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的“京”气神

2013-10-30简雨轩冯晓淑荆玉

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 2013年5期
关键词:职务犯罪廉政检察机关

简雨轩 冯晓淑 荆玉

检察预防走向全国系列推荐之北京篇

一流的队伍才有一流的业绩。为使预防队伍能够适应当前的工作形势,他们以提高政治素养、业务能力为核心,采取上级院借调、岗位交流、集中培训、实战培养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各项预防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加强预防机构和队伍建设。通过参加高检院组织的素能比武,培养后备人才,完善人才结构。北京检察机关预防部门提出“五个能力”,即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犯罪特点、规律的能力;善于发现犯罪线索,妥善处置的能力;综合分析犯罪原因、提出有效对策的能力;熟练运用预防手段,统筹谋划的能力;开展高质量法制宣传、警示教育的能力。通过“五个能力”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预防队伍,为在新形势下开展预防工作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崇高的精神是不会止步不前的,它使人勇敢而无所畏惧。北京预防人将带着自己特有的“京”气神,不断开拓首都的预防工作新局面。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首都终将建设成为首廉之都!

支撑一流业绩的门道

他们的底气与智慧,源自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城市精神

“爱国”是预防“京”气神的核心。它体现了北京预防人所具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讲政治、顾大局、树正气、重奉献的时代面貌。十八大报告提出,反腐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北京预防人心系国家发展、勇担时代使命,理所当然地要撑起反腐倡廉的一片天。

他们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始终将服务北京率先形成“双轮驱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等重大部署作为工作重点。北京预防在传统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反腐败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工作的着力点,更加注重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预防调查,深入分析相关行业、领域的制度疏漏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不断增强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影响力。如2012年,北京市院在认真梳理全市检察机关近五年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情况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各院分别开展了金融、教育、涉农惠民、行政执法、税务等领域的预防调查工作,形成了十多项预防调查报告,有力促进了相关领域制度机制建设。

他们依托案件办理、研究犯罪规律,综合运用年度报告的方式系统梳理社会管理中的体制缺陷和制度漏洞,积极向党委和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北京市院继2011年度预防报告得到原市委书记刘淇和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叶青纯批示肯定后,2012年度预防报告得到了市委书记郭金龙和时任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吕锡文的批示。同年,北京市院制定下发了《关于规范惩治和预防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和《惩治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报告(样本)》,全市16个区县院首次完成三年年度报告16篇,其中11篇得到区委书记批示,占68.8%;全部完成2012年度报告,其中有10个院的年度报告到了区委书记批示重视,占62.5%,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他们立足检察职能、明晰自身定位,坚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预防职务犯罪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下发挥自身优势。在北京市院的要求下,各区县检察院均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多由区县纪委书记或政法委书记担任,下设办公室,多设在检察院,为检察机关开展专业化预防提供了重要平台。各区县院依托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平台,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每年选定一个主题,开展特色预防,在本区县营造反腐氛围、做出了较大影响,在促进源头防治、推广预防成果、形成预防合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是预防“京”气神的精髓。创新是进步之魂、活力之源,它体现了北京预防人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预防工作的历史还很短,有许许多多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唯有创新精神,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攀登新的高峰。北京预防人以突破常规、推陈出新的勇气与智慧赢得机遇和未来。

他们发挥熟悉廉政风险发生规律的优势,创新探索出检察预防工作与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检察机关通过发挥查办案件的优势,准确倒查廉政风险点,从个案查找疏漏到类案研究、促进行业系统制度完善等从点到面促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市纪委、市预防腐败局发挥政策指导、检查、考核等由面到点推进工作优势,相互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了廉政风险防控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联动效应和整体合力。2012年,北京预防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北京市检察机关参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工作的意见》,对检察机关参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工作思路、路径、方法、模式给予明确指导和规范。他们先后到市纪委、市预防腐败局等近200家单位走访调研,把检察机关的办案经验和资源充实到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中,协助完善党委领导下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共形成廉政风险防控报告20篇,查找重点领域廉政风险点85个,得到北京市委原书记刘淇、高检院曹建明检察长的批示和肯定。如2012年,针对农村征地拆迁和小额工程领域查找出调查摸底、评估登记、资料核对、签约补偿、过渡安置、工程验收等环节存在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风险防控对策,为首都城乡一体化建设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他们矢志追求预防效果和质量,立足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创新了案例分析工作制度。他们强调通过案例分析解决问题、立足长远,注重分析成果的转化,而非只强调分析报告的数量和领导批示,更要看促进了什么问题的解决,把预防工作方向和标准引导到提升质量和效果上来。2013年,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全市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案例分析工作,北京市院制定了《案例分析工作标准(试行)》、《职务犯罪案例分析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对工作原则、职责分工、工作内容、程序、报告撰写要求、成果转化作出了明确规定。北京预防案例分析的目的不是完成报告本身,而是体现为“三个服务”:为制度建设服务,要通过案例分析真正协助发案单位、行业、系统和区域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为宣传服务,要通过案例分析全面收集案件相关的音视频、图片、悔过书等资料,为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提供大量的鲜活素材;为预警预测分析服务,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全市案例分析报告数据库,收录已决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终结报告、起诉书、审查报告、判决书等文书及个案分析报告,并实现全市数据共享,为职务犯罪预警预测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他们加快推进规范化建设,突破传统思维路数,在各项预防业务管理工作中不断推陈出新。2012年,北京市院以优秀廉政法制课评比为契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廉政法制课工作管理办法》,从审批、授课、效果评估等几方面对该项工作进行规范。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检察(联络)室工作的意见》,对检察(联络)室工作的职能定位、工作内容、工作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在全国率先出台《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管理办法》,从受理、查询、告知、反馈、数据分析和预警监测、归档管理、系统维护等方面,规范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进一步细化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的相关要求,完善了内部协作机制。2013年,北京又在全国率先制定、印发了《预防调查工作标准和要求》、《案例分析工作标准》,对预防调查、案例分析工作提出标准要求。

“包容”是预防“京”气神的特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他们以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吸引、融合各方优势,共同开展预防工作。在反腐败的战场上,检察机关不是万能的,预防部门开展工作亦不能孤军奋战,需要向社会借脑借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北京预防人深谙这个道理。

在内部,他们坚持“市院为主导、分院为纽带、基层院为基础”的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即在北京市院预防处的指挥协调下,整合本地区各级院的预防力量,通过加强对上信息报送、对下业务指导和同级交流协作,上下联动,加强配合,合理分工,统一步调,最大限度地提升工作效率效果的工作机制。在北京预防系统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此工作机制既能充分调动基层预防的能动性,鼓励基层院结合实际灵活开展业务,出精品、出亮点,又通过对全市检察机关预防工作统一部署、统一组织实施,有利于深化市检察院的统筹协调、管理指导作用。如2013年北京市院部署开展了教育、文化、工程建设、医药、司法、国企、涉农惠民等十大领域系列丛书编写工作,涉及全市各分院、基层院查办的上千个职务犯罪案件。在组织编纂丛书过程中,北京市院在要求各基层院高标准报送相应案件材料、案例分析报告的基础上,一方面科学确定了案情介绍、案件评析、警钟长鸣、法律解读、对策建议五合一的书稿架构,另一方面有计划地从各基层院抽调预防业务骨干,在市院的统筹指导下,集中封闭撰写书稿,这样既能保证丛书质量,同时对全市预防干警也进行了一次案例分析写作专题轮训,提高了全市的基础业务专业化水平。

在外部,他们搭建了“纪委、检察机关、政府职能部门、专家学者”的四位一体工作平台,理顺工作关系,吸纳专业建议,全面促进预防工作方式、方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在查办案件的同时,积极延伸检察职能,帮助相关单位、行业梳理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完善防控措施,促进单位、行业的制度建设,实现个案预防向行业、系统预防的延伸。同时,借助专家学者的力量,研究分析对相关单位、行业提出的意见建议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如2012年,市院开展文化领域专项预防调查,对近五年文化领域职务犯罪案件进行深入梳理和分析,归纳出新闻报道、广告经营、行政审批、出版发行、后勤基建、财物管理等职务犯罪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环节,并提出预防建议。在此基础上,市院专门邀请市委宣传部、相关专家、学者和业内专业人员进行专业论证,参与研讨、修改,对文化领域的管理漏洞、廉政风险进行逐一查找,并一同研究预防对策,有效地增强了查找问题的时效性及预防对策的针对性、切实可行性。

“厚德”是预防“京”气神的品质。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50年的建都史,不仅赋予这座城市德泽育人、容载万物的独特品格,也培育了北京预防人胸怀坦荡、文明有礼的优秀品质,引领他们弘扬预防文化,弘扬诚信、法治精神,不断彰显北京预防人的人文关怀。

清廉是为政之德,厚德在“积”。廉政文化和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部分,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增厚。北京预防人以弘扬预防文化、打造廉政北京为目标,立足检察职能,创新预防形式,实行了“六个一”工作模式——形成一份职务犯罪预防调查报告、编印一本该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宣传册、筹备一次该领域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大会、组织一次预防该领域职务犯罪图片巡展、出版一本该领域警示教育图书、举办一次该领域廉政法制课等方式,以此深化预防调查成果转化加大预防宣传力度。他们加强廉政公共宣传——通过廉政微小说、廉政公益广告等形式,在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上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公共宣传。在高检院举办的全国检察机关首届廉政宣传短片、公益广告评比活动中,市院拍摄、报送的《防范风险,远离职务犯罪》获得特等奖、创意奖,二分院、昌平区院、西城区院、一分院、海淀区院等分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其中,二分院拍摄的宣传片落户各大网络平台并在北京电视台八个频道持续滚动播出,西城区院拍摄的宣传片在地铁媒体循环播放,促进社会公众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廉洁意识,自觉抵制贪腐行为。

诚信是社会之德,厚德在“行”。说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诚信建设,就不能不说行贿犯罪这颗毒瘤。按照高检院的部署,北京也在深入推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积极推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纳入工程建设、政府采购招投标准入制度,参与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在强化查询职能宣传上,他们通过《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检察日报》等媒体和人民网、正义网等网络进行宣传,公布各院对外接受查询的联系电话。在强化查询管理上,出台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管理办法》,优化查询服务,简化查询流程,推出电话预约查询服务,节约查询单位时间,提高查询效率。东城区院还制作了查询流程告知卡片,受到查询单位、人员的肯定。在强化查询结果运用上,他们主动加强与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沟通,把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纳入市场准入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目前,朝阳、昌平、怀柔等九个区院已与区纪委或区监察局建立了廉洁准入机制,要求参与区属范围内的政府等领域招投标必须持有检察机关出具的无行贿犯罪档案证明,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

猜你喜欢

职务犯罪廉政检察机关
廉政教育走“新”更走“心”
天津检察院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上线
廉洁文化新春行川城劲吹“廉洁”风
全国检察机关党建理论研讨会在晋召开
检察机关3年刑事抗诉近2万件
四川:评阅“打虎拍蝇”成效
关于地、县级供电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加强对权力使用的制约”的几点思考
廉政领导力有助于提高廉政制度的执行力
榆树支行积极开展廉政风险法制教育 建设预防职务犯罪长效机制
职务犯罪对策选择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