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2013-10-27曾革凤杨月柳金凤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期
关键词:红藤败酱草盆腔炎

曾革凤 杨月 柳金凤

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曾革凤 杨月 柳金凤

目的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随机对照实验,将129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3例,用红藤汤煎剂保留灌肠配合经期抗炎治疗,对照组口服妇科千金片配合经期抗炎治疗,治疗3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体征,B超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红藤汤煎剂保留灌肠疗效明显优于口服妇科千金片。

慢性盆腔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红藤汤;保留灌肠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西医用单纯抗炎的治疗方法效果不显著。我院用红藤汤煎剂配合经期抗炎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观察129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8~2010年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12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6例,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5.5岁,病程半年~1年以内53例,1~5年12例,1~10年1例;对照组63例,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4月至1年内51例,1~5年10例,1~10年2例,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要点

1.2.1临床表现 有不同程度的小腹部疼痛,坠胀,腰骶部或腰部酸疼,胀坠,不能久立,常因疲劳,经前期或者性交后加重,带下明显增多,色白或黄有异味,或不孕,月经不调等。

1.2.2妇科检查 一侧或双侧附件增厚或呈条索样,囊性肿物样改变,并有轻度压痛,子宫可增大,压痛,长呈后倾后屈,活动受限,宫骶韧带常增粗,有触,压痛感。

1.2.3B超检查显示 输卵管增粗,积液,或伴盆腔积液输卵管肿块。

2 治疗方法

2组均有经期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7 d为一个疗程。

治疗组:加用红藤汤:红藤60 g,败酱草30 g,蒲公英30 g,鸭跖草30 g,地丁30 g,三棱30 g,莪术30 g ,香附子20 g,水煎取浓汁100~150 ml,温度控制在38℃~40℃,令患者排空大小便,取侧卧位,用14~16号导尿管插入肛门10~15 cm,缓慢灌肠,保留2 h以上,1次/d,10 d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加口服妇科千金片,3次/d,一次六粒,经净开始服至到来经时停药。

两组都治疗3个疗程为1个观察期。

3 结果

3.1疗效标准 治愈:全身体征,症状消失,妇检及B超检查无异常,半年内无复发; 有效:全身体征好转,症状缓解,B超检查未见盆腔积液及包块或包块缩小2/3以下,且病情稳定; 无效:临床体征及症状未见减轻,B超检查前后无明显变化。

3.2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组别例数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6656910.98对照组632028150.76

表1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病变,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宫旁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未及时彻底治疗,或者起病缓慢,忽视治疗,逐渐演变成慢性盆腔炎,大多为多种微生物的混合物感染所致,其中厌氧菌为70%~80%[1]。

盆腔炎在祖国医学里归属于“带下”、痛经、腹痛、症瘕等范畴。《医宗宝鉴,妇科心法要诀》曰:带下劳伤冲与任,邪入包宫中五色分,青肝黄脾,白主肺,血不血黑肾赤属心,随入五脏兼湿化,治从补泄燥寒湿,更审疮脓瘀血化,须别胞膀浊与淫。《傅青主女科》云:“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安得不成带下之症哉?”外因多感受外邪,以至湿热瘀毒蕴结,内因肝失疏泄,冲任失调,任脉带脉受损,以致湿热之邪随经败浊,碍气瘀血而为腹痛,败邪气结聚胞宫,气滞血瘀而成症瘕,故从湿、热、瘀三个方面论治。故用:红藤、败酱草、蒲公英、鸭跖草、清热解毒,化湿驱浊;败酱草还具有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功效;三棱、莪术破血祛瘀,行气止痛;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引药入经。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红藤、败酱草、蒲公英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蒲公英还有提高人体免疫系统;三棱、莪术有抗肿瘤、抗菌、抗炎、抗盆腔粘连,增加血流速度,并促进组织修复[2],用红藤汤保留灌肠,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直肠直达病所,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少炎性渗出,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加速包块的吸收,加速炎症消失,达到治愈目的。

经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疗程短,经济,方便,更重要是减轻了患者避免口服药物损害胃、肝、肾功能的副作用,因此保留灌肠值得临床推广。

[1] 赵瑞琳,董悦.现代妇产科诊疗手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2004:447.

[2] 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 第1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34020 湖北省荆州市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红藤败酱草盆腔炎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红藤联合脉通散外敷对肺癌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弹力图的影响
红藤粉外敷治扭挫伤
基于数据挖掘含败酱草中成药组方规律研究
鞋尖朝外
治疗热毒疮痈的良药——败酱草
白花败酱草总皂苷提取纯化工艺的优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48例反复发作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