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种口服药物说明书服药时间信息缺项分析
2013-11-10刁幼林于建华
刁幼林,于建华,王 娟
合理用药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药品服用时间又是影响合理用药的条件之一。为了使药物服用后获得治疗效果,并且不产生不良反应,就需要注意服药的时间和次数[1]。随着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OTC药物的广泛应用,服药时间信息在药品说明书中的指导意义就越发突出,直接影响到患者治疗效果。药品说明书是指导临床医师正确选择用药和患者自我药疗的重要依据,是药品信息来源最基本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据此,笔者收集了医院常用的218种口服药品说明书,围绕其中可能涉及服用时间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常用218种口服药品说明书,对于通用名相同但生产厂家不同的药物,只保留第一份抽到的药品说明书,除去口含片和外用制剂,统计在说明书中明确提到服用时间的药品,采用《新编药物学》(16版)对服用时间的定义细分为空腹、睡前、饭前、饭后、饭时等[1]进行统计分析。
1.2 服用时间依据分析[1]
1.2.1 空腹 ①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能保持较高的浓度,如驱虫药;②能使口服药物迅速入肠发挥作用,服后4~5 h致泻,如盐类泻药;③减少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提高疗效,如青霉胺。
表1 79种口服药物服用时间分类统计表
1.2.2 睡前 ①常用于服后8~12 h见效的药物,如驱虫药、泻药;②起催眠作用药,如催眠药;③减少胃肠反应,如抗肿瘤药。
1.2.3 饭前 ①可增加患者食欲,促进胃液分泌,如苦味药;②可使药物较快通过胃入小肠,通过碱性肠液分解出药物发挥作用,如收敛药;③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胃壁发挥治疗作用,如胃壁保护药;④利用胃内容物少时,发挥吸附胃肠道有害物质及气体作用,如吸附药;⑤可以使药物保持有效浓度,发挥作用快,如胃肠解痉药和一些对胃无刺激的滋补性中成药;⑥防止药物通过胃部时过分稀释,如利胆药和胆道抗感染药;⑦可使肠用丸剂较快通过胃入肠,不为食物阻滞;⑧避免食物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如部分抗结核药。
1.2.4 饭时 ①进餐时服用发挥功效,如消食药;②餐时油类食物有助于药物吸收,如灰黄霉素。
1.2.5 饭后 ①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作用,如刺激性药物;②可使药物生物利用度增加,提高疗效,如部分利尿剂;③可随食物缓慢进入小肠,以利吸收,如B族维生素。
1.2.6 其他 顺应人体生物节奏变化服药,充分调动人体积极抗病潜能,使药力增强;同时能减少药物对人体的不良反应,从而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如降压药宜在早7时、下午3时和晚上7时服用,临睡前不宜服用。
2 结果
2.1 口服药物服用时间基本情况 共抽取口服药品说明书218份,化学药139种,其中有明确标注服用时间(如“空腹”、“饭前0.5 h”、“饭后0.5 h”、“餐时、餐前或餐后 2 h”、“睡前”、“晨服”等)的化学药总共65种,未标注的74种,标注率为46.76%;中成药79种,其中有明确标注的14种,未明确标注的65种,标注率仅为17.72%,明显低于化学药的标注率。经过统计分析,按空腹、睡前、饭前、饭后、饭时等分类统计见表1。
2.2 口服药物服药时间所占比例 根据以上调查,不同服药时间的药品所占比例见表2。
表2 79种口服药物不同服药时间所占比例
2.3 口服药物适应证分类 将所调查的有明确标注的药品,根据适应证分类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适应证有明确标注药品所占比例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成药药品说明书服用时间标注率明显低于化学药,而且大部分中成药说明书中[用药方法]一项描述太简单,只有“口服,1天n次,1次n片”等,有的干脆只写口服,这样不利于医师及患者合理用药,有待改进。
表1、2中所列的“其他”一项中包含的药品,多数说明书中描述为服药时间与食物无关,可根据自身情况遵医嘱服药,如治疗肝脏炎症的阿德福韦酯片、拉米夫定片、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等。
由表3可看出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抗生素、激素类的药品说明书服用时间标注率较高,因为这些疾病所用药品在服药时间上都与食物有关,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本质上是药效学和药动学,特定食物改变药物代谢时相关酶的活性,尤其是在食物与药物交互作用中起关键作用的CYP3A4酶[2]。也有观点认为,食物和液体的摄取能改变药物吸收的程度。这些改变与肠道生理性改变,如:胃内pH值、胃排空时间、肠蠕动、肝门静脉流速和肝胆汁流速有关。此外,食物与药物的直接交互作用,也改变了生物效价,如被不溶性食物成分吸附、与金属离子形成复合物或者药物在食物脂肪中分布等。食物可能会改变修订后的口服药物的评估[3]。十字花科蔬菜能诱导多种食物代谢,而西柚汁增加很多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能量缺乏和低蛋白摄入,可能会引起茶碱和安替比林清除率降低20%~40%。而要想清除这些药物,就应该进行高蛋白饮食的积累[4]。
机体节律对药效学、药动学均有影响,比如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大多数人在黎明前发作加重,而黎明前4:00左右血中肾上腺素cAMP浓度低下,组织胺浓度增高,所以此时呼吸功能下降。如使用1天给药1次茶碱缓释剂,则应选择晚饭以后给药方法,这样可使血药浓度从夜间到黎明始终保持在一定水平上。
药物服用时间应顺应体内“生物钟”。人体内的激素水平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高峰在上午7时,所以服用皮质醇类药物时,也应尽量模拟人体自然的分泌规律,每天上午7时给药。使用降压药和利尿药的患者应避免晚间睡觉前服药,而改为白天服药,这样更为合理。
从随机抽取后的218份口服药物说明书中看出服药时间对药动学、药效学、毒效学均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从而影响药物疗效。根据时辰药理学调整给药时间,可更好地发挥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把时辰药理学原理应用到临床药物治疗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鉴于当前OTC药物广泛应用,患者自购药品比例逐步增加,他们是通过药品说明书来自服药品,为帮助患者正确合理使用药物,提高疗效,建议在药品说明书中均应明确药物服用时间这一项目,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1]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6,28.
[2] Fujita K.Food drug interactions via human cytochrome P450 3A(CYP3A)[J].Drug Metabol Drug Interact,2004,20(2):195 -217.
[3]Evans AM.Influence of dietary components on the gastrointestinal metabolism and transport of drugs[J].Ther Drug Monit,2000,22(2):131-136.
[4]Walter Sack I,Klotz U.Influence of diet and nutritional status on drugmetabolism[J].Clin Pharmacokinet,1996,31(1):47 -64.
[2013-04-15收稿,2013-05-09修回] [本文编辑:羡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