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庄园经济: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条新路

2013-11-05山西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山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生态庄园榆次研究会

中国农村科技 2013年12期
关键词:庄园生态农业

文 | 山西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山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 生态庄园(榆次)研究会

“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山西晋中的左权、榆次等地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破解“三农”问题上大胆创新,首创并成功实践了生态庄园经济这一新模式,使之成为了农民增收的希望,农业转型的希望,农村发展的希望。

生态庄园经济的起源与发展

生态庄园经济诞生于山西晋中的左权、延伸于榆次。它的产生主要基于近年来城镇化加速推进,移民搬迁步伐加快,大量“空壳村”的出现和农村资产资源被闲置,需要开发利用;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化,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增多,大量的土地撂荒和效益下降,需要有序流转;农业资金投入匮乏,大量社会资本寻求出路,特别是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后不少民营企业家在持币观望,需要积极引导;都市人更加渴望远离城市,回归自然,到乡村去舒缓心情,对生态消费的需求日益强烈,这些都为生态庄园的催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难得的机遇。由鉴于此,从2005年开始,左权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率先在全县农村探索实践了生态庄园经济开发模式。2010年,榆次区委、区政府嫁接和发展“左权经验”,掀起了生态庄园开发高潮。

生态庄园经济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主要是依托当地撂荒的耕地或闲置的“四荒”资源,引导社会能人和民营资本,以租赁、转让、购买土地使用权等形式,集中流转一定规模的土地,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目的,通过资本多元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企业化,生产标准化,实现了土地与资本的结合,农业与生态的结合,资源与产业的结合,城市与乡村的结合,一二三产的结合,缔造了生态庄园经济。生态庄园不仅使大量闲置的荒山荒坡得到了充分利用,而且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目前,仅晋中市就有600余位民营企业家,累计投资38亿多元,依托撂荒耕地、荒山荒坡、废弃厂房、移民村落,建起630余处生态庄园,开发经营面积达到70多万亩,营造生态林和经济林32万亩。去年,实现综合收入4.7亿元,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从目前各地生态庄园的运行情况看,大至可分为五种类型。

一是休闲度假型。就是依托庄园周边的生态资源,以体验自然、休闲养生、餐饮娱乐吸引眼球,使之成为周边城市市民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左权莲花岩生态庄园,充分利用小荫沟、南青垴、莲花岩等几个自然空壳村的“四荒”资源,投资5000余万元,大力发展生态林、经济林、有机农作物和中药材种植,营造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在这里可以感受山清水秀,聆听开花小调,品尝农家小吃,成为了现实版的“桃花源”。

二是科技示范型。就是利用庄园先进的生产设施和优秀人才,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和种苗繁育,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榆次丰润泽现代科技农业园,规划面积3300亩,总投资1.74亿元,与荷兰瑞克斯旺种业公司合作,先后引进先进技术26项,优良品种42种,并以设施农业为基础,打造了一个集现代农业展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研发、农业旅游观光和青少年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成为山西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区和全区、全市设施蔬菜发展的科技龙头。

三是市场开拓型。就是依托当地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把众多分散的农户连接起来,有组织地进行农产品生产、包装、储藏、加工、销售,培育自己的品牌,进而带动农民增收。榆次九久盛生态庄园,立足当地苹果主产区的优势,建设了5000吨苹果储藏冷库,注册了“笑笑”牌水果商标,2012年销售水果 3000吨,畅销北京、石家庄、天津、海南等地,并与俄罗斯绝对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山西苹果跨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使北田镇每斤苹果收购价上涨了0.3元,带动全镇农民人均增收1100元。

四是产业发展型。就是以特色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为基础,以产业为支撑,通过庄园+基地+农户的方式,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榆次区恒茂农业庄园,立足东阳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采用“庄园+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生产模式,由公司投资进行土地流转,建设园区内各种设施,形成基地;农户按照公司标准承包经营管理,生产出的产品再由公司负责统一销售。目前,园区首期2000亩土地流转完成,建设新型日光温室150座,新型拱棚110亩、防虫网棚100亩,已完成投资8000万元。

五是综合开发型。就是集种、养、加、游、购、娱为一体,形成产业链条带动,一二三产全产业的综合型开发。如太谷怡园酒庄,集农、工、贸、旅游为一体,是国内专业生产高档葡萄酒的庄园式葡萄酒庄。该酒庄从法国进口了11个品种约10万株优质酿酒葡萄苗,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管理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葡萄种植基地3000亩,年产高档葡萄酒1200吨。为周边村民提供了5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600农户年户均增收1.5万元。同时,怡园酒庄还按照欧式建筑进行打造,开展了酒庄游览、美酒品尝等休闲项目,仿佛亲临异国他乡,别有一番情趣。

生态庄园经济的特征

总结这几年庄园经济的发展实践,主要呈现出六个明显特征:

一是从经济性质上看,生态庄园经济属于民营经济。生态庄园的投资经营主体是民营企业主或自然人,生产主体是农民,产权关系和利益关系十分明晰,具有天然谋求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二是从生产要素上看,生态庄园经济属于规模经济。生态庄园开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适度规模经营,而且在资本、技术、产品等生产要素投放总量上,更好地发挥了产业的集聚优势,比单一农户生产能力更强、抗拒市场风险更强、相对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更高。

三是从管理机制上看,生态庄园经济属于公司经济。生态庄园大多采用公司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在经营战略、内部管理体制、分配制度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入庄园,改变了过去农民靠天吃饭的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

四是从产业形态上看,生态庄园经济属于多元经济。生态庄园根据开发区域的条件,坚持从实际出发,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成为了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农业综合体,不仅实现了农业复合业态的整合产业功能,而且提升了叠加三次产业的效益。

五是从生产流程上看,生态庄园经济属于循环经济。生态庄园经济不仅在产业发展上通过一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实现了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高度融合和协调发展,而且在资源利用上施行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及农副产品的多级利用和良性循环,使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发展的循环经济,实现了经济和生态的相得益彰。

六是从开发特点上看,生态庄园经济属于特色经济。生态庄园充分发挥先天生态优势,坚持错位式、差异化开发,打造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靠特色兴庄园,凭特色取市场,以特色求发展,形成了以园带农,以园带工,以园带游,以园带城的生态庄园特色产业体系,实现了资源优势和人的需求的无缝对接,通过鲜明的特色,放大拉动并支撑起产业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生态庄园根据开发区域的条件,坚持从实际出发,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成为了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农业综合体,不仅实现了农业复合业态的整合产业功能,而且提升了叠加三次产业的效益。

生态庄园经济的效益

生态庄园经济将目前农村最为缺乏的资金、科技、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植入庄园,通过拓展农业与三次产业的链条和内涵,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真正实现了“老板进村、资本进村、产业进村”,使“空壳村”变成“新庄园”,使闲置的资源资产变成“赚钱的机器”,使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经济效益丰厚。一方面体现在投资效益上,生态庄园经济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农业,2012年榆次生态庄园经济吸引民间资本达10.5亿元,相当于当年各级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的30余倍。另一方面体现在产出效益上,生态庄园经济有一个投入递减和效益递增的规律,随着时间推移效益回报会越来越丰厚。以左权生态庄园矮化核桃种植为例:矮化核桃树一般3年开始挂果,5—8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每株每年生产10—15斤核桃,按每斤核桃10元计算,一株核桃树收益就是100元,一万株就是100万,五万株就是500万。可以说,一个庄园就是一个“绿色银行”。这样高的回报有力地推动了核桃产业的发展。近三年左权新栽核桃树76万株,其中生态庄园完成54万株。据统计,2012年榆次区生态庄园累计实现综合收入1.98亿元。如明乐庄园,去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收入达980万元。晋阳奶牛庄园,占地仅120亩,年收入达900万元,亩均效益近8万元,高出普通种植收益上百倍。

社会效益可观,生态庄园经济开发体现了“能人带农民、企业带农业、庄园带农村”的发展效应,出现了三个喜人现象:一是“土地搞流转,户户能赚钱”。生态庄园经济开发依托的土地使用权是从农民手里租赁或购买来的。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最大限度保障农民利益的原则,采取以耕地农作物年均亩产量折价的办法,确定补偿标准,让农民“旱涝保收”。二是“农民当股东,年年能分红”。生态庄园经济开发中创造了多种入股形式,农户的土地、林权、资金、甚至饲养的畜禽都可以入股。特别是在林权制度改革中,我们坚持向生态庄园倾斜,创新“均山均股,确权到户,不到地头”的模式,倡导农户以林权入股分红。三是“农民变‘工人’,人人能打工”。生态庄园经济开发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榆次丰润泽现代科技农业综合示范园常年用工100余人,人均工资年收入高达1.5万元,高峰时用工200多人,每年为当地农民发放工资260余万元。

生态效益明显。生态庄园始终践行“生态立庄、绿色先行”的理念,把生态作为最大最重要的效益。这些年来,左权、榆次两地庄园已累计投入林业开发资金3.6亿元,发展生态林和经济林15.07万亩,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形成了“庄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的绿色生态庄园。不少庄园都着力打造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绿色、有机产业,生产了大量绿色有机的农产品,形成了“畜—沼—肥—菜”、粮—畜—菌—肥”等循环生态链。如昔阳县乔闫沟农牧庄园,流转农户3000多亩耕地种植粮食、饲养千头奶牛、万只猪,粮食生产剩余的玉米棒和养殖产生的牛粪,经过技术处理培育成菌棒种植双孢菇,猪粪发展沼气,收获双孢菇后剩下的菌渣、沼渣处理后又还田,形成了一整条循环生态链,最大限度地使农业废弃物得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生态庄园经济的创新与思考

生态庄园经济是基层群众的伟大创造,既不同于奴隶社会的奴隶主庄园,也不是封建社会的地主庄园,更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农场主庄园,而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庄园经济,它符合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显现出诸多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其创新意义集中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实现了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生态庄园经济通过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推动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三权分离”,打破了过去以户分散经营的“小农”格局。

二是实现了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生态庄园经济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颠覆性革命,不仅具有吸纳、运用社会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的动力机制,而且讲求规模效应,注重综合开发,使过去“劳动力+土地+资金”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转变成“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管理+规模”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三是实现了产业形态的创新。生态庄园经济可以说是一个农业复合体,产业关联度十分紧密,分不出具体属于一二三产的哪个产业,不少庄园都是全产业,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单一开发的现状,实现了一二三产的联动开发,变“加法效应”为“乘法效应”,变传统农业的单一生产功能为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体现了现代农业的特征。

四是实现了农民身份和就业渠道的创新。生态庄园经济不仅有效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实现了“农民工人化、收入工资化”的重大社会变革。在庄园打工的农民由过去春种夏管秋收、靠“地”吃饭,转变为不论丰歉盈亏都能得到工资性报酬的“农业产业工人”。不仅留住了一大批拥有农业技能的农村人才,而且还吸引了大量外出返乡的农民工,为其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

五是实现了农村融资方式的创新。生态庄园经济长远看效益明显、回报可观,不仅可以通过民营企业自身积累投入,而且还可以撬动银行资金社会资本的有效注入,实现农业投入的多元化,开辟了“资本下乡”的绿色通道。

六是实现了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生态庄园经济充分利用移民搬迁后的“空壳”村或者“四荒”、电力、水利、道路等资源重新进行开发,“四荒”、废弃的工厂、砖窑、院落就地变成了“聚宝盆”,变成了能吸引游客休闲观光、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的生态庄园,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综合效益,有效解决了城镇化过程中农村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

七是实现了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创新。有资料表明,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后,全省有超过万亿元的闲散资本。生态庄园经济为资本进入农业农村领域搭建了平台,生态庄园经济打通了城市资本、资源下乡的通道,如果引导其中20%—30%的闲置资本投资农业,将大幅提升我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这也不失为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一条好路子。

左权、榆次等地的实践,充分证明了生态庄园经济作为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不失为一种好的发展模式。它不仅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集中体现,也是未来中国农村发展的方向。

猜你喜欢

庄园生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珍珑·青石子度假庄园
慢屋·青麦庄园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生态养生”娱晚年
土豚庄园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