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象山县梨小食心虫绿色防控技术

2013-11-08陈宏明周丁国胡成强黄求应林云晶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象山县诱剂食心虫

陈宏明 ,蒋 晔,周丁国,胡成强,李 灿,黄求应,林云晶

(1.浙江省象山县植物保护检疫站,浙江 象山 315700;2.象山楚天生物防制有限公司,浙江 象山 315700;3.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梨小食心虫 (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1],别名梨小蛀果蛾、东方果蠹蛾、桃折心虫等,主要为害新梢和果实。幼虫蛀入直达果心,高湿情况下蛀孔周围常变黑色并腐烂,俗称“黑膏药”,使被蛀果实失去商业价值。梨小食心虫是世界性主要蛀果害虫之一[2-7],国内各地均有发生,在梨、桃树混栽的果园危害尤为严重,同时还危害李、杏、苹果、山楂等,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给果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2]。象山县有梨园300 hm2,桃园数百公顷,李也有一定数量。近年来,因桃、梨显见的经济价值,使其种植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由于果农普遍缺乏对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有效防制措施的认识,梨小食心虫的危害已经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部分乡镇种植大户损失严重的高达35% 以上,象山县每年因此造成经济损失逾千万元。

鉴于国内对于梨小食心虫已经形成了安全有效的成套防治技术[4,7-9],笔者结合象山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推广试验,并对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危害进行了监测,归纳整理出梨小食心虫高效绿色防治技术以及常见的技术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选在宁波市象山县鹤浦镇红卫塘鹤岛梨园,种植面积33.33 hm2,以7~8年树龄的翠冠梨和清香梨为试材,667 m2栽植83 棵,株行距2 m×4 m。该梨园在2010年被梨小食心虫严重危害后,于2011年初被选为梨小食心虫绿色防控技术开发与推广试验点。

1.2 频振杀虫灯诱杀梨园害虫

河南省佳多科工贸公司制造的佳多频振式杀虫灯PS-15Ⅱ型,下设诱导漏斗和接虫袋。将灯悬挂于固定好的竖杆上,安装于梨园中,灯管中央离地面2.5 m。33.33 hm2的梨园一共分布佳多频振式杀虫灯35 支,随机选取其中5 支作为调查统计对象,主要是弄清其对梨小食心虫的引诱灭杀效果。每天7:00-8:00 或17:00-18:00 调查统计其诱虫情况。

1.3 性诱捕杀梨小食心虫成虫

诱芯和诱捕器均采购于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诱芯为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毛细管型橡胶式诱芯 (性诱剂保藏在普通家用冰箱冷冻区内);诱捕器为水盆型诱捕器,直径15 cm,深7 cm,绿色。诱捕器设置在离地面1.5 m 的高度固定,盆内注入清水并加少量洗衣粉以增加表面张力,利于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杀,于器皿中央离水面2 cm 处系一支上述诱芯,整个梨园共分布250个性诱捕装置。随机选择5个点和设置一个空白对照(只是没有安放诱芯,其他处理一致),并编号1-6。监测时间从2012年6月底至7月底,于每天7:00-8:00 统计诱蛾量,同时清理干净昆虫残体及杂物。当水量减少时及时补充,半个月换1 次诱芯,雨后注意装置内水面高度,防止浸没诱芯,酌情加洗衣粉。

1.4 捆绑草把诱集梨小食心虫

收获季节气温逐渐降低时,在梨树冠层下的主干上捆绑草把以引诱越冬幼虫。草把以稻草为佳,长约1.2 cm,折叠3 折,捆绑位置离地约5 cm。所有草把于来年出蛰后集中烧毁。

1.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性诱捕装置所获得的数据按每日诱捕器的平均诱虫量和空白对照诱虫量做出成虫发生趋势图,直观地分析比较性诱捕器和空白对照的诱虫情况,通过DPS 软件对2 组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测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频振杀虫灯诱杀梨园害虫

1个多月的数据表明,PS-15 Ⅱ型佳多频振式杀虫灯除了对梨小食心虫有一定杀虫效果外,对其他害虫如斜纹夜蛾、丽金龟、蝼蛄、红蝽、毒蛾、天蛾等引诱捕杀作用也较明显。

2.2 性诱剂捕杀梨小食心虫成虫

每日诱虫量的比较显示,性诱捕装置的诱虫量普遍高于空白对照 (图1)。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的总诱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t=5.590 3,P <0.000 1)。表明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诱杀效果显著。

图1 性诱捕与空白对照每日诱虫量比较

2.3 捆绑草把诱集梨小食心虫

采用捆绑草把方法诱集梨小食心虫,翌年的虫口基数下降到极低的水平。在梨园已经很难找到成片的被蛀果实,诱虫效果明显。

3 小结和讨论

一系列梨小食心虫绿色防控技术在象山县鹤浦镇红卫塘鹤岛梨园的试点推广,成功地引进了各地有效的治理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运用,使试验梨园受梨小食心虫危害的程度显著降低。目前该梨园梨小食心虫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2012年8月收获时观察,每天近4 000 kg 的果实里,梨小食心虫危害的果实已经很少见,使销售量大大提高。

与其他害虫不同,蛀果类害虫因其进入果实内部,单纯的农药不能有效进入果实发挥作用,而且即便能够进入其中,农药残留严重,果实的安全性无法保证,以及由此引起的抗药性问题也会给新农药研制带来压力[3,10-11]。

本次推广的技术,或运用纯物理方法,或利用生物的趋性等[3,5],没有或对环境的压力小,这符合当前农业的发展趋势,即尽量少用或不用农药而代之以其他更安全方法,减少对自然的影响,降低对资源的依赖[12-13]。

[1]赵利鼎,李先伟,李纪刚,等.不同诱源对梨小食心虫引诱效果的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 (5):51-54.

[2]陈梅香,骆有庆,赵春江,等.梨小食心虫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09 (8):144-147.

[3]徐妍,吴国林,吴学民,等.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研究及应用进展[J].现代农药,2009,8 (3):40-44,54.

[4]李梅,刘洁,李捷,等.梨小食心虫高效性诱剂使用方法[J].中国植保导刊,2010,30 (3):44-46.

[5]王向阳,曹翔翔,胡本进,等.缓释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桃园梨小食心虫试验初报[J].中国植保导刊,2011,31(2):38-40.

[6]王玉兰,唐丽,岳朝阳,等.性诱剂不同悬挂高度及田间风向对梨小食心虫诱集效果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 (7):1283-1286.

[7]涂洪涛,张金勇,陈汉杰,等.应用性信息素缓释剂迷向防治桃树梨小食心虫研究[J].果树学报,2012,29 (2):286-290.

[8]孟宪佐,汪宜蕙,叶孟贤.用性信息素诱捕法大面积防治梨小食心虫的田间试验[J].昆虫学报,1985,28 (2):142-147.

[9]冯明祥,姜瑞德,王佩圣,等.用性外激素迷向法防治桃树梨小食心虫[J].落叶果树,2002 (5):9-10.

[10]王洪军.桃园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应用试验[J].中国果树,2009 (5):46-48.

[11]张利军,陈小东,帅赛.利用性诱剂防治梨小食心虫的研究试验[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 (7):97-100.

[12]周洪旭,李丽莉,于毅.信息素迷向法规模化防治梨小食心虫[J].植物保护学报,2011,38 (5):385-389.

[13]王小兵,杨玉琼,王严.性诱剂迷向法防治梨小实心虫效果初探[J].西北园艺,2012 (2):42-43.

猜你喜欢

象山县诱剂食心虫
果实模型诱捕器外观及颜色对实蝇引诱特性的影响
生物食诱剂监测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
甘肃河西一带果园食心虫种类调查初报
运城市梨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与迷向效果调查
桃小食心虫对桃树的危害及无公害防治
叫醒太阳公公
省植保站派员参加 生物食诱剂应用技术培训班
性诱剂组合诱芯对害虫具有较好诱集效果
象山县教师作品选登
食心虫真能吃人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