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甲胺缩水杨醛类Schiff碱的合成及其表征
2013-11-04易绣光方小牛周延均刘文华
易绣光,方小牛,周延均,刘文华
(1.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2.井冈山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江西 吉安 343009)
Schiff碱是一类重要的有机配体[1-4],它可以与许多的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进行配位形成配合物,在发光材料[5]、医药卫生[6]、化学合成[7-8]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苯甲胺缩水杨醛类Schiff碱作为一种新型的配体,与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形成配合物,为开发新的金属有机配合物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笔者以二苯甲酮作为原料,并通过对水杨醛进行改性合成了两种新型Schiff碱,并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紫外-可见光光谱、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及试剂
AVATAR3 7 0FT-IR型傅里叶红外光谱,Thermo Nicolet公司;WGZ-8 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天津市港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LS-55型荧光/磷光分光光度计,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Bruker 600 Ultrashield 核磁共振仪,BrukeAVANCE公司。
二苯甲酮(AR)、水杨醛(AR)、甲酰胺(AR)为上海国药试剂;无水乙醇(AR)、无水硫酸镁(AR)、氢氧化钠(AR)和浓盐酸(CR)均为市售。
1.2 合 成
1.2.1 合成路线
新型Schiff碱合成路线如下:
1.2.2 二苯甲酰胺
分别将二苯甲酮18.2g(0.1mol)和甲酰胺4.5g(0.1 mol)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加入20 mL无水甲酸作溶剂,在140℃加热回流20h,再降温至60℃保温2h,趁热倒入冰水中,过滤,洗涤,干燥得20.5g白色粉末固体二苯甲酰胺粗品,收率97%。m.p.58~60℃;IR(KBr压片),σ/cm-1:3 434,3 055(OHC—NH—上的N—H 吸收峰);MS,m/z:211(分子离子峰),165,105,77。
1.2.3 二苯甲胺盐酸盐
将上述二苯甲酰胺21.1g(0.1mol)和适量的15%的稀盐酸加入至三口烧瓶中,加入30mL乙醇作溶剂,在70~80℃加热回流10h,逐渐有固体析出,冷却,过滤,滤饼用乙酸乙酯洗涤,干燥得白色针状晶体二苯甲胺盐酸盐产品(19.5g),收率89%。m.p.292~295℃(文献值[8]:293~295℃);IR(KBr压片)σ/cm-1:2 954,2 878(—上的强伸缩振动峰),1 592(—上的中强度弯曲振动峰);MS,m/z:183(分子离子峰),165,106,77;1H NMR(CDCl3),δ:3.30(s,1H),5.63(s,1H),7.35~7.53(m,10H),9.07(m,2H)。
1.2.4 二苯甲胺水杨醛Schiff碱
取0.1mol二苯甲胺盐酸盐(及加入等摩尔的氢氧化钠)和0.1 mol水杨醛分别溶于约30 mL无水乙醇中,然后把水杨醛的乙醇溶液滴加到二苯甲胺盐酸盐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回流3h。减压蒸馏,使溶液体积减至原来体积的一半,放置冷却,过夜,有大量淡黄色晶体析出。过滤,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28g,收率97%。m.p.132.4℃IR(KBr压片),σ/cm-1:3 434(—OH 伸缩振动峰),1 624(CN 伸缩振动峰),3 032(苯环C—H 伸缩振动峰)。1H NMR(CDCl3),δ:13.48(s,1H,—OH),8.48(s,1H,—CHN—),6.86~7.34(m,14H,苯环),5.62(s,1H,(ph)2—CH—N)。
1.2.5 5-氯水杨醛
在45℃恒温水浴锅上架一个50mL 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mol的水杨醛,安装导入管及导出管,然后向三口烧瓶中通入经过浓硫酸干燥过的新制的氯气,持续通入氯气2.5h,有大量的淡黄色固体析出,多余的氯气由导出管导入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进行尾气处理。冷却、抽滤、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白色晶体128g,收率82%。m.p.99~100℃(文献值[8]100~102℃)。IR(KBr压片),σ/cm-1:659(C—Cl伸缩振动峰),1 660(苯环振动峰),3 034(苯环C—H 伸缩振动峰)。
1.2.6 二苯甲胺-5-氯水杨醛Schiff碱
取0.1mol的二苯甲胺盐酸盐(及加入等摩尔的氢氧化钠)和0.1 mol 5-水杨醛分别溶于约30mL无水乙醇中,然后把5-水杨醛的乙醇溶液滴加到二苯甲胺盐酸盐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回流3h。减压蒸馏,使溶液体积减至原来体积的一半,放置冷却,过夜,有大量淡黄色晶体析出。过滤,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31.1g,收率97%。m.p.169.9~170IR(KBr压片),σ/cm-1:698(C—Cl伸缩振动峰),1 625(CN 伸缩振动峰),3 030(苯环C—H 伸缩振动峰);3 432(—OH 伸缩振动峰)。1H NMR(CDCl3),δ:13.46(s,1H,—OH);8.38(s,1H,—CHN—);6.91~7.31(m,13H,苯环);5.65(s,1H,(ph)2—CH—N)。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工艺优化
实验最初参考文献[9-10]选用二苯甲酮和盐酸羟胺先制得二苯酮肟,但盐酸羟胺是固体,开始时不易搅拌,且最终得到的产品为液体,不易于保存及运输;后来改用甲酰胺(兼起到溶剂的作用),易于操作,反应效果也非常好;同时改用甲酰胺替代NaCNBH3作还原剂[11],更有效防止HCN 有毒气体的产生。
在Leuckart酰胺化反应的过程中,在使用传统技术基础上加入适量的甲酸充当部分溶剂,从而使得酰胺化反应的温度有所降低(140℃),避免了原料及产物被焦化的现象,得到的二苯甲酰胺为无色,则不需要进行脱色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反应,从而提高了反应效率及简化了操作过程。
2.2 反应体系的酸碱性
二苯甲胺盐酸盐与水杨醛及5-氯水杨醛的反应,都是氨基与醛基的缩合而生成的Schiff碱的一个过程,其中包括亲核加成和脱水的两步过程,因此反应体系的酸碱性对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为二苯甲胺盐酸盐分子带有一个游离的盐酸分子,所以在实验的过程中必须加入等摩尔的碱使之中和,甚至稍微过量点的碱使之为弱碱性效果更显著。因此对于此类制备Schiff碱的反应来说,反应的最佳条件pH 值约为8。
2.3 Schiff碱的固体荧光光谱
荧光测试在LS-55型荧光/磷光分光光度计上完成,激发光源氙灯,最大激发波长411nm,发射狭缝宽2.5nm,扫描速率10nm/s,实验在室温固相下进行,绘制400~720nm 的荧光光谱。
从图1可以看出:两个配合物均在411nm 处有一强激发峰。在图2 中可以看到二苯甲胺-5-氯水杨醛相对于二苯甲胺水杨醛Schiff碱的荧光波长发生了紫移。由于二苯甲胺-5-氯水杨醛的水杨醛苯环上引入了一个吸电子基团(Cl-),虽然氯离子也含有n电子,但其n电子的电子云不与芳环上π电子共平面,而不能构成p-π键,不能扩大π电子共轭程度,因此反而使得S1-T1系间窜跃增强,导致荧光减弱,对特种隐形材料其光电性能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1 Schiff碱的固体荧光激发光谱
图2 Schiff碱的固体荧光发射光谱
2.4 Schiff碱的紫外-可见光光谱
Schiff碱的紫外-可见光光谱见图3。
图3 Schiff碱的紫外-可见光光谱
由图3可见:二苯甲胺水杨醛Schiff碱及二苯甲胺-5-氯水杨醛Schiff碱的DMF溶液的UVVis吸收光谱分别在310和330nm 处存在吸收峰,这是因为在生色团(苯环)上引入了助色基(Cl-),由于助色基的未公用电子与生色团的π电子相互作用,发生了n-π共轭,形成多电子大π键,使得π*轨道能量降低,π-π*跃迁所需要的能量减小,导致生色团吸收λmax发生红移。
2.5 质谱
二苯甲胺水杨醛Schiff碱及二苯甲胺-5-氯水杨醛Schiff碱的质荷比最大的离子峰分别为m/z=287和322,这表明二苯甲胺盐酸盐分别与水杨醛及5-氯水杨醛缩合反应得到了所需要的目标产物。
3 结论
a.在合成二苯甲胺盐酸盐的过程中,使用甲酰胺及甲酸溶剂起到兼溶剂的作用,易于操作,反应效果好。
b.在目标产物的合成过程中,所得的中间产物只需要1次重结晶操作,纯度即可达到要求直接用于下一步的合成,对最终产物无影响。
[1]甘小平,吴鹏,陈怡欣,等.两种新型双咔唑基席夫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光学性质[J].合成化学,2010,18(4):451-453.
[2]Zhang D M,Miyase T,Kuroyanagi M,et al.Oligosaccharide polyesters from roots of Polygala glimerata[J].Phytochemistry,1998,47(1):45-52.
[3]Navia J L,Roberts R A,Wingard R E.Study on the selectivity of benzoylation of metal chelates of sucrose[J].J Carbohydr Chem,1995,14(4&5):465-480.
[4]Cheng M C,Li C Y,Ko H C,et al.Antidepress antprinciples of the roots of Polygala tenuifolia[J].J Nat Prod,2006,69:1305-1309.
[5]刘忠泽.二苯甲酮系列产品的合成及应用[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2,32(2):7-14.
[6]徐克勋.精细有机化工原料及中间体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193-197.
[7]伍杰.二苯甲酮系列产品的合成[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0(9):15-16.
[8]温辉梁,熊志强,胡晓波,等.吡唑嘌呤席夫碱的合成[J].精细石油化工,2008,25(4):7-10.
[9]钱涵玮,韩锋,高桂枝.二苯甲酮的几种生产工艺比较[J].化工中间体,2008(10):16-18.
[10]张珍明.二苯甲胺的制备[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35(8):461-461.
[11]Li D,Saadat A,Cynthia A F.Microwave-accelerated reductive amination between ketones and ammonium acetate[J].Tetrahedron Letters,2010,51:5210-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