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方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2013-11-05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6期
关键词:重点学科分子生物学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位于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2009年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该实验室依托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是国家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肾病、中医脑病和广东省211项目“疑难病的规范化诊疗方案及新药创制”的主要科研基地,中医学博士后、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研究平台和招生单位。现有固定研究、技术人员8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人,本科2人;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2人,博士生导师2人。先后建立分子克隆应用技术平台,基因及蛋白质功能研究技术平台,肿瘤的在体成像技术,中医药靶向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技术,装备有完善的常规病理实验,双向电泳室,普通电泳室,PCR实验室,中药制备实验室,细胞培养实验室,精密仪器室等,面积达600余平方米,拥有设备160余台(件),设备总资产800余万元。

该实验室以中医证候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深入研究证候的本质特征,多靶点分析中医药的作用机理,在中医药防治肝病、肾病、脑病、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方面有较深的研究背景。注重技术推广工作,与香港大学,广东省蛋白质组学实验室联合举办分子生物学前沿技术、蛋白质组学等实验培训班多期,培训100多人,收到良好社会效益。作为部门开放实验室,长期提供动物模型制作(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再灌注、动脉粥样硬化、肝纤维化、脂肪肝、肝郁证、慢性肾功能衰竭、内毒素血症、结肠炎、肝癌在体成像、结肠癌在体成像等)、细胞分离与培养、稳定表达细胞株的筛选、ELISA、病理切片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基因克隆与亚克隆、蛋白质表达与纯化、荧光定量PCR、蛋白质(膜蛋白、磷酸化蛋白)免疫印记、中药单体的分离与鉴定、肿瘤的在体成像等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并接受委托实验课题研究。近3年承担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十五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在研经费600多万元。近5年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主编及参编专著30余部(册)。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30名,硕士60名。

学科带头人吕志平教授专注于中西医结合肝病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及中西医结合藏象临床与实验研究。现任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为国家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师学会执行常委、国家教育部高等中医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肝病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食品保健品评审专家。

猜你喜欢

重点学科分子生物学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广东省重点学科:兽医学科
广东省重点学科:畜牧学学科
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医科大学总医院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