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60例

2013-11-04袁斌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卫生所厦门361022

江西中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热内温胆温胆汤

★ 袁斌 (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卫生所 厦门 361022)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60例

★ 袁斌 (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卫生所 厦门 361022)

目的:观察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医辨证为痰热内扰的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温胆汤加味口服,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口服,连续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结果:经2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温胆汤加味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疗效确切。

失眠;温胆汤;痰热内扰;中医药疗法

失眠是睡眠障碍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据报道,全世界睡眠障碍的人数已占总人口数的10%。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失眠的发病率正呈现上升的趋势,严重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身心健康[1]。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镇静类药物治疗。中医药通过调理脏腑,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归于正常的方法来治疗失眠,常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笔者自2011年-2013年6月运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3年6月来我所治疗的公司在职及退休人员失眠患者120例,2组中医辨证均符合痰热内扰证,其临床表现为:心烦不寐,或时寐时醒,或梦绕纷纭,胸闷痰多,头重目眩,口苦,嗳气,泛恶,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2-71岁,平均(50.3±7.4)岁;日平均睡眠时间3-4小时;病程6个月-10年,平均4.5年。对照组60例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48.9±6.3)岁;日平均睡眠时间3-4小时;病程3个月-10年,平均4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入选病例标准参照1993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即:入睡困难,时常觉醒,睡而不稳或醒后不能再睡,晨醒过早;夜不能入睡,白天昏沉欲睡;睡眠不足5小时。并排除有躯体疾病、精神障碍性疾病者。失眠分为轻度(睡眠时常觉醒或睡而不稳,晨醒过早,但不影响工作);中度(睡眠不足4小时,但尚能坚持正常工作);重度(彻夜不眠,难以坚持正常工作)。

1.3 排除标准

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所引起的失眠。

1.4 疗效标准

参照《精神疾病治疗效果修正草案》中失眠的疗效标准而拟定[3]。临床痊愈:治疗后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睡眠深,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小时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睡眠时间较前有所增加,但不足3小时;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温胆汤加味治疗,药物组成:法半夏9g,陈皮9g,茯苓15g,甘草6g,枳实12g,竹茹12g,石菖蒲6g,知母12g,远志12g,炒酸枣仁15g,川芎6g,百合12g,地骨皮12g。上药共煎水300mL,150mL/次,2次/天,早晚饭后服用,每天1剂。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片,1 mg/天,睡前1小时口服。2组疗程均为14天,然后进行疗效判定。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有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失眠,古代文献称为“不得寐”、“目不瞑”[4],其症状表现不一,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半夜睡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彻夜不眠,常兼有头晕、头痛、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定等症状。其病机多由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以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内经》中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记载[5],认为胃腑失和与失眠关系密切,故可以从脾胃人手来治疗失眠。《景岳全书》载:“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寐者多矣。”脾为生痰之源,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随之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过食肥甘厚味,而导致脾失健运,则水湿停聚,酿湿生痰,痰郁化火或郁火炼液为痰,痰火蒙心扰神,心神不安则见心烦失眠。

温胆汤出自南北朝名医姚僧垣的《集验方》,因其疗效卓著而成为历代医家广泛应用的名方,后为《备急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引用得以存留[6]。此方具有化痰清热和清肝利胆、除虚烦、定惊悸之功,主治痰火上扰、虚烦不眠、惊悸、口苦呕涎及气郁生痰化热,痰热交蒸,上扰神明所致疾病。后世之同名方剂多是在《三因方》温胆汤基础上灵活加减变化而成。笔者在临床上以温胆汤为基本方,辨证加味用于治疗痰热内扰型慢性失眠取得较好的疗效。方中法半夏、枳实、菖蒲降逆化痰;茯苓、竹茹、陈皮、甘草健脾理气和胃;炒酸枣仁、远志养血养心安神;知母、百合、地骨皮清热除烦;少佐川芎调气疏肝,诸药合用共奏清胆和胃、降逆化痰、养心安神之功,故临床疗效满意。

此外,由于失眠的影响因素复杂,除药物治疗外,还应与心理、行为、认知等非药物疗法相配合,身心同治来提高疗效。

[1] 陈美南,李富玉. 补肾养血安神汤治疗失眠90例临床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5):428-42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186-187.

[3] 王彦恒.实用中医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9-98.

[4] 黄韬,陈青锋.百合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症的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5):15-16.

[5] 李燕,周振华,周秀芳,等. 加味温胆汤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失眠[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4):317-319.

[6] 马伯艳,秦佳佳, 张福利,等.浅论温胆汤之源流[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3):281-282.

R 259

B

2013-08-18)

猜你喜欢

热内温胆温胆汤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无解的圈套
十味温胆汤加减治疗气虚痰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痰火扰心型)的临床观察
经典名方温胆汤的研究进展
单兆伟运用温胆汤经验
温胆汤在现代医学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The Mechanism of Regulating Leptin Resistance in Obesity and the In fluence of Adjusting Methylation of OB-R,POMC Gene Promoter of Wendan Decoction (温胆汤)
镜像人生
“阶级叛逃者”(transfuge de classe)或“渴求叛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