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牵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止凝血功能的影响

2013-11-08方光辉蔡淑锋李恩治王武琦

浙江实用医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高凝纤溶抗凝

方光辉 蔡淑锋 李恩治 王武琦

(苍南县第二人民医院,浙江 苍南 325802)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的脊柱疾病。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法是牵引治疗,疗效显著[1-2]。牵引治疗时,患者反复长时间静躺以及牵引压力使局部血流缓慢,有血栓发生的风险。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治疗对止、凝血功能的影响未见相关报道。本文通过检测牵引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与抗凝血活化以及纤溶活性相关标志物的变化,来探讨牵引治疗对止、凝血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7月~2011年9月在本院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4±10)岁。所有患者均经病史、体征、CT 或脊髓造影确诊,并排除动、静脉血栓形成史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急性感染、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严重肝病等可能影响止凝血功能异常的疾病;患者确诊后接受牵引治疗。同时按性别、年龄相匹配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者57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55±10)岁,血液学、心电图、B 超等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患者及对照组均于检测前1周内未服用可影响凝血及纤溶系统的药物。两组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牵引治疗:采用自动牵引床进行单纯牵引治疗,确认床位复位,患者解衣仰卧于牵引床,舒展身体,分别用胸带和骨盆带固定,松紧适度。根据患者体质、病情程度等设定牵引床数据,每天1次,每次牵引总时长30分钟。2周为1疗程,共治疗2~4个疗程。

1.2.2 样本采集及测定 牵引治疗前、第一次治疗结束后、1个疗程后(2周)于清晨空腹用含0.3mL浓度为109mmol/L 枸橼酸三钠的真空抗凝管采集静脉血2.7mL,轻轻颠倒充分混匀,以1500×g 离心10分钟,分离血浆,置于-70℃冰箱冷冻保存;对照组于清晨空腹按上述方法采血及处理样本。测定前,样本均于37℃水浴快速复融,以Sysmex 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试剂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含量(vWF:%)、纤维蛋白原浓度(FBG,g/L)、血栓调节蛋白浓度(TM,μg/L)、抗凝血酶活性(AT:%)、纤溶酶原活性(PLG:%)、D-二聚体浓度(D-D,μg/L);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浓度(TAT,μg/L),采用上海研吉生物公司的ELISA 试剂盒测定。同时测定患者和对照组血红蛋白(Hgb)、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应用SPSS15.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比较采用成组t 检验,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

2 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各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次牵引后AT 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其余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1个疗程后,AT水平显著低于第1次治疗后,其余指标水平显著高于第1次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及与对照者止、凝血功能各指标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及与对照者止、凝血功能各指标比较(±s)

与治疗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治疗组1次牵引后比较△△P<0.01

3 讨论

我国成人多有不同原因、不同程度的腰腿痛,其中有相当部分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2]。进行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方法[3],但该法在牵引时存在对血管的压迫,并且治疗时需患者静躺,致局部血流缓慢和瘀滞,对血管内皮细胞可造成损伤以及局部凝血活性成分富集等,如此就有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血栓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涉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增强、凝血系统激活、抗凝物质减少、纤溶活性降低以及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的改变。vWF 和TM 均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反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对血栓形成具有重要促进作用[4],vWF 主要参与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的活化过程,TM 为膜糖蛋白。FBG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主要由肝脏合成,是导致血液黏度增高、血液高凝状态的重要因素,是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FBG 也与机体应激反应有关,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5]。AT 主要由肝脏合成,是人体最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对含丝氨酸残基的凝血因子有灭活作用;在机体凝血系统激活后,抗凝系统同时启动,AT 可与凝血酶结合形成TAT,从而清除凝血酶并抑制凝血系统的进一步活化,因此,AT 是抗血栓形成的最关键成分,AT 活性低于70%时,机体有发生血栓的倾向,而TAT 则是凝血激活及凝血酶生成的敏感标志物[6-7];PLG 是反映纤溶活性高低的间接指标,PLG 活性增高表明纤溶活性降低,有发生血栓的风险[7]。D-D 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D-D 浓度增高,提示体内有较强的凝血激活,是继发性纤溶亢进的特异性指标[8]。

本研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组)在治疗前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患者在治疗前尚无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风险,同时也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机体止、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在接受1次牵引治疗后,并随治疗次数的增加,AT 活性逐渐降低(P<0.01),其余指标则升高(P<0.01),表明牵引治疗可引起高凝状态,患者有发生血栓形成的风险,提示牵引治疗与高凝状态有明显的关系。血栓与止血标志物在牵引治疗中有明显变化,可能是牵引力的压迫使患者局部血流不畅,血流瘀滞,导致凝血因子富集血液粘度增高,凝血系统容易激活并呈高凝状态,同时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胶原和皮下组织暴露,分泌和释放凝血活性物质,使其天然抗凝功能降低而促凝与抗纤溶作用增强,因而血栓形成的风险增高。

因此,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随疗程的增加,患者高凝状态程度增加,有发生血栓的风险。治疗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止凝血相关指标的检测,以指导是否采取合适的辅助抗凝治疗,降低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

[1]Gagne A R,Hasson S M.Lumbar extension exercises in conjunction with mechanical trac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a patient with a lumbar herniated disc.Physiother Theory Pract,2010,26(4):256

[2]刘延青.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和治疗现状.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6,12(2):103

[3]常林跃.中药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医临床研究,2011,3(10):39

[4]Trotman W E,Taatjes D J,Callas P W,et al.The endothelial microenvironment in the venous valvular sinus:thromboresistance trends and 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Histochem Cell Biol,2011,135(2):141

[5]刘莹.纤维蛋白原临床研究进展.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0,24(1):75

[6]许文荣,王建中.临床血液学检验.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04

[7]Hayakawa M,Sawamura A,Gando S,et al.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at an early phase of trauma is associated with consumption coagulopathy and excessive fibrinolysis both by plasmin and neutrophil elastase.Surgery,2011,149(2):221

[8]曾秋丽.D-二聚体临床应用的价值探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1):1203

猜你喜欢

高凝纤溶抗凝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钠和右旋糖酐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后继发纤溶亢进1例并文献复习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Mutually Beneficial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在高凝状态复发性流产中的疗效
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及纤溶功能对术后血栓栓塞症的风险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