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内容对沙式武术传播影响研究

2013-10-26张正伟

武术研究 2013年8期
关键词:形意拳拳种传授

张正伟

(铁道警察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3)

前言

理论的载体,理论源于技术的实践,所以,武术在实际传播过程中,更加注重技术的传承,因此,技术在武术的传承与传播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据此,本研究把沙式武术传播内容的研究范围界定在沙式武术的技术及技术的相关理论上。

沙式武术作为一个武术流派,而且能被较多武术界同仁认可,是因为其能自成体系,特点鲜明。沙式武术内容体系的丰富性、拳架上的独特性、传播内容的混合与单一传授等,都对沙式武术的传播有重要的影响。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1 传播内容体系的丰富对沙式武术传播的影响

近几十年,沙式武术以沙式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和通背拳为主体内容,其中形意拳系列包括:形意拳散手炮、形意大连环、形意鸡形拳等;八卦掌系列包括:八卦狮形掌、八卦连环掌、八卦掌对练、八卦子午鸳鸯、子午鸳鸯钺对剑、八卦连环剑、八卦连环枪、八卦连环棍等;通背掌系列包括:通背七十二基本掌、通臂掌葡萄满架套路(共六路);太极系列包括:沙式太极拳系列,沙式太极剑系列(廿四式、三十六式、六十四式)、太极拳对练。此外还有:梨花枪、八仙剑、青云剑、健身益气法等。

沙式武术内容体系的丰富性,与沙国政先生的习武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沙国政先后师从王者政、修剑痴、翟树真、孙禄堂和姜容樵等我国近代著名的武术家、武术大师,继承了多个门派的武术精髓,从而为沙式武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意拳、太极拳和八卦掌是我国著名的三大内家拳种,而通臂拳也是我国北方较为著名拳种。沙式武术的内容体系集四大优秀拳种于一体,(为了行文的方便,下文将沙式武术的沙式太极拳、沙式形意拳、沙式八卦掌和沙式通臂拳的融合特点,统称为“四拳一体”)并使它们相互贯通,从而使沙式武术在内容体系上占据

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中华武术,经过几千年的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门派林立、种类繁多的繁荣景象。如太极拳一个拳种,就有很多个流派和版本,较公认的流派就有: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和孙式五大流派。它们虽拳理相通,但风格特点各异。也正是因为内容上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才能使它们在中华武术的万花丛中,彰显着自己的特色,经久不衰。

近几十年来,沙式武术从祖国的西南边陲走了出来,并迅速地向国内外众多的地区与国家传播开来。这个受人追捧的新兴武术流派,传播内容有什么独特之处,能在中华武术这个竞争激烈的大家庭中崭露头角,并赢得一席之地,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所以,本文运用传播学理论,以沙式武术的传播内容为研究对象,研究沙式武术的传播内容对沙式武术广泛传播产生的影响。

“传播是建立在信息之上、以信息为中心的过程”。对于传播内容,段京肃是这样认为:“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流动的是他们共同感兴趣的东西,这东西就是信息,是符号,是传播的文本,也就是传播的内容。”

“信息传播影响力的形成有赖于内容的精心打造,只有向受众提供有意义的内容,不断满足消费者的信息需求,才能实现传播的终极价值,由此人们也才会提出‘内容为王’的概念。内容为王的理念迫使传播者不断推陈出新,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在竞争中逐步树立起自己的品牌。”由此看来,抓住传播内容这一重要的环节,也就抓住了传播活动的龙头。

沙式武术的传播内容就是指一切与沙式武术有关的信息,具体的讲就是包括沙式武术的技术与理论以及沙式武术的源流与发展等在内的集合体。由于武术这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技术是很大的优势。这一点在对受众的问卷调查表1中也可以体现。

表1 沙式武术吸引受众原因的调查结果(多选) N=115

内容体系丰富,是沙式武术传播的优势,但传播内容的层次不均衡,也会造成沙式武术推广和传播的局限性。沙国政先生在创编沙式武术中的各种拳种时已年近六十岁,那时他已经有五十年的习武经历与心得,而且那时沙国政先生任云南省武术队教练,培养的对象主要是要参加全国比赛的优秀武术运动员,所以他创造的拳架难度相对较大,一般习武者或者刚入门的习武者,很难较快接受的。如沙式八卦掌有一百单八掌,而且每掌都不重复;沙式通背拳,又称为通背六路总手和“葡萄满架”,这些对于初级阶段的武术爱好者来说,实在是有望尘莫及之感。针对于沙式武术内容相对较难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专家访谈,在访谈中卯劲松先生就曾说:“沙式武术适合中、高阶段的武术爱好者”。

沙式武术这种传播内容层次的不均衡,对沙式武术的传播发展来说,是有利又有弊的。先说有利的方面:适合中、高阶段的传播内容,可以吸引很多中、高阶段的武术爱好者,在这些武术爱好者中,成为沙式武术的传承人或传播者的大有人在,这就为沙式武术培养传承人和优秀传播者大大节省了时间,这有利于“小众”化的传播;从不利的方面来说:传播内容层次的不均衡,特别是适合初级层次的学员学习、练习内容相对较少,对于沙式武术吸引初学者就是一大障碍。当今社会是个讲求高效率、快节奏的社会,习练者希望能很快地学到他们喜欢和需要的东西,如韩国的跆拳道能够风靡全球,除了它非常注重礼的推崇化、程式化外,还因为它层次分明、简单易学易练。而沙式武术在这一点上相对薄弱。这种传播内容层次的不均衡,不能针对多种群体的情况,从问卷调查的结果中也能显示出来(见表2),在对习练者进行调查时,有17.4%的被调查者认为:很复杂;有54.8%的被调查者认为:有些复杂;只有27.8%被调查者认为:不复杂。这种“复杂”会导致很多初学者在接触沙式武术之初就退却了,这就是传播学中常说的“信息超量”的问题。长此以往,将会使沙式武术与大众之间产生距离,从而造成“大众疏离”。

由此可见,这种传播内容层次的不均衡,对沙式武术的品牌战略是不利的。

表2 对刚学习沙式武术套路时的难、易程度感觉调查结果N=115

2 拳架特点对沙式武术传播的影响

神形兼备、内外和一、身法灵活、奇巧多变、连环不断、层出不穷、刚柔相间、虚实有度、精妙灵活、气势磅礴是沙式武术的精华所在。沙式武术的强身健体、技击实用和表演效果是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而创造出来的,是沙国政先生长期苦练,精心揣摩的结果,所以,沙式武术从套路结构到表现形式都十分严谨,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它优美潇洒、精妙绝伦、协调大方、韵味十足,充分表现了中国武术的丰富技术和优美造型,具有极高的技术性、健身性和艺术观赏性。用两个字概括沙式武术的拳架特点就是:“奇、巧”。“奇”是指套路编排与转换的奇妙无比,“巧”是指实战技法运用的巧捷万端。例如沙式八卦掌,一百单八掌、掌掌不重复,编排的紧凑奇特;掌法的攻防转换更加巧妙等。

因为沙式武术“奇、巧”的拳架特点,男女、老幼均可学习、练习,也是因为这个“奇、巧”的特点,让练习者有更多的空间去感觉、体会、思考拳中的变化与奥妙,这都是沙式武术的拳架特点吸引受众的原因。

3 传播内容的混合与单一传授对沙式武术传播的影响

沙式武术是沙国政先生所创,集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和通臂拳等拳种之精华,形成了具有沙式风格的沙式形意拳、沙式太极拳、沙式八卦掌和沙式通臂拳,汇聚成了目前的沙式武术。以沙式太极拳为例,沙式太极拳集孙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等和形意拳、八卦掌、通臂拳于一体。所以,在传授沙式武术时,因为受众的喜好或传播者的倾向等原因,出现沙式武术的混合传授和单一传授等。

3.1 传播内容的混合传授对其传播的影响

沙式武术的内容决定了沙式武术的这一传授特点。还是以沙式太极拳为例,沙式太极拳是多个拳种的融合体,要想体会其中的奥妙,必然要了解和学习如形意拳、八卦掌和通臂拳等。笔者在走访沙国政武术馆和沙式武术的第二代传人时,也了解到他们在传授沙式武术时,拳种混合传授是主要的传授形式。这不只是在走访中得到的证实,在调查问卷中的结果也可证实,如表3数据显示:有64.4%的被调查者在学习沙式武术的过程中,多个拳种都练。这不仅体现了沙式武术的特点,也反映了习练者在学习沙式武术时的要求。

在笔者看来,混合传授沙式武术有利于提高习练者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沙式武术的广泛传播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有消极的一面,例如习练者学得太多,就不能对每一个拳种进行深入的钻研,导致泛而不精,对传播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表3 对习沙式武术练习拳种数量的调查结果 N=115

3.2 传播内容的单一传授对其传播的影响

混合传授沙式武术是目前沙式武术传拳的主要方式,对于吸引受众的兴趣有利,但不利于传播的质量。在沙式武术的传拳过程中,单一的拳种传授也是存在的,表3数据显示:仍然有22.6%的习练者选择了专攻一个拳种,13%的习练者选择了专攻两个拳种,这对于沙式武术的有效继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其实,在沙式武术的第二代传播者中,就有一些在沙式武术的某一个拳种方面非常突出,而又精通其他拳种的传承人,如以八卦掌见长的许坤祥和以通臂拳成名的胡宝林等。在笔者看来,沙式武术的广泛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混合传授与单一传授的结合。但传播者们也应该合理的处理好在传播过程中混合传授与单一传授的平衡问题,使受众在最大兴趣的前提下,获得功夫造诣方面的精进,如若不然,无论哪一方面的失衡,都会使沙式武术的传播受到限制。

4 结语

沙式武术的传播内容融合了内外家的拳种和器械,形成了自己奇、巧的特点,吸引了众多的武术爱好者;沙式武术的体系较为丰富,而且传播内容相对较为复杂深奥,适合中、高阶段的武术爱好者,对沙式武术的广泛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因为层次性不均衡,特别是对初学者的练习内容相对较少,长此以往将会局限沙式武术的广泛传播,不利于沙式武术的长远发展;沙式武术传播内容的混合与单一传授,有利于吸引“大众”的学习和提高“小众”的技艺,对沙式武术的广泛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也希望能够找到两者更好的平衡点,促进沙式武术的更广泛传播。

沙式武术传播内容的优势在其广泛传播过程中是值得总结和继续发扬的。当然,沙式武术传播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加上传播影响力的形成有赖于传播内容的精心打造,只有向受众提供有意义的内容,不断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才能实现传播的终极价值。这就需要沙式武术的传承人、传播者、爱好者和武术工作者们一起研究、改善和弥补,使沙式武术传播内容更加的完善和丰富多彩,不断满足受众的需求,才能使沙式武术传播的更广泛。

[1]斯蒂文.小约翰(美).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86.

[2]段京肃.传播学理论基础[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72.

[3]陶大坤,丁和根.中国对外传播渠道之路径选择[J].当代传播,2010(5):10.

猜你喜欢

形意拳拳种传授
多视角下形意拳的传承与发展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传授技艺
太谷县形意拳的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弃粗制滥造错误百出 扬泱泱中华拳种雄风①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
明星传授“颜控女”选车宝典
传统武术桩功的概念界定以及不同拳种桩功的区别和联系
论武术拳种的文化特征及其生存发展问题
形意拳源流与发展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