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生活”融入课堂 让教学轻负高效——提高初一数学教学实效的策略研究

2013-10-27胡伟斌

中学教研(数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天一阁生活数学

●胡伟斌

(宁波市曙光中学 浙江宁波 315040)

将“生活”融入课堂让教学轻负高效——提高初一数学教学实效的策略研究

●胡伟斌

(宁波市曙光中学 浙江宁波 315040)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求.现阶段,伴随着“轻负高效”策略的逐步落实,“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而获得较高教学效率”已成为当前教学工作者所共同关注与研究的课题.而笔者近些年尝试以“一个故事,一堂课”来实施教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现撰文以与同行交流.

1 教学背景

1.1 传统的教学方式及思想

2012年浙江省初中阶段开始全面实施数学新教材.不难发现,新教科书中融入了许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或取自现实环境中的图片与问题,这充分体现了让学生感受数学价值和趣味的新课标要求.然而,由于教学机制以及教师个人对教学理念缺乏研究等原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还是通过题海战术变相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以实现新知识最大程度的接纳和掌握.不少学校和家长仍然以成绩来评判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为分是重”的观念不仅在学生与家长中根深蒂固,也在教师中产生了现实的作用,带来的影响则是为了知识点的掌握而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强化训练,结果导致师生“同累”.

1.2 年轻教师的教学现状

对于年轻教师,在入职初期,怀揣改革创新激情,将专业学习过程中新近获得的教学方式及理念渗透在日常教学中.一旦效果没有凸显,在反观以题海为主的教学方式所带来的教学成果时,他们往往会有所动摇甚至倒戈相向,进而片面地为了成绩而随波逐流,带给学生沉重学业负担及压力的同时,他们自己也丧失了在学科教学上的创造力.

2 课堂贴近生活,教学轻松高效

那么是否存在某种教学方式能够摆脱这种“压迫式”教学,而同样获得高效呢?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如何寻找到这一有效平台来呈现知识呢?当前,新课改的方向是要让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而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日教学时应多着眼于学生的生活背景,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让学生体验“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把握了这一主线,以生活情境引出学习内容,使学生从熟知、亲近的现实生活走进数学天地,从而打破在知识构建初期所存在的陌生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或难忘的经历越贴近,学生接纳的程度就越高,那么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就会提高.故将生活场景融入课堂,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就像是在体验生活一样,以此创设一个轻松熟悉的学习环境,将使教学生动有效、妙趣横生,学生学习数学的心态也会更加积极,进而实现教与学的“轻负高效”.

3 生活场景式教学的概念及意义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生活场景式教学就是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故事作为教学载体,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教师的参与引导,让学生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而紧跟学习思路,期间让学生及时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疑问.而实施该教学方式有如下意义:

3.1 体现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生活场景式教学是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成了师生共同经历、共同研讨的场所,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的中心,让学生自主去发现、去总结,以一种轻松的教学环境让课堂成为学生接近生活、融入生活的出发地,真正体现了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3.2 体现教育民主的教学理念

在生活场景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给予引导,为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究的能力,而这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体现了教育民主的教学理念.

3.3 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生活场景式教学实质是将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融入到一个生活故事中,通过让学生解决场景问题,自主学习新知,然后再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其余的场景问题,真正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4 生活场景式教学案例

为了更好地体现生活场景式教学“一个故事,一堂课”的特点,笔者以新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4.2代数式”这堂课为例.笔者选取了与学生生活非常贴近的师生秋游“天一阁”这一故事作为教学载体,部分教学过程如下:

4.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现在大屏幕上有这么一张照片,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出示天一阁照片.)

生:天一阁!

师:对!天一阁是我们宁波市著名的藏书楼,是由明朝的范钦主持建造,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海内外朋友要是来宁波游玩,参观天一阁绝对是不二之选.

(通过介绍天一阁,让学生产生一种作为宁波人的自豪感.)

师:上星期我得知,我市某所中学组织秋游,便选择去了天一阁.那么我们今天这节数学课就改变一下形式,一起来观看他们是如何游天一阁的,怎么样?

生:好!

(此时学生内心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有了想学习的冲动.)

师:秋游当天,那所中学的学生早早地就来到了学校.早上八点,他们准时从学校出发.我们知道,从学校到天一阁需要一段时间,那么老师想考考大家(过程1:启程):已知天一阁离他们学校s千米,校车的平均速度为40千米/小时,那么请你算一算他们到达天一阁需多少小时呢?

(出示校车从学校到天一阁的动画.)

师: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到达了天一阁,下车后老师和学生们就开始排队买票了(过程2:购票).已知天一阁的门票价格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当时他们有a个老师,b个学生,那么你知道他们共付了多少钱吗?

(出示师生购票的动画.)

生:30a+15b!

(教师渗透代数意义,板书“30a+15b”.)

师:师生买好票,他们就兴冲冲地排队进去参观了(过程3:参观).天一阁主要陈列厅呈长方形,长m米,宽n米,共藏古籍、字画、碑帖以及精美的地方工艺品2z件,那么请问同学们:天一阁陈列厅平均每平方米展出多少件藏品呢?

(出示天一阁陈列厅全景照片.)

(出示上表面为正方形的大桌图片.)

4.2 自主探究,反思提炼

生1:都有数字和字母.

师:那这里的字母表示的是什么?

生2:表示数.

师:很好!那除了数和表示数的字母外,还有其他特点吗?

(板书“数、表示数的字母”.)

生3:运算符号.

(教师板书.)

师:非常好,那么我们把具有上述几个特点的算式统称为代数式(出示课题).首先,你能给代数式下个定义吗?

生4:由数、表示数的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数学表达式叫代数式(教师板书).

师:很好!这里我们约定:把单个数与单个字母也称为代数式(教师板书).

师:现在大屏幕上有一些式子,请你判断它们是否为代数式(出示问题)?

(学生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前3个小题学生抢答,其余题目全体学生一起回答.)

师:好,现在我们再回到秋游天一阁现场!

(学生学习激情再度被点燃.)

师:他们参观天一阁也有一段时间了,有些同学觉得有点饿,就打算去买些点心(过程4:休息).小明去附近的小卖部买了3个小蛋糕和2瓶矿泉水,已知小蛋糕a元/个,矿泉水b元/瓶,那么小明共需付多少元钱呢?

生:3a+2b.

(学生异口同声,神情轻松.)

师:很好!小明买好东西,找个地方坐了下来,吃着蛋糕喝着水,恰好看见前面有一块绿色草坪,形状如图1所示.

图1

他思考了半天都没算出这块草坪的面积,那么你能帮他解决这一“难题”吗?

生5:老师,我知道.是2a2(非常激动)!

师:(微笑)理由?

生5:很简单,可以利用割补法,图中绿色草坪的面积其实就是2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

(课堂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非常好!有时我们就要学会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来处理!

师:休息片刻后,他们那天的游程就结束了.师生们排队上了车,愉快地返校了(过程5:返校).在车上,数学老师给在座的同学出了这么一道题:我们来时校车的平均速度是40千米/小时,从学校到天一阁我们花了t小时.现在我们返校,校车的速度增加了v千米/小时,请问我们回到学校需要多少时间?

师:理由?

师:很好!那你能说说解决该题的突破口是什么吗?

生6:学校与天一阁的距离是固定的.

师:非常好!挖掘题中隐含的不变量往往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4.3 综合应用,深化提高

师:一眨眼的功夫,他们就回到了学校(过程6:步行).下车后,某班同学排成a米长队整齐地走向教室,此时队尾的同学要与队首的老师汇报情况,他用t1分钟追上了老师,并且在追上老师的地方等待了t2分钟才回到队尾.如果他从队首跑步回到队尾,那么需要多少时间呢?(教师强调“整个过程队伍始终在行进”)接下来,大家以4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间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讨论.)

师:大家都讨论得非常热烈,现在哪一小组能够分享下你们小组的解法呢?

师:太棒了!其他小组有没有不同的思路?

生8:通过设学生跑步速度为x米/分,利用方程思想解决.

师:显然,这位学生已预习过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非常好!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

(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此时达到最高潮.)

(集体抢答,6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学案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集体纠正黑板上学生所写代数式的错误.)

……

课堂流程:

教学反思:本堂课作为一节公开课,笔者以某一生活故事来呈现教学目标,形式新颖,立意较高,学生学习氛围和效果较好,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而且通过上述形式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激情被充分调动,同时从课后作业反映出学生对所学新知识也掌握得比较扎实.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学习习惯,教师虽然应以与他们年龄相适应的生活化的方式来呈现数学内容,以一个个可观察、可感受、可思考的问题实施教学,但是在平时的课堂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存在“重故事”而“轻知识”等现象,这就提醒教师在设计故事时,情景固然要让学生感兴趣并切合实际,但也不能让故事情节“喧宾”夺了教学目标的“主”,因此在平时教学时要严格控制好课堂的进程与延伸,不能一味地让学生感受故事情境,思索情节发展,了解、理解和掌握故事所引出的知识才是关键.同时教材作为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根”,因此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一定的预习,了解本堂课的重点知识,对提高生活场景式教学实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 结束语

总之,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生活化的教学无论从教学过程的流畅程度、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以及课后作业的反馈来看,都是比较理想的.初一数学教师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可以以生活场景作为载体,让课堂充满活力,让教学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使学生的思维在愉悦的情景中得到飞跃,通过体现“看中学,学中做,做中会”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实用性学科.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天一阁生活数学
冯登府与天一阁
天一阁知见录
解放军守护天一阁史料辑注
天一阁四事备忘录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