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视角下形意拳的传承与发展

2022-11-21宋玉龙杨慧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形意拳武术山西

宋玉龙 杨慧

(晋中信息学院 山西晋中 030800)

形意拳在我国历史悠久,是我国优秀的武术项目之一。它集合了健身、养生、医学及哲学为一体,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娴熟的攻防技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我国练习形意拳的人口众多,普及广泛,因为它具有强身健体、养生的功效,因此,形意拳在民间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另外,在武术竞赛中,形意拳也占有一席之地,每年我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中,形意拳都是单独的竞赛项目之一。在2016年的世界传统武术比赛中,形意拳同样作为单独竞赛项目之一,这就充分说明形意拳被世界认可,已经走出国门面向世界。

1 形意拳的历史

形意拳来源于心意拳,此拳讲求“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要求内义与外义高度统一,因此被称为形意拳。形意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清代初期的山西姬际可。姬际可曾经在河南少林寺学习,继而有幸得到岳武穆的拳谱,姬际可在岳武穆拳谱的基础上,将枪术化为拳术,并且将少林寺的心意融入其中,在拳谱中运用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创造出劈、崩、钻、炮、横5 种特殊拳法,因此,被称为五行拳。同时,它又结合了龙、虎、猴、马、鸡、燕、鹞、蛇、熊、鹰等10种动物的特性,开创了心意拳十大形。在当时,在姬际可门下学习的人,遍布全国各地,但如今的形意拳主要是由河北深州的李洛能、车毅斋,在山西戴氏心意拳的基础上,创编而来。形意拳以三体式为基础,扩展十大形为十二形,增加了新的套路“杂式捶”和“安身炮”,由此更名为形意拳,进而得到广泛流传[1]。

2 形意拳的特点

形意拳的动作简洁朴实,直来直往、节奏感明显,具有自然之美;形意拳的动作严密而紧凑,讲究拳法和身法、步伐紧密结合,身体要如拧绳一样;身体要沉着稳健,做动作时,要身正、步稳、收腹挺胸,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出手时,动作要快速完整,形意拳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心与意要合、意与气要合、气与力要合,肩、肘、髋、膝、手和脚要合”,称为“六合”。形意拳注重力量的训练,在技巧上有六项原则:自然、巧妙、快速、果断、不容情、敌人难逃脱,简称“工、顺、勇、疾、狠、真”。

3 形意拳的传承

形意拳经过几百年的演变传承,在此期间涌现出大批杰出的人物,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传承方式[2]。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形意拳已经不局限于门派的传承,它更多地被喜欢形意拳的人用来健身健体,修身养性,因此,形意拳的传承方式更加多元化。

3.1 校园传承

练习形意拳可以强身健体,因此,非常适合各个阶段的学生学习,在校园内传承形意拳是很好的选择。利用学校传承可以扩大传承面,从而培养出杰出的形意拳传承人。在2012 年,我国就开始推行武术进校园政策,随后教育部率先成立由上海体育学院牵头、26所高校组成的“全国中小学武术项目联盟”。因为武术项目有很多种类,所以各地学校的武术项目也各不相同[3]。山西已将形意拳列入当地的教学课程中,从而让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强身健体、锻炼意志,这无疑推动了形意拳在校园内的传承。形意拳的传承,代表了“健康中国”的理念。形意拳在校园的推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而且是对中华传统项目的一种传承,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 社会传承

形意拳的社会传承主要依靠各地的省市武术协会组成的民间组织,通过喜欢武术或者喜欢形意拳的社会人士参与,从而形成一个群体。经过几百年的传统,以及在众多练习者的钻研下,形意拳的理论以及技术已经得到逐步的完善,参与的人数更多,当下已经具备一定的人员基础。山西目前是形意拳发展历史较长,传承人比较多的地区,因此,技术和理论知识比较完善,这就让形意拳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练习形意拳的行列,形意拳在社会群体中得到有效的开展[4]。为了扩大形意拳的影响力,还可以通过书籍出版、刊物发表、网络传播和组织竞赛等形式进行推广。通过这些媒介的推广,既能够保留形意拳原有的文化储备,也可以在社会群体中开展普及。形意拳在社会群体中的传承和发展,可以推动武术项目在社会中的开展,这也使得武术项目和形意拳互相成就,最终得到发扬光大。

3.3 家族和师徒传承

家族传承是指在家庭或者家族内部的传承和练习,从而让形意拳得到继承。当前,家族传承不仅仅局限在血缘关系上,更多的是师徒之间的传承。我国武术的传承发展,在很大层面上是家族或者师徒之间的传承,形意拳也不例外,它也是以家族或者师徒形式进行传承。由于我国古代思想保守,这就大大制约了我国武术的发展,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促进形意拳的理论和技艺发展[5]。

4 形意拳发展的影响因素

4.1 形意拳师资力量不足

形意拳在校内的发展已经有几年时间,但形意拳在校内的开展只是流于形式、敷于表面,目前校园内传授形意拳的教师并不是专业形意拳教师,只是学校的体育教师兼任,虽然他们接受过培训或者自学,但是由于时间短,对形意拳的技能和教学要领的掌握不够熟练和通透,这就导致在传授给学生的时候,只是形式上的讲解和技艺传授,学生也无法系统学习形意拳。另外,师资力量的短缺也严重阻碍了形意拳在校园内的传承和发展,教师水平的提高和培养专业的形意拳教师,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4.2 形意拳传播匮乏

形意拳传播匮乏是多种原因导致的。武术项目众多,刀、枪、剑、戟、太极拳等这些项目,在表演时,动作舒展,观赏性高,而形意拳动作小,观赏性相比较低,因此,在表演时很难吸引观众的注意。在文献记录中,关于形意拳的记录内容也比较少,想要查询到关于形意拳的详细信息比较难,大家对形意拳的兴趣就逐渐降低。当前社会是网络盛行的阶段,网络是目前传播最快、传播范围最广的方式,大家得到各种信息,多数是从网络上获取,但形意拳在影音影像方面最为匮乏,这就导致大家了解形意拳的途径减少了,从而影响了形意拳的传播范围和速度[6]。所以,要制作各种关于形意拳的影音视频,并且放到网络上让大家观看,从而扩大形意拳的传播途径。

5 形意拳需要具备的发展理念

5.1 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受中国传统社会体制的影响以及小农经济发展的束缚,我国武术发展一直受到制约,主要表现在传承方面,遵循的家族或者师徒规矩,中国家族形式的结构,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让形意拳的发展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武术要想发展,必须打破传统思想观念,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多元化发展传播,形意拳是我国武术项目中最具代表意义的一种拳术,它具有实用的搏击技巧,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代表中国形象走上世界舞台[7]。任何文化的发展都需要摒弃落后思想,汲取世界文化优点,从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

5.2 建立正确的国际化发展理念

在研究形意拳过程中,不仅要研究其历史,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继承和发扬形意拳。要想发展,就不能故步自封,要结合未来发展趋势,树立国际化的发展理念,让形意拳走出国门,参与到更多的国际交流大会上,让更多人了解形意拳,让形意拳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让形意拳将真正的内涵和技艺发扬光大,从而发扬中国武术的影响力。

5.3 参加国际赛事的发展理念

目前来说,形意拳的赛事发展并不理想,虽然国内外举行不少大型赛事,但是参赛者为了取得成绩,更多注重的是竞技性,这就破坏了形意拳的原有特性,反倒形成了竞技性的形意拳,它注重表演形式,忽略了内在的技术性,从而让不了解形意拳的人认为形意拳只是“花架子”。另外,在赛事组织方面,应该加大发展民间组织,欢迎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喜欢形意拳的人士来参加赛事,赛事形式可以从套路演练到实战对抗等,这样既能调动形意拳练习者的积极性,又能宣传形意拳,从而扩大形意拳的影响力[8]。从形意拳的表演或者对抗性来说,不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在传授套路时,要重点关注内在的技术性,尤其是关于形意拳的“劲力”,既要掌握形意拳的套路,也要学会形意拳的技击。

5.4 在健身养生方面的发展理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健康”也提升到了国家层面,为此,国家还下发文件,引导人们正确关注健康。人们对于健身养生方面的意识越来越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也越来越多,形意拳作为体育项目之一,其本身也具有健身养生的功效,因此,形意拳可以与健康产业相关联,迎合国家提倡的“健康”理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形意拳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形意拳讲究的是“身心合一,内外兼修”,以“阴阳学”为理论基础,健身养生为主要目标。形意拳是一项健身运动,不仅锻炼人体的力量、速度和灵敏,还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具有增益效果,同时还具有保健作用,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紊乱、内脏器官的调节、疏通脉络都具有显著效果。形意拳的健身养生效果是非常值得推广的内容,这对于形意拳未来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形意拳的发展需要和社会趋势相结合,要普及形意拳的健身养生功能,让大众对形意拳有所了解,这样才会更好地开展形意拳运动。

5.5 树立正确的发展价值观

现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不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文化体育方面,都不可避免地进入到一体化进程中,形意拳也在其中。形意拳的发展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经从民族项目拓展到世界舞台上,但不论如何转变,形意拳都不会失去它自身的民族性和特殊性。因此,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理念,不断寻求一种适合形意拳发展的道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规划发展,从而让形意拳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5.6 赋予形意拳新的理念

最早中国传统武术的运用是为了抵御外辱,修身健体。但是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武术就转变了使用的功能,变为强身健体,弘扬传统文化的项目。对此,形意拳一定要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人们应赋予形意拳新的理念,弘扬优秀的文化内涵,“社会化”和“现代化”是这个时代赋予形意拳全新的发展理念,形意拳的发展要遵循这个理念,从而跟随时代共同发展。

6 形意拳的发展策略

6.1 向竞技方向发展

目前,国家大力推行竞技武术,而成绩是竞技武术的最终目标。形意拳的身体部位活动幅度比较大,要求身体柔韧性好,基本功扎实。所以,竞技形意拳的发展,要更新套路,从而适应竞技运动的需要。

6.2 向全民健身方向发展

国家提倡全民健身,而形意拳具备健身功能,所以,形意拳应该针对全民健身的需要,重新编排一套适合全面健身的套路,从而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练习形意拳的行列中,从而提升全面健身的效果。

6.3 向康复理疗方向发展

练习形意拳可以健身健体,参加竞技比赛外,形意拳还可以结合中医理论,达到康复理疗的效果。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因此,要针对个人的体制进行选择练习,训练完成后,可以结合传统中医的治疗手法进行理疗,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平衡内脏的目的。

7 多视角下形意拳的传承和发展

7.1 重庆形意拳的传统和发展

形意拳在重庆最盛行的时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此期间,从北方和上海来到重庆的形意拳高手很多,如朱国福、张应人、马振岱等人。这些人为了保护和传承形意拳,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收徒教学,让形意拳在重庆得以发展。

重庆形意拳的发展。首先是转变观念,增进交流。重庆有多个形意拳社,但是这些拳社之间的交流只是形式上的,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针对此情况,一定要打破传统武术观念,疏通门户,互相交流,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从而让形意拳能够长久发展。其次,要改革创新,增强实用性。形意拳要在传统思想观念下创新改革,让形意拳的传承和发展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要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大胆改革,借鉴新的思想观念,实现形意拳的自我超越。

重庆形意拳的传承和发展只是中华武术发展中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代代练习形意拳人保留下来的精华,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意拳在新时代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还将形意拳的功能拓展,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形意拳,并且参与到练习形意拳的行列中,让形意拳在重庆得以长足发展[9]。

7.2 山西形意拳的传承和发展

山西形意拳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民族融合和冲突中发展形成的拳种。由于受到外来多元文化的冲击,山西形意拳的保护传承工作一度堪忧,在空手道、跆拳道等外来项目的影响下,形意拳处在社会边缘地带。随着国家对形意拳的重视,山西的形意拳才得以继续传承下去。

山西形意拳在保护传承措施上,更注重“人”的保护,“人”是传承的基础,是传承的活态载体。因此,山西形意拳以活态传承为主,静态保护为辅。在形意拳的原生地建立合理有效的传承机制,为传承人建立良好的传承机制。此外,山西更加注重形意拳的整体传承性,其保护措施包括技能体系的完整和生存环境的完整。在山西特定的地域文化下,同样融合了众多地域文化,体现了山西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山西形意拳本身具有很高的价值,它有健身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因此,要深入挖掘山西形意拳的价值,并且把它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比如,山西可以利用古城的旅游资源优势,在各大风景区宣传形意拳,让来往的游客了解形意拳,使之更好地传播。要把形意拳当作活着的“文物”,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让形意拳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山西形意拳的传承和发展主要以家庭传承和师徒传承为主,学校和社会传承为辅,山西形意拳的传承与发展与其他地区不相同,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因此,山西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保护、传承、发展措施,从而让山西形意拳得以可持续发展。

8 结语

形意拳是我国传统武术项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形意拳要想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需要突破传统观念,排除门派限制,加强对形意拳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形意拳的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既不能封闭固守,也不能将西方体育观念融合进去,要找到适合形意拳发展的道路,让形意拳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能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猜你喜欢

形意拳武术山西
形意拳与高校体育教学的融合发展研究
“书”写山西 以艺战疫
第十次春节前夕考察 习近平为何探访山西这两个村
文化社会学视域下山西形意拳传承与发展研究
山西农业
山西农业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能说形意拳经》辨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