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IG(丙种球蛋白)致新生儿血糖增高原因的研究进展
2013-10-31黄海
黄海
丙种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液、淋巴、腹腔液及脑脊液中,其含量占人体内免疫球蛋白的75%以上。丙种球蛋白的主要特点是其具有激活补体经典途径的能力。新生儿的糖耐量低,再加上其体液免疫功能不全,新生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后均出现血糖增高现象,为探讨血糖变化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之间的关系,对27例使用丙种球蛋白的新生儿的血糖进行动态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间的27例新生儿,其中男15例,女12例,日龄为1~11 d,胎龄为37~40周,出生体重为2610~4532 g,平均为3437 g。观察新生儿病例无合并感染、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脑室内出血或休克等。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
1.2 试剂和仪器 使用冻干静脉注入丙种球蛋白,以灭菌注射用水将制品溶解到25 ml后以5%葡萄糖溶液稀释1~2倍作静脉滴注、糖浓度为2.5%。罗氏血糖仪及试纸条。
1.3 方法 对甲乙丙三组均进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用罗氏血糖仪检测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入前、后2 h检测末梢血血糖的变化。静脉输入的速度平均为7 ml/h,丙种球蛋白输完时停止其他液体的输入。共输入27例新生儿,查看甲组血糖情况,甲组恢复正常后,再进行一次丙种球蛋白的输入,同上。
1.4 统计学方法 采集数据经过统计软件SPSS 11.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对血糖变化的影响 观察输入丙种球蛋白的27例新生儿,在输入前2 h用罗氏血糖仪检测他们的血糖情况,血糖浓度为2.3~5.0 mmol/L,平均为3.6 mmol/L,在输入丙种球蛋白2 h后用罗氏血糖仪检测末梢血血糖情况,发现他们血糖均有升高,血糖平均值升为5.7 mmol/L,与输入丙种球蛋白前相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在下来的24 h内,所有新生儿血糖均已恢复正常。再对甲组新生儿进行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2 h后用罗氏血糖仪检测末梢血血糖,血糖均值有所升高为6.2 mmol/L,血糖与输入丙种球蛋白前相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各组输入丙种球蛋白前后2 h检测的血糖情况
2.2 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导致血糖升高与进餐后血糖升高的差异 再从科室选取同期同样标准的新生儿9例,在餐前2 h用罗氏血糖仪检测末梢血血糖情况,平均血糖为4.5 mmol/L,餐后2 h再进行血糖检测,血糖平均值为5.2 mmol/L,与餐前2 h相比,存在较小差异,这与输入丙种球蛋白前后的差异相比,两者差异值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这里可以看出除去进餐影响因素后,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输入仍使血糖有明显升高。
3 讨论
医学研究显示新生儿血糖超过7 mmol/L时,较容易发生尿糖和渗透性利尿,严重的发生脱水,新生儿中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更容易发生高血糖情况,他们的室管膜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结构不紧密,当出现高血糖情况时,已发生渗透性血症,导致颅内出血。另外高血糖还可引发呼吸暂停等。鉴于高血糖的危害,在使用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时,要谨慎使用。对新生儿输注丙种球蛋白时要做到:加强血糖检测,尤其是病情发生变化时。当新生儿发生高血糖时,要及时调整葡萄糖的浓度,经过一段时间可以恢复正常。当新生儿需要调整进糖速度时,更要加强监视血糖变化情况,出现血糖下降趋势时,要合理调整进糖的速度,以免发生高血糖后反应性低血糖。
[1] 黄丽.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致癫痫样发作2例.解放军药学学报,2010,25(6):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