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道”的体系构建
2013-10-31仁增拉青旺姆
仁增拉青旺姆
摘 要:《老子》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根基所在,该文洋洋洒洒五千余言,包罗万象、微言大义。而“道”的概念是其重要基点,囊括形而上的宇宙本原与形而下的处世哲学等诸多内容,通过对老子之“道”展开多维方向的讨论,以分析老子的哲学思想框架。
关键词:《老子》;道;哲学思想;理论框架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041-02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雄称霸,战乱频繁而民不聊生,有志之士就如何救世而展开激烈的讨论,形成了诸多思想流派,形成“百家争鸣”。道家创始人老子著书《道德经》而流芳百世,洋洋洒洒五千余言尽现无穷智慧,以“道”之概念为基点讲述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及事物运行的规律,并以此发端尽述人生哲学与治世之道。《老子》(即《道德经》)行文乍看隐晦曲折、正言若反,飘飘乎兮而不见真意,实质上其思想学说是有其逻辑性结构的,智者老子以“道”的概念为基石,构建起独特的哲学思想框架。
一、老子之“道”的体系构建总说
西周代殷之后中国始进入奴隶制社会,周公进行一系列社会政治与国家宗教的改革,即“礼乐等级制度”;东周以后,具有安排社会秩序、维系社会纲纪等功能的这个规范制度已然“礼崩乐坏”,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是当时亟须解决的问题。此时,儒家孔子肯定周礼的存在价值,并意图改革礼制而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于是乎提出一个“仁”的概念而构建其学说。老子则对“礼乐”之制不以为然,悠悠然提出一个“道”而站在了孔子的对立面。老子认为社会与人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存在,过多强调与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则反而会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老子为反对“礼”而提出的这个“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全部核心,怎样理解这个“道”的范畴呢?首当其冲是以“道”作为对浑然一体的宇宙本体、永恒存在的万物之源的概括性定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饴,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第二十五章)而这种本源的实质,或言本体却是极其玄妙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第四章)“道”这一宇宙本体、万物之源是虚幻缥缈却真实存在的,那么人们如何感知它的存在呢?这就要通过其表现形式而感知:“道”是天地运行、万物生息的规律与法则,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其本质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包括事物的发展总是向其对立面转化以及事物运动的循环往复状态等,老子从经验世界中提炼出自古有之的人事规律及状态,并运用到自己的学说之中。究其当时的社会背景可知,老子所提出关于“道”的一系列学说与主张,总目标是为了阐述一个“无为治世”的美好社会理想。因此,老子通过对“道”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解读,构建了自己的学说体系,如图1。
二、老子之“道”的体系构建分述
(一)纵向解读:“道”的上升下落
古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周易·系辞上》)其中的“上”与“下”是互为前提而存在的,“上”是思想的深入及理论的升华,“下”是物质形式的表现即现象的实际运用。老子可谓是对该句古语衍生出的哲学理念践行彻底的一位哲人,通过对其“道”的仔细解读则得之。
“道”的“形而上”是老子对宇宙本源的探究,也是对现象界本质规律的分析总结,如:“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第二十一章)这在前文已有论之。老子在论述了“道”的实有存在与表现形式之后,又是如何从这种略带超越性色彩的宇宙本体论与事物运行法则转向形而下关乎“治世之道”的人世哲学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是为“道”从形而上之哲学领域下落至形而下之治世理念的中心轴线。正是因为世间有这样一种“天道”——“无为而无不为”、自然而常存,所以就构成了人间伦理存在的合法性,只有根据“道”这一本体的原则行事,才使人们的生活与存在合理而正常。我们也由此可知,老子费劲心力论述“道”的初衷为何。
那么,“道”的“形而下”,即治世之道是何等状况呢?与费尽心思论述的宇宙本体又有何关联呢?老子在论述“道”的内涵时的基本态度是“无为”,因为“道”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与运行,所以人们的生活若要平和安乐亦应效法“道”而顺应自然:“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老子》第三十二章)人为的干扰无论从何种角度都是不可取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第三十八章)老子认为君王治国要效法“道”而无私无欲、公正公平,不制造人为的亲疏、利害、贵贱之差别,才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戴,也使百姓在自然而然、不争不尚的社会环境中各司其职、安居乐业。并顺应“道”的不争之德对待战争,避免百姓落入战火引发的灾难。即图2。
(二)横向分析:“道”的进退自如
老子的智慧不仅仅表现在以“道”构建出形而上的宇宙论,并以此贯穿其形而下的治世哲学,令“道”上可达未知的宇宙、下可至真实的人间世事,又因其表现出的自然规律法则在两者之中融会贯通。一如其学说中无处不体现的辩证思想,甚至其思想框架也同与此。老子之“道”的内容是多元而涵盖多方面的,如果采取横向的分析法可得知:老子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批判儒家倡导的“礼乐”而提出了自己的处世哲学。孔子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礼记·礼运》)老子却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也就是说“道”是自然而然的本有存在,仁义是其自然而然生出的规律法则亦或表现形式,若是过多的提倡“道”则是说明了仁义的缺失。只有“绝圣弃智”才能“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方可“民复孝慈”,“绝巧弃利”而后“盗贼无有”(《老子》第十九章)。
那么,作为个人应该如何践行玄妙的“道”呢?老子正是相对于儒家修身之论而提出了自己的行道之法。儒士力求“内圣外王”,通过不断学习而培养出的人格力量来改良社会;老子却极力教导人们“知雄守雌”,保持质朴淳厚如婴儿般的状态,进入无欲无为的自在境界。他认为“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第二十二章)不必稍有能力就急于外漏,按照“道”的准则行为处事而令自己的智与德自然而然的显现,不仅使他人得到福荫、也更加成就自己的德行,这即是人们应当践行之“道”。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这样的“道”是以柔克刚、谦卑低下的。但是这位智者在批判“礼乐制度”时却也是犀利而睿智的,他以“道”直指其要害、与其双峰对峙,但转身又对世人如何修身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得不说老子之“道”在批判社会现象与教导为人处世之间真是游刃有余。如图3。
三、老子的哲学思想框架探析
通过对《老子》思想的宏观把握,在上文中对该书思想核心——“道”的体系构建进行了简要分析,因而得知:“道”的形而上范畴是老子的宇宙本体论,其表现形式是自然而然的事物运行法则,贯穿于形而下现象世界的治世之道;“道”以批判“礼乐”而衍生修身养性及处世之道。“道”是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的,甚至这种运动的方式是柔弱平顺不容易察觉的,所以老子讲“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第四十章)。所以,老子无论是在纵向构建宇宙本体、处世哲学,亦或横向批判礼乐、进而提出自己的人生哲学时,都是具有连贯性的。每两个范畴之间都可形成一种紧密的关系。如图4。
顺向观图可得:作为宇宙本体与万物本源“大道,其可左右”(《老子》第三十章),它是“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老子》第六十二章),做一个有德的善人应当知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第八十一章)也就是说时刻践行“道”的原则,才可成就为有德的圣人。做到了“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十六章)体现出“道”的本质而后才能够“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第十三章)践行“道”而使“其政闷闷,其民淳淳”(《老子》第五十八章)的君王才能是一个受百姓爱戴的领袖。如此治世理念,必然是与儒家的方法是背道而驰的,因为老子认为“道”是“不尚贤”而“使民不争”的,通过一系列的“道法自然”之理,老子批判了“礼乐制度”,在这个批判与论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又反复强调了“道”的至高无上与可实践性:“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第五十一章)总结其规律则为从“道”走向“德”,由形而上走向了形而下。
逆向观察总结:“道”是“像帝之先”的存在,是任何时候人们应该遵从与践行的真理,“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法“道”能够使百姓“见素抱朴”、“安平泰”。推崇改革礼乐制度的孔子却希望:“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难免要“精进”、“尚贤”,便于老子之“道”背向而驰了。第一个冲突就产生与如何治国的理念问题,第二个冲突就是由于“圣人为王”的“圣人”到底应当如何修成。老子自始至终都奉行“道”之“无为而无不为”的特质,但他又说“孔德之荣,为道是从”(《老子》第二十一章),显然是与孔子在道德标准与政治标准、伦理规范取代政治规范的方面殊途同归,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价值评价和政治统治原则,但老子的方法论中心依然是“道”:“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第五十一章)总结其规律是为“德”寻找一个合理的依托点,从现象的世界提出一个抽象而唯一的规律。
四、些许思考
古往今来,对老子其人其言的解读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对老子智慧赞不绝口的,也有对老子思想加以曲解的。对老子的解读总是要归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及老子人生阅历的,要做到整体读通读透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正如其本人所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老子》第七十章)
老子是谦卑内敛的,他虚怀若谷,诚心践“道”,只为成就其追求的圣人品格;老子又是张扬犀利的,他批判无“道”君王,心怀百姓,希望寄言天下而有教化之功用;老子是浪漫的,他渴望“小国寡民”的悠然生活,百姓衣食无忧、互敬互爱;老子也是现实的,他斥责贪婪战争引发的民不聊生,甚至有待生产的母马都要参与这无良的战争!诚如老子之“道”,他的智慧也是空灵却饱满的,他感怀世间的心意充盈天地之间。如果没有这样的赤子之心,如何真正解读老子之真意?所以我们谈老子唯物或唯心,说老子隐逸或出世,甚至认为老子的学问不乏一些奸诈狡猾,都是一些无稽之谈!若不能知晓老子在说什么,应解他为什么建立起这样一种学说。无论是老子亦或其“道”,都是站在世间而发出的叹息与呐喊。
参考文献:
[1]饶尚宽,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胡伟希.中国哲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彭林,黄朴民.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