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学视野下虚拟生存哲学国内研究评述
2013-10-31陈榕炜
陈榕炜
摘 要:虚拟生存是一个关涉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时代性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不可逆转的宏观背景和趋势。“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虚拟生存不仅提出了人的发展的时代性问题,而且也为马克思人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与难题。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探讨虚拟生存相关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学术界研究的前沿性和前瞻性问题,这既是时代发展的理论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虚拟生存;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45-02
一、问题的缘起
互联网是目前最流行、影响最大的一种全球性、开放性的信息网。自20世纪80年代揭开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到如今,互联网络在中国得到了迅速普及和运用。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 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1]数据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且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互联网的运用普及对人类社会来说是一次革新,它改变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时空观念,也改变了工作和生活的方式。这影响着作为主体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人们有了现实和虚拟两个不同的生活世界,并在其中来回转换。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互联网为何构成如今人自身发展的新形式——虚拟生存?人们在现实世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否会带入虚拟的世界中?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有什么区别?人在虚拟社会中如何生存?虚拟生存有何特点?虚拟生存条件下人如何发展和怎样发展?诸如此类的问题日益凸显。
可见,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以及虚拟世界与人的发展关系是一个关涉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时代性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不可逆转的宏观背景和趋势。“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虚拟生存不仅提出了人的发展的时代性问题,而且也为马克思人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与难题。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探讨虚拟生存相关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学术界研究的前沿性和前瞻性问题,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理论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自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运用和普及以来,国内学者就从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对虚拟生存及其相关问题展开研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目前,我国学者们除了从上述角度研究和关注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有学者们从哲学角度对虚拟生存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思考,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如金枝著的《虚拟生存》、张怡等著的《虚拟认识论》、张明仓著的《虚拟实践论》、周若辉著的《虚拟与现实:数字化时代人的生存方式》、曾令辉著的《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研究》、贾英健著的《虚拟生存论》等。在中国知网中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以“虚拟生存”为题进行模糊查询,相关期刊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共有175篇。
概括而言,目前国内学者对虚拟生存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虚拟生存何以可能
学者们普遍认为随着互联网运用和普及,虚拟生存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生存现实,并且它作为现实生存的延伸和拓展正成为人们的一种选择与必需。大多数学者是从虚拟生存的生物学基础、技术基础、人学依据、根本途径等方面对虚拟生存的存在基础做出回答。如认为“人的未特定化和未完成性是虚拟生存产生的生物学基础;人的超越性是虚拟生存产生的内在主体依据;实践是虚拟生存产生的根本依据与途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等的发展是虚拟生存产生的关键因素”[2]。
(二)虚拟生存的概念界定
要界定“虚拟生存”,首先要对“虚拟”这一术语给出解释,学者们对于“虚拟”的理解见仁见智。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学者张明仓提出的,他对“虚拟”做了广义与狭义的区分,认为广义的“虚拟”是指人借助于符号化或数字化中介系统超越现实、观念地或实践地建构“非现实的真实世界”的能力、活动、过程和结果;狭义的“虚拟”是指当代语境中的“虚拟”,特指当代的数字化的表达方式、构成方式和超越方式,是我们时代的数字化的生存方式、发展方式和创造方式[3]。
关于虚拟生存的概念,学者们是从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的关系中得出答案的,虚拟生存是人们在互联网上所从事的活动及行为,它离不开现实生存这个基础,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有学者认为,“虚拟生存是指相对于人的现实生存又超越人的现实感觉的人的生存活动,它是在去除了人的物理实体特征,并将其浓缩化为数字化符号后,以集合体的形式而存在于虚拟时空中的一种社会性的文化生存样式。”[4]有学者认为“首先,现实生存决定虚拟生存,虚拟生存相对独立于现实生存,不是现实生存的翻版,而是对现实生存的丰富,虚拟生存对现实生存也有危害,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5]。总之,学者们认为虚拟生存离不开现实生存,它是现实生存的延伸和升华,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三)虚拟生存的特征
虚拟生存作为人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它与现实生存既有联系,也有不同于现实生存的特点。关于虚拟生存的特征,有学者认为“超越性便构成人之虚拟生存的本质特性,第一,虚拟生存的超越性首先表现为实践上的超越性;第二,虚拟生存所体现的不仅是对现实生存本身的一种超越,更是对现实生存的类意识上的超越性”[4]。除了本质特征,有学者认为“虚拟生存有三个特点:时空观的变迁;个体身份和角色的转变;个体真实自我和潜意识需求的实现。”[6]有学者认为“人的虚拟生存方式和现实生存方式根本不同:首先,生存的虚拟性;其次,生存的模糊性;再次,生存的全球性;最后,生存的裂变性。”[7]
(四)虚拟生存的矛盾
虚拟生存的出现给人的生存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出现了二元生存的现象,给我们的现实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因此,虚拟生存的内在矛盾冲突是“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矛盾;人性与技术的冲突;智慧的缺失和生存的不确定性的危机。”[8]有学者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方法梳理虚拟生存所包含的内在矛盾,认为其矛盾有“真与假的矛盾;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矛盾;身心关系的矛盾;主体间的矛盾;生存超越与生存责任的矛盾。”[9]
(五)虚拟生存的前景
虚拟生存的出现使得马克思人学思想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它无疑会对马克思主义人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及其当代应用价值等方面产生推动作用。如何在虚拟条件下进一步阐发马克思关于人的生存方式思想已成为学术界不可回避的问题。多数学者都是从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的关系入手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如认为“应该在马克思人的生存方式视域下正本清源,不可忽视‘虚拟生存的积极意义,同时不可低估‘虚拟生存的不良影响,认为‘虚实和谐是当下人的生存方式的价值趋向。”[10]有学者认为“虚拟生存的未来之路是追寻虚拟生存中人的价值意义;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对自我的重新界定。”[8]
综上观点,国内学者从各个角度对虚拟生存问题进行了不同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学者们大都是从一般的哲学视野层面上对虚拟问题做出探讨,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将虚拟问题和马克思人学结合作为专门的研究课题比较少。第二,对虚拟生存的本质、主要特征等问题的概括等还停留在一般化、表面化、外在化的描述上,没有深入结合哲学进行思考。第三,对虚拟生存的存在基础缺乏应有的重视。第四,学者们大都只是揭示了虚拟生存的二元矛盾,对解决虚拟生存困境的出路和方法分析得不够深入。第五,关于虚拟生存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在有别于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对于国人在虚拟世界中所面临的生存境遇问题以何种发展观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揭示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当代价值,学者们缺乏应有的重视。
三、马克思人学视野下虚拟生存哲学研究的价值
综合国内学者研究可知,如何使人的虚拟生存合理化,促进人的虚实和谐发展,寻找虚拟生存的未来出路,是当前理论界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因此,从以关怀人的生存发展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人学角度对虚拟生存哲学展开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价值
1.有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视野。虚拟生存问题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深层次影响不得不引起人们对这种新的生存方式的关注,以马克思人学生存论的角度对虚拟生存进行深入的概括和反思,有助于加深对“生存”这一概念的理解,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生存观,进而拓展马克思人学的研究视野。
2.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理论。针对虚拟生存这一现象对人的自身生存状况诸如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实现以及人的自由发展等问题带来的影响,全面、系统地探讨在这一生存背景下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发展论的内容,有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二)实践价值
1.对虚拟生存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开展对虚拟生存哲学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人们对虚拟生存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问题的理解,而且也能为我国制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各项政策贡献绵薄之力,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对虚拟生存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个人价值。通过对虚拟生存问题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的种种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明了在实际生活中该如何正确利用虚拟技术的正面效应,提高人们实践创新活动的理性自觉,从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向正确轨道迈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11.
[2]孙余余.论人的虚拟生存的生成[J].齐鲁学刊,2011,(4):80.
[3]张明仓.虚拟实践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60.
[4]贾英健.论虚拟生存[J].哲学动态,2006,(7):27.
[5]吴宁.在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之间[J].天津社会科学,2001,(4):48.
[6]侯锋.浅谈虚拟生存的特点及其超现实性[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2):69.
[7]张昱.论虚拟条件下主体的生存方式[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82.
[8]倪志娟.对虚拟生存的哲学思考[J].学术论坛,2002,(3):32.
[9]谢永鑫,寇鸿顺.“虚拟生存”的内在矛盾论略[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2.
[10]李青.虚拟生存何以面对——兼谈马克思关于人的生存方式思考的当代价值[J].东岳论丛,201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