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面积与非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2013-10-31田朝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5期
关键词:大面积危险脑梗死

田朝阳

大面积脑梗死是脑血管疾患中的急重症。其发病特点为起病急且病情在短时间内即可恶化,患者的死亡率较高。虽然脑梗死的治疗现在有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依然缺乏有效地治疗方法。本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间共收治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现在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和预后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卒中患者140例。其中男72例,女68例。年龄为38~85岁,平均年龄62.7岁。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20例,发病率为14.28%。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与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相符[1],且接受CT以及MRI检查后得到证实。

1.2 分析方法 患者就诊后,对其年龄以及性别、烟酒史和既往病史进行文字记录。对于既往病史主要是记录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和心房纤颤。吸烟史是指患者每日一支以上且时间在1年以上。饮酒史是指每7日饮酒最少2次且连续一年以上。对于出院NIHSS评分和死亡情况也需一并记录。将14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即大面积脑梗死组(观察组)与非大面积脑梗死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120例。对于这两组患者的年龄构成以及性别,危险因素等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全部的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来说明。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全部的资料采用频数。率之间的相互对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40例脑梗死患者中,观察组20例(占14.28%)。大面积脑梗死组女性比例、房颤比例、NIHSS评分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比较(±s)

评分 死亡观察组组别 例数 年龄 性别 危险因素男女 吸烟 饮酒 高血压 糖尿病 心房纤颤 NHSS 20 63.2±11.22 10 10 6 8 13 6 7 21.44±7.20 8对照组 120 61.6±9.30 77 43 38 27 74 32 17 7.35±4.90 19 P值 0.18 0.046 0.46 0.06 0.78 0.77 0.021 <0.01 <0.01

3 讨论

目前,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现在还没有实现一致。我们是使用Adamas分型法。也就是患者梗死灶直径超过3厘米同时超过两个解剖部位大血管主干供血区的患者即为大面积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发病率为脑梗死的10%~15%,本次研究对象的结果为14.28%,同文献报道相合[2]。

造成大面积脑梗死最主要的原因一是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其二为心源性栓子的脱落阻塞动脉主干所引发。造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嗜好研究以及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从本次研究资料上来看,140例患者的危险因素均比较高。但是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房颤发生的比例显著高于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这就说明存有AF的患者要较其他患者发生大面积脑梗死的概率更高。出现AF时患者的心房壁肌肉难以收缩,同时血液的粘度上升以及动脉硬化等共同作用下出现附壁血栓。栓子一旦脱落并与血液循环进入脑血管即出现脑梗死。依据资料显示,栓塞主要在颈内动脉,而大脑中动脉作为其延续。因此栓子一旦脱落极易进入大脑中动脉主干处。在出现闭塞后会造成大面积的梗死。也有资料报道说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率中性别差异较小,但是本次研究的结果却显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女性的比例却较高。原因可能是本次研究的数量较小。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造成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较多。需要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方能降低大面积脑梗死的出现。

总之,大面积脑梗死病死率高,治疗预后差,尽早确诊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脑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2):710.

[2] 贺国强,郝天辉.大面积脑梗死30例诊治体会.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409.

猜你喜欢

大面积危险脑梗死
我国霍乱疫情一直处于散发平稳状态 霍乱大面积暴发可能性不大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喝水也会有危险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皮肤扩张预制皮在躯体大面积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拥挤的危险(三)
扩张器在治疗烧伤后大面积疤痕性秃发的应用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