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3-11-11史惠兰朱世海魏青何桂芳田海宁李小安

关键词:考试改革教学改革

史惠兰 朱世海 魏青 何桂芳 田海宁 李小安

[摘要]本文从普通生态学考试改革内容入手,强调教学过程控制、强调学生能力培养、强调教学质量监控。通过更新教学内容与手段,保障教学质量,实践考试改革,达到深化教学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普通生态学 考试改革 教学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1]。青海大学现阶段定位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将教育改革提到新的高度。普通生态学课程建设结合学科特色,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教育,改革考核方法,深化教学改革。

一、 强调过程控制

普通生态学是生物学和环境科学领域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生命科学领域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应用范围广、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并与多学科形成边缘交叉学科。

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概念;掌握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理论,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使学生掌握生态系统变化,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以及修复对策。所以,学生对生态学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一定要扎实。

针对学生对每一章节内容掌握情况,讲授过程中,每章节多媒体课件制作要列出总目录,并将重点内容突出,章节结束时有小结。在新章节内容引入前进行课堂测试,利用5-10分钟,对已讲授基本内容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作为平时成绩一部分,计入总成绩中。教师针对已讲授内容出测试题,并将测试题制作为多媒体课件,上课前下发测试题答题卡,学生答完后收集、批改、登录成绩。通过随堂测试,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在中期、期末考核前将重点内容及难点内容、掌握薄弱内容进行总结、辅导,做到过程控制。

二、 强调能力培养

教学改革受制于考试改革。考试改革的方向应由考知识真正转向考能力,扩大能力考查的范围,改进能力考查的方式[2]。对生物及环境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远远不够,学生要理解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了解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中的生态学原理应用;理解生物与环境间紧密联系,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以,培养学生生态学兴趣,介绍生态学先进理论,学科新动态,学科热点尤为重要。针对以上目的,考试改革应更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及考核。课堂讨论、课程作业、实践教学等方式是课程组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主要手段。

1.介绍生态学优势资源

将国内外生态学资源网站、生态学先关专业网站资源介绍给学生,为学生提供自学基本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平台。

2.介绍学科新动态

目前生态学发展中,生态经济学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价值化、三江源生态发展、社区共建模式、全球变化下青藏高原响应等都为学科热点、在课堂拓展内容中,课程组在以上几方面及时更新内容,对学生进行讲授,使学生掌握学科新动态。

3.采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1:在讲解群落生态学时,以“玛曲草地退化及生态恢复治理”为专题,引导学生从发现问题(如何发现、调查并说明草地已退化)、解决问题(如何治理草地退化)、解决方法(封育、施肥、控制放牧等)、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结果讨论各方面系统考虑,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案例教学2:讲授全球变化时,引用视频动态讲解全球变化趋势,培养学生自己读图、解图、发现变化、引发思考的能力。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节奏适度的教学语言,课堂上较多的提问回答和讨论,活跃气氛,并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

三、 强调质量监控

教学改革的成功依赖于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强化课程意识。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3]。

课程应开展以优势资源为基础团队式授课,提升理论知识的难度,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结合科研重点,专业方向,深化了学内容。

教师应展开教研活动,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内容包括:调研课程中内容设置、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情况;就如何将生态学素质教育融入教学展开讨论;就如何运用多媒体手段发挥教学作用展开专题讨论;就如何实现普通生态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展开讨论。

教师应加强教学研讨,提高教学理论水平,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教学研讨、教学观摩以及教师相互听课制度,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通过讲授、提问、讨论、辩论、座谈、观看录像、布置作业等活动,创建并实践了“提纲讲授,引领学生学习”、“提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多样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采用系统讲授与专题分析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增加课程的深度和灵活性”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系统、深入地理解生态学的基本知识。

四、 考试是手段,教学改革是目的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认为教学评价既要适应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努力自我完善,又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发挥好对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监督、检验功能[4]。

改革考核方式,深化教学改革是课程建设的目的,开发试题库,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考试题随机抽取,以占总成绩60%的比例计算,结合平时成绩20%,实习成绩20%来计算。

深化和拓展考试内容,加大论述题与简答题比例,考试题突出考核学生利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如简答题“负反馈的生态意义”,全面回答该问题,学生不仅要掌握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功能,同时要了解生态系统需要负反馈,负反馈调节是系统维持平衡的主要调节方式,并能运用实例来说明问题,通过一道小题的考核,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及理解,同时也能反映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人为本、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积极作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5]。通过教学过程控制、教学内容手段更新、教学质量监控及教学考核改革,深化生态学教学改革,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

基金项目:青海大学校级精品课程(KC-11-2-3)项目资助;

青海大学教材建设基金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梁威,卢立涛,黄冬芳.教研:撬动基础教育未来的支点.中国教育报[N].2011.4.15.

[2]袁祖望.教学改革与考试改革.湖北招生考试[J].2006-06:37-40.

[3]吴刚平.教学改革的课程论意义.教育研究[J].2006.01:272-277.

[4]王本陆,骆寒波.教学评价: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促进者.课程.教材.教法[J].2006.(26).1:20-25.

[5]王兵.从考试改革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径.华章[J].2010-03-20:70.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西宁青海)

猜你喜欢

考试改革教学改革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食品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食品
《PLC技术及应用》高职课程考试改革探索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建构意识
一张动物学试卷的思考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