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城市梨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与迷向效果调查

2020-08-13朱文雅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食心虫示范园梨园

朱文雅,张 烨,李 唐

(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31)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是世界性的主要蛀果害虫之一,也是我国许多果区的常发性重要害虫,为害梨、桃、杏、李、山楂、苹果等多种果树,且成灾面积愈来愈大,呈逐年加重的态势[1-3]。梨小食心虫一年可发生多代,世代重叠现象较明显,因其具有寄主多样、钻蛀等为害特点,给防治带来诸多困难[4]。在生产实践中,化学防治是防治梨小食心虫的主要防控方法,而化学农药的长期频繁使用,不仅导致害虫抗性增强、果品和环境污染,还会不可避免地伤及天敌。

性信息素具有高效、无毒、不易产生抗性、使用方便、应用地域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害虫的诱捕、虫情测报、干扰交配等方面[5-7]。目前,利用性信息素防治梨小食心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8-10]。

目前,梨小食心虫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梨园发生较为严重,对梨果品质、产量影响较大。虽然化学农药的使用对其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梨小食心虫第3 代出现世代重叠现象、幼虫钻蛀隐蔽性强等原因,导致了防治难、效果差、用药多等问题。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防治课题组对运城梨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期明确防治梨小食心虫的关键时期,并利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梨小食心虫进行迷向处理,旨在为梨园合理应用梨小食心虫信息素迷向散发器防治梨小食心虫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果园概况

试验在运城市盐湖区泓芝驿镇郭半村梨园进行,面积约155 hm2。梨小食心虫发生较为严重,且成灾面积越来越大,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1.2 试验材料

三角形诱捕器由性诱芯与黏虫板组成,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将细铁丝纵向穿透性诱芯,并固定在三角形诱捕器的中心,性诱芯与黏虫板需保持1 cm 距离。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由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外表红色、细长丝状,直径约3 mm,长30 cm,内为细铁丝芯,外为一层包裹有性信息素制剂的胶层,每根含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270 mg。

1.3 试验方法

1.3.1 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规律调查 2019 年3 月15 日至9 月30 日,选择有代表性的梨园作为监测园,在园中均匀悬挂3 个诱捕器,诱捕器的间距需保持30 m 以上,每公顷1 个。诱捕器用细铁丝悬挂于树冠外围,悬挂高度1.5 m 左右。每隔1 d 上午固定时间记载诱蛾数量,并及时清除黏虫板上的全部虫尸及杂物,根据黏虫板情况及时更换新的,性诱芯需每月更换1 次。

1.3.2 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效果 2019 年6 月1 日至9 月30 日设置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试验设2 组处理:示范园在梨树树冠上部1/3 处的稍粗且牢固的分枝上,按照600 根/hm2的密度悬挂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示范园面积6.67 hm2;对照园不悬挂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选择距离示范园1 000 m 以上的常规化学农药防治的梨园。对照园与示范园的栽培管理水平、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情况均相同。

按照1.3.1 设置诱捕器,每5 d 检查记载1 次诱蛾数量,计算迷向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规律

由图1 可知,梨小食心虫成虫在监测期间虽有5 个发生高峰,除了第1 个高峰较为明显,其余的4 个发生高峰均不明显。可能是由于本年度降雨量较少,梨小食心虫成虫受气象干旱影响,种群数量不多。梨小食心虫成虫第1 个发生高峰在3 月底至4 月上旬;第2 个发生高峰在5 月底至6 月上旬;第3 个发生高峰在6 月下旬;第4 个发生高峰在8 月上旬;第5 个发生高峰在8 月底至9 月初。其中,第1 个发生高峰持续时间长且发生数量高,最高峰值发生在3 月28 日,诱集到1 209 头梨小食心虫成虫。

2.2 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效果

从图2 可以看出,在常规化防对照园,梨小食心虫成虫的数量呈现波动状态,高峰期出现在8 月中下旬。其中,8 月25 日诱集到的梨小食心虫总量达194 头,为最高值,随后数量呈下降趋势。而悬挂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的示范园,在整个调查期诱集到极少量的梨小食心虫,说明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持效性较好,迷向效果未随时间推移而减弱。在整个调查期间,示范园的梨小食心虫诱蛾总量为8 头,远低于常规化防对照园的梨小食心虫诱蛾总量(784 头),迷向率可达98.98%。

3 结论与讨论

寄主、地域、气候、农业措施、天敌等是影响梨小食心虫种群结构消长变化的诸多因素,因此,明确梨小食心虫在当地的发生规律,可为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表明,运城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为梨小食心虫始见于3 月下旬,至9 月中旬后发生数量显著减少,一年可发生4~5 代。其中第1 个发生高峰在3 月底至4 月上旬,是越冬代成虫羽化的高峰期;第2 个发生高峰在5 月底至6 月上旬,是第1 代梨小食心虫发生盛期;第3 个发生高峰在6 月下旬,是第2 代梨小食心虫发生盛期;第4 个发生高峰和第5 个发生高峰在8 月上旬至9 月初,是第3 代和第4 代梨小食心虫发生盛期,此时期梨小食心虫的卵、幼虫、成虫同时发生。这与陆洋[11]调查结果一致。根据运城梨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本研究表明,每年3 月中下旬、6 月下旬至8 月下旬是防治梨小食心虫的关键时期,应重点防控。

基于性信息素的成虫迷向防治技术是近年来防治梨小食心虫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国内外关于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防治的研究报道均表明其对雄成虫的迷向效果显著[12-13]。郭晓军等[14]大面积连片应用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桃园梨小食心虫进行防控,结果表明,3 个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处理区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均在98.10%以上,性信息素处理区梨小食心虫的种群数量显著低于常规化学防治的对照区。李萍等[15]在桃树花期将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悬挂于桃园中,可持续对各代雄成虫产生迷向作用,迷向率在95%以上。本研究结果与上述报道相似,在运城梨园施用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迷向效果可以达到98.98%,充分表明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梨小食心虫雄虫发挥了迷向作用,降低了梨小食心虫成虫的交配率,减少了其后代的种群数量,对梨小食心虫具有很好的防控效果,值得大面积推广。

在实际推广中,要尽早悬挂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最好在越冬代成虫羽化之前悬挂,可大大降低梨小食心虫种群密度。在梨小食心虫发生高峰期,还可采用性信息素迷向防治与杀虫剂联合技术,具体施药剂量、时间、频次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食心虫示范园梨园
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优质栽培示范园 用“特、优”点亮果农致富之路
莱阳茌梨老梨园吊拉枝技术
甘肃河西一带果园食心虫种类调查初报
苹果免套袋栽培桃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技术
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的通知
梨园寻梦淮安缘
流翔高钙花生 托起示范园主“致富梦”
“梨园”演变考述
北方大豆食心虫病防治措施分析
曾静萍:让梨园古戏多些当代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