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城化中辅城空间拓展模式研究

2013-11-10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主城空间结构空间

周 潮

( 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淮安 223001)

0 引言

随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一步深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日益增强,一些产业关联较好、人文历史渊源较深的相邻城市协调发展程度大大提高,并呈现出“同城化”的趋势,产生了“经济同城化”、“行政同城化”和“形式同城化”等模式,是一种城市群新型发展战略模式,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将其概念归纳为:在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范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隶属不同城市的中心城区,具有空间彼此邻近、功能彼此互补、地缘文化彼此认同、要素流通便捷等特征,通过区域空间一体化管制和经济要素的共同配置等途径,使城间在地域空间、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管理制度等方面逐渐融合,增强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同城化中起主导作用的城市视为主城,其余的视为辅城)。

一般来说,在同城化中,主城的扩散效应和辅城承接功能等因素加快了主城空间功能结构的调整,也会促进辅城建设发展,充分发挥区域经济新增长极的作用,便于与主城共同担当起促进城区经济区社会快速发展的任务,以达到同城化目的。但主、辅城行政管辖隶属关系的存在,特别是辅城为了自身利益和发展的需要,避免在空间、产业等方面完全被主城同化,在区域发展中失去话语权,往往采取封闭和对立的政策或态度,并成为影响同城化进程的瓶颈。因此,对辅城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消失同在,如何解决此问题,必须以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作为解决矛盾切入点,因此,为了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快同城化进程,选择合理的城市空间拓展方向及模式最为关键。

低碳经济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是实现低碳社会的主要途径。毗邻城市同城化,作为城间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在低碳城市理念下,城市空间结构将会出现新的模式。从国内外毗邻城市同城化案例的研究中可知,同城化中的主城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具有同心圆空间扩张和集中式发展的特征;但同心圆空间扩张模式已给城市带来诸多问题,集中发展也不符合低碳城市理念;同时,在主、辅城同城化中,城间各种廊道的发展建设,促进了城间协调发展和功能融合,但也加速了城间地带城区化,促使了两者在空间上的缝合,最终使主、辅城连接成一体,并形成一个更大的集中式城市。这种同城间的空间拓展模式不仅带来更多的城市问题,而且违背了低碳城市理念。因此,在同城化过程中,实现城市空间拓展、管理运营等与低碳相脱钩,主、辅城空间拓展模式选择至关重要。

1 空间传统拓展模式

城市是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的集中表现,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为适应经济发展和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要求,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不断演进与完善。如:为了适应工业革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方学者提出了以同心圆、扇形和多核心三大经典空间模式为代表的众多模式;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时期,国内学者在外国研究成果和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改进、补充和修正,提出了传统稳定增长的“外溢式”模式和高速发展下的“跨越式”模式;从单中心集中式城市结构过渡到多中心开敞式城市结构,及单中心块聚式模式;走廊城市模式和多中心网络式模式,对于我国在城市化中期阶段,解决城市规模不经济等众多城市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市空间拓展是一个复杂的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深层结构因素影响下,是“被动扩展”和“自发扩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城市类型多样,影响因素各不相同,而相同的因素对不同的城市影响力又各有差异。因此,城市空间模式拓展研究方法种类较多,但大体可分为三类:(1)主导因子法,如环境制约型、交通导向型、规划约束型;(2)几何形态法,如散点式扩展、线形(带状)扩展、星型扩展、同心圆式扩展;(3)非均衡法,如轴线扩展模式、跳跃式组团扩展模式、低密度连续蔓延模式,这些成果对目前城市空间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仍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2 同城化中城间空间结构模式变化的动力机制

在毗邻城市同城化中,主城区吸引力对其空间拓展方向的选择尤为重要,低碳城市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其空间拓展作用也同时存在,与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经济发展、交通指引等一些基本因素相互叠加,构成了影响空间拓展的促进力和抑制力因素,并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辅城拓展方向和空间模式的选取。辅城空间拓展动力机制如图1所示。

2.1 促进力机制

促进动力主要为城市空间向外扩展提供动力源泉。通过综合与选择不同尺度的动力因素对辅城空间拓展的分析,明确同城化中的主、辅城城市空间缝合度,为辅城城区的空间发展方向和模式选取提供依据,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1)经济增长。同城化过程中,区域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辅城承接主城部分外溢的功能,成为区域新的增长极,带动辅城城区及其腹地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发展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城市空间扩展的能力和速度迅速提高。

(2)城市化推进。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城市生产建设不断加速,以容纳迅速增加的人流、物流、能量流及信息流等,促进了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相应地促进了城市空间的向外拓展。

(3)产业结构演变。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地价等因素促进了郊区城市化,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演化,掀起了城市空间扩展的又一高潮,为辅城跨越“门槛规律”提供了动力。

(4)廊带建设。交通廊道和产业带的建设往往成为城市空间扩展的伸展轴,对城市的空间扩展具有导向性作用;同时,交通运输速度的提高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加快城市空间扩展速度提供了有利条件。

图1 辅城空间拓展动力机制

(5)市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条件逐渐改善,“磁性”要素带来了居民外迁,相应地带来了城市内部相关部门的外迁,于无形之中驱动着城市空间向外扩展。

(6)极化与扩散效应。同城化中加快了城间在人口、物质、技术、信息、能量等要素在城市之间的相互传递;主城对区域具有较高的极化效应和和对辅城的扩散效应,促进了城间快速发展。

(7)边界中介效应。主、辅城边界是经济联系最密切、人口交往最频繁的地带,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辅城向此空间扩展,这些因素驱动着辅城城区快速发展,也促进其在整合内部空间结构的同时积极向外拓展空间,以适应同城化辅城发展和发挥增长极作用的功能。

2.2 抑制力机制

在城市空间扩展的过程中,促进力起着主要作用,但也存在着制约因素,它们既有自然形成的,也有人为控制的。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城市在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门槛”,对城市空间拓展起着制约作用。为了达到空间的最大效益,只有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才能跨越门槛,才具有寻求向外拓展空间的能力。

(1)规模(门槛)效应。空间扩展是城市规模效应达到一定程度后超越门槛的过程,毗邻城市在同城化中,受主城部分功能转移等因素的影响,辅城规模效应扩大,促进其空间拓展,但也往往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如自然地理环境、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内部结构、行政区划等方面的限制,构成了辅城空间拓展的门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空间向外拓展。

(2)地理环境限制。城市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要素,就是影响城市空间扩展的门槛线,虽然科学技术进步使这道门槛线大有被突破的可能,但却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耗费较高的资源。

(3)行政区划制约。在同城化中,主城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从各个方面对辅城进行渗透或占领;辅城为了避免完全被主城同化,尽力阻碍辅城空间向主城拓展,并选择背离主城方向的空间作为拓展的主要方向。

(4)低碳城市理念。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选择合理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是体现市民日常行为与低碳相脱钩的一个重要途径。毗邻城市在同城化中,许多因素诱发了主、辅城空间上的缝合,加快了主、辅城建设用地相连接的速度,促进了集中城市的形成,这不符合低碳城市以有机组团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理念。

3 同城化中城市空间拓展模式类型

城市空间内部优化和向外拓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毗邻城市同城化,给主、辅城空间拓展带来了许多有利的因素,但在不同的区域中,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因素共同影响力各不相同,有些因素促进主、辅城空间的缝合,有些因素却起着相反的作用,决定了同城化中的城市,特别是辅城,空间拓展呈现多种模式。

3.1 面状拓展

在同城化区域中,辅城社会经济条件较好,建成区具有一定的规模,更承接了主城部分转移的功能,使其成为同城化区域发展中的一个增长极。特别是地处平原地区的辅城,四周用地条件较好,为了能够获得较高的集聚效益和接受主城的辐射带动,一般都采用辅城城区为核心向外分层扩展的模式,俗称“摊大饼式”扩展。但是受主城吸力的影响,向主城发展成为其空间拓展的主要方向,在较短时间内,主、辅城空间会完全缝合,并连接成一体,形成更大规模的集中式城市,这不仅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城市建设理念,还会给城市的后期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见图2)。

图2 面状拓展

3.2 指状拓展

在毗邻城市同城化中,辅城充分利用城间交通廊道建设、产业聚积和区域相关结构与功能的调整等有利条件,沿多条发展轴拓展空间进行发展建设,与主城对接,以便更好地接收主城的功能转移和辐射,带动辅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轴间的绿地能够有效阻止城市连片的无限制扩展,并维持了城市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实现与主城的有序互动,符合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要求。但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绿楔保护,避免形成面状城市形态(见图3)。

图3 指状拓展

3.3 带状拓展

由于受地形或其他自然条件的限制,或受主导经济流向强有力的吸引等因素的影响,毗邻城市在同城化的过程中,主、辅城空间进行缝隙合性较小。但受主城功能外溢、辅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其建成区空间结构等因素影响,辅城呈现以建成区为核心,以平行的外围节点为增长点,利用交通线路、岸线和产业带进行空间延伸,形成带状密集发展区。针对辅城规模的不同,这种扩展模式分为单中心沿轴线扩展和多中心沿轴线扩展两种类型(见图4)。

图4 指状拓展

3.4 飞地拓展

毗邻城市同城化,增大了辅城规模效益,使辅城超过了相应的“门槛”限制,其中心城区空间向外拓展势在必行。但由于地理环境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在辅城中心城区周围出现“飞地”的建设用地,形成一些规模较小、设施良好、周围由开阔绿地包围起来的城市有机综合体空间。这种空间扩展模式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符合当前低碳城市理念。针对辅城城市规模的不同,这种扩展模式分为单中心跳跃式成组团扩展和多中心跳跃式成组团扩展两种类型(见图5)。

图5 飞地拓展

4 讨论

辅城空间拓展可归纳为上述四种模式,虽然每一种模式都具有符合不同城市空间拓展的要求,但并不是每一种模式都能完全符合当前城市发展的理念,具体而言:

面状拓展模式。辅城城区空间向四周规模迅速扩展,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并超越相应的门槛规律,充分发挥同城化区域新的增长极作用;但在城市发展到一定时期,辅城在面状拓展的基础上呈现出同心圆圈层拓展模式,并缝合了与主城间的空隙,形成一个集中式的平面形态,这不仅会带来诸多的城市问题,而且这种模式也不符合低碳城市发展理念。

指状拓展模式。辅城沿交通廊道、产业带等多条轴线向主城建设发展,便捷地接收和容纳主城转移的部分功能,为主、辅城间各种“流”流动提供通道,充分发挥主城对辅城的辐射带动作用;轴带间的绿楔是主、辅城空间缝合的天然屏障,又是形成人工与自然、城市与农野和谐并存板块,体现了低碳城市发展理念。

带状拓展模式。辅城中心城区受主城多方面的影响,城区向两侧或单侧拓展,有利于辅城更好地接收主城的辐射及带动整个城市区域的发展,使辅城城区与自然生态有最大的接触面,获得良好的自然环境质量;但空间拓展过长,城高投资建设和运营费用过高。

飞地拓展模式。辅城中心城区在建设更新的同时,外围交通干线的交汇处或者重点城镇,成为承接主城功能外溢的辅城新区,形成区域内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主、辅城中心等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组团式城市平面形态;新区与辅城中心城区间以农田为主的永久性绿地,成为保护城市环境的缓冲地带,避免城市间空间的缝合,是一种典型的低碳、生态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总之,辅城选择合理的空间拓展模式,是其健康、有序与低碳发展的内在机制。但城市空间拓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了城市空间在拓展过程中,都呈现出以一种拓展模式为主、其他多种模式为辅的局面,对辅城空间拓展而言,也毫不例外。

[1]邢铭.沈抚同城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城市规划,2007,31(10):52 -56.

[2]梁文婷.同城化毗部城市中辅城的空间扩展研究—以广东省高要市为例[D].西安:西北大学,2010.

[3]杨海华,胡刚.广佛同城化的生成机制和合作模式研究[J].南方论丛,2010(2):32-38.

[4]桑秋.沈抚同城化的生成机制和对策研究[J].人文地理,2009,107(3):32 -36.

[5]李红,董超.对同城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32-7033,7036.

[6]周潮,刘科伟,陈宗兴.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J].科学进步与对策,2010,27(22):56-59.

[7]彭征.重庆市城市空间拓展模型和动力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8]刘志玲,李江风,张丽琴.国内城市空间扩展研究综述[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1):1018 -1020.

[9]邓智团,唐秀敏,但涛波.城市空间扩展战略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4(5):17-20.

[10]刘盛和,吴传钧,沈洪泉.基于GIS的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模式[J].地理学报,2000(4):407-416.

[11]毛蒋兴,阎小培.高密度开发城市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作用研究—以广州为例[J].经济地理,2005(2):185-188.

猜你喜欢

主城空间结构空间
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业遗产分布图(部分)
空间是什么?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创享空间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间结构有限公司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流变的统战工作组织策略研究
“十三五”时期重庆主城拟打通170条“断头路”
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公租房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以重庆主城9区为例
自由曲面空间结构形态创建的若干关键问题探讨
2010年重庆主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