语言习得产生于对输入的吸收。理想的语言输入应具有“可理解性”,“既有趣又有关联”,“非语法程序安排”及“足够的输入量(i+1)”四个特点[4]。只有符合这些要求的适当语言输入,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习得语言。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向学生输入怎样的语言材料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与学习内容相关,难度适宜的英语谚语,兼具可理解性和趣味性,成为教学中很好的语言输入材料。谚语教学自然也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可尝试的举措。

第二种理论依据是跨文化交际理论(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这一理论认为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学习一门外语必然要学习其文化,这样才能真正地掌握语言并用于交际[5]。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正是外语教育的最终目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应该多接触包含英美文化的语言输入,才能了解二者在风俗习惯、认知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才能准确地学习和运用英语语言。谚语,因其鲜明的文化和宗教内涵,成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佳选择。将谚语教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可弥补非英语专业学生英美文化知识了解的缺乏。

三、英语谚语教学的实证研究

从理论层面来说,英语谚语教学对于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诸多论证。在实践层面,谚语教学的效果如何呢?基于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一项英语谚语教学的实验,希望通过实证研究来探索谚语教学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具体影响和作用。

1.教学实验对象

参与谚语教学实验的对象为笔者所任教的2011级计算机一班的60名学生。这些学生大多已经有7年以上的英语学习经历,但是英语水平很一般且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不高。

2.教学实验过程

本研究中的谚语教学实验持续一个学期,整个过程分为两个环节:老师的谚语知识教授和学生的谚语知识分享。

首先,在课堂上,老师会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导入相关的英语谚语,就谚语中单词的发音、意义、句型和文化背景做详细讲解,并启发学生如何将这些谚语运用于写作和口语,举出一定的范例强化记忆和理解。

其次,老师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周要求一个小组做英语谚语的分享。这组成员必须共同合作搜集两到三条英语谚语的相关信息,如谚语中的生词,谚语的内涵,包含的故事等等,并在课堂上详细地将知识分享给大家。老师会对每组学生的谚语分享做出点评。

3.数据收集方法

本研究中笔者采用两种方法来收集教学实验的数据:课堂观察和访谈。

课堂观察是本研究的主要数据收集工具。在谚语教学的两个环节中,笔者在课堂上仔细观察学生的反映,包括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对教授谚语知识的关注度,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文化差异的意识,对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等等,并于每次课后详细记录下所观察到的内容。访谈是对课堂观察的补充。一学期的谚语教学结束以后,笔者随机挑选10名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谚语教学的感受和看法,谚语教学中碰到的困难,希望提出的意见等等。

四、谚语教学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笔者收集整理了谚语教学实验中的丰富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定性分析,总结了谚语教学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

1. 创造了相对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

在以往的英语课上,大多数学生的表现很被动,对于单词、课文等的讲解很漠然,课堂比较严肃和死气沉沉。自从融入了谚语教学,笔者发现,课堂的氛围变得明朗起来了,学生们脸上的表情也变得轻松了。在导入英语谚语知识的时候,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和新鲜感,大部分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并与老师主动交流,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进入课文的学习。课堂的紧张和严肃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谚语分享的过程中,由学生上台做主角,引起了台下学生更多的兴趣、期待和关注。谚语分享完以后,老师进行针对性的点评,给予鼓励和提出意见,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整个课堂瞬间活跃起来。在访谈的过程中,80%的学生也表示他们喜欢这种谚语教学的融入,觉得这样上课比以前感到轻松有趣,愿意参与这样的谚语学习。

2. 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渴望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没什么热情和动力。在教授谚语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渴望有所改善。由于英语谚语结构对称,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学生们很喜欢学习这样简单的语言形式,特别在教授一些跟汉语中耳熟能详的谚语意义相同的英语谚语时,如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A lazy youth,a lousy age.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访谈中好几个学生表示,当他们掌握了一些谚语,或者能跟大家分享一些谚语时,会产生一种学习英语的成就感,激发学习英语的信心和渴望。根据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情感因素(学习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感)对语言输入起到过滤的作用,情感过滤扮演着阻碍者的角色[6]。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自信心和减少学习的焦虑,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少情感的阻碍作用,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英语。

3.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

词汇和语法的教学通常是学生觉得很枯燥的内容,学习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而词汇和语法又是一门语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式进行词汇及语法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谚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用谚语讲解某个句型结构时,学生理解得比较快,对其中的语法规则没有那么大的抵触情绪。例如在教授what is worth doing is worth doing well(值得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好)时,学生很快接受并理解了其中的主语从句,当再学到Whats done cannot be undone (木已成舟,覆水难收)时,大部分学生能迅速识别出其中的主语从句,从而巩固了对主语从句的把握。而在谚语中学习词汇,学生的印象比较深刻,容易产生联想记忆,由学过的谚语联想到某个词汇,巩固了词汇的理解记忆。访谈中大多数学生提到更喜欢在谚语中记单词和学语法,觉得更易接受。一学期下来,学生通过谚语学习掌握巩固了十几种语法规则和大量新单词。部分学生能在作文中运用学过的谚语,学习效果较好。

4.提高了学生的英美文化意识。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开设专门的英美文化课程,而在英语课本中涉及英美文化背景的内容也不多,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知较缺乏。在教授谚语和谚语分享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反映英美文化的内容,他们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举例和讨论,能够很快吸收西方文化知识。例如通过Better to reign in hell than serve in heaven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学生知道了John Milton 以及他的作品 Paradise Lost,通过Dont cast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 (不要对牛弹琴),An eye for an eye,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学生们了解了《圣经》的相关内容,通过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Everybody for himself,the devil takes the hind most (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学生们体会了西方的时间观念和个人主义价值观。通过Love me,love my dog (爱屋及乌),学生们明白了中西方对于狗的不同态度。访谈中所有学生都认为谚语教学使他们获得了不少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英美文化意识有所增强。

结语

通过本次谚语教学的实验,笔者可以得出结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谚语教学,对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确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高效地学习英语词汇、语法和英美文化知识,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值得提倡的一项举措。但是,在谚语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谚语,设计有趣的谚语教学步骤,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的谚语运用于口语和写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谚语教学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Watson,Owen.Longman Modern English Dictionary.London ,1976.

[2]曾自立.英语谚语概说[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3.

[3]胡作友.英语谚语的修辞背景及修辞功能[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2(05).

[4]程利英.Krashen的“输入假说”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5(03).

[5]王忠波,姜毓锋.跨文化交际理论刍议及在外语教学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

[6]陈赛芳.输入假说与情感过滤假说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04).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湖南长沙)

猜你喜欢

语言输入英美文化
留学生课外语言输入与疑问句习得关系研究之理论探讨
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的处理策略研究
论高中英语阅读的难点剖析与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引入英美文化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浅析英文电影在传播英美文化上的作用
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
英美文化大学英语拓展课改革综述
可理解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课堂的作用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语言输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