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杨爱情故事在诗歌、小说、戏剧中的不同演绎

2013-10-21谢晨

卷宗 2013年7期
关键词:长恨歌

摘 要: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在民间流传广泛,于此相关的文学作品数量众多,形式多样。本文以《长恨歌》、《长恨歌传》、《梧桐雨》为例,比较李杨爱情故事在诗歌、小说、戏剧中的不同演绎。

关键词:李杨故事;《长恨歌》;《长恨歌传》;《梧桐雨》

项目名称:浙江师范大学课程实践教学项目成果(编号:201129)。指导老师:首作帝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自产生起便广泛流传于民间。历代文人对李杨爱情故事尤为关注,用诗歌、小说、戏剧等不同形式将其生动地演绎出来,产生许多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流传后世,使得二人的爱情故事有了穿越时空的魅力。本文从众多的诗歌、小说、戏剧中分别选择了《长恨歌》、《长恨歌传》、《梧桐雨》作为代表进行分析。这三个作品之间是存在联系的。《长恨歌传》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长恨歌》的影响,两者都是在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对李杨爱情故事的演绎,至于《梧桐雨》,其情节也较大程度上参考了《长恨歌》与《长恨歌传》的内容。

1 白居易《长恨歌》

白居易的《长恨歌》主要站在人性情感的角度来刻画李杨之间的爱情。即使他们是一对年龄相差38岁的老夫少妻,是帝王与妃子的关系,常人看来不会产生至死不渝的忠贞爱情,但《长恨歌》的诗句展现给我们的却是一对感天动地、情比金坚的恩爱夫妻形象。

白居易所用语句饱含情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他通过简洁明了的故事描写,表达了对李杨爱情的同情与赞扬。其中,虽也穿插了一定的批判与讽刺,但明显少于同情与赞扬。《长恨歌》对史实的描写是较为简略的,如“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开头便以寥寥几句交待了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结合,但并没有把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据历史记载,杨玉环为蜀州司户杨玄琰之女,17岁时被册封为玄宗之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后来唐玄宗看中倾国倾城的她,在她22岁时命其出宫为道士,道号太真,27岁时封其为贵妃。作者故意将这段“父抢子妻”的家丑隐蔽,为的是凸显他们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相反,对于体现李杨爱情的内容,白居易则以浓墨重彩处理之,大篇幅地描述唐玄宗对杨贵妃宠爱之至,描绘在二人在深宫里醉生梦死的享乐生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玉环被玄宗“金屋藏娇”般的呵护着,而玄宗更是爱屋及乌,惠及杨玉环的兄弟姐妹。而杨玉环被处死后,作者对那时候玄宗复杂的心理感受更是大量描绘,凸显其用情之深。如:“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玄宗无比地痛苦、空虚,日夜思念,以泪洗面,为了一位妃子,竟能达到如此心痛的地步,可见他是一位少有的用情专一的帝王。诗歌的结尾则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抒情强烈,将李杨二人的爱情升华,留给后人无尽的回味和遐想。他们在仙界相逢,玄宗又见到了心心念念的爱妃,她“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依旧令人迷醉。海誓山盟让他们的爱情幻化成了永恒的绝唱:“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是他们以爱之名发出的对生死相离、时空距离的挑战,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2 陈鸿《长恨歌传》

白居易的挚友陈鸿在他作《长恨歌》后为其作传,名为《长恨歌传》,基本按《长恨歌》的记叙顺序来写,篇幅较短,内容无太多的拓展。《长恨歌传》比《长恨歌》更加注重现实的摹写,加大了对李杨批判的力度。

陈鸿运用史家笔法,开头的叙述基本符合史实框架。如“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这是玄宗自认为国泰民安而耽于声色、荒废朝政的表现,是陈鸿将人物形象的刻画与情节的发展、背景的描绘融为一体的表现。更荒唐的是,玄宗竟然“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陈鸿不同于白居易,他在这里将玄宗“夺媳为妻”的丑事直接抖了出来。而相似之处在于,陈鸿也将玄宗宠幸杨贵妃之事描绘得淋漓尽致,他们“止同室,宴专席,寝专房”,自从有了杨贵妃后,后宫的其他所有佳丽都“使天子无顾盼意”,更使天下百姓对于“重男轻女”思想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此外,作者对于杨氏外戚的势力过大这一现实情况也有体现,如:“叔父昆弟皆列位清贵,爵为通侯。姊妹封国夫人,富埒王宫,车服邸第,与大长公主侔矣。而恩泽势力,则又过之,世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长恨歌传》对安史之乱、马嵬坡之变、贵妃之死、玄宗还都等重要历史事件也有较为详细且可信的叙述。陈鸿在史实的基础上,采用适当虚构的方法,如《长恨歌传》中,道士索杨贵妃之魂,这明显是虚构之笔。杨玉环成仙,居于“玉妃太真院”,“冠金莲,披紫绡,佩红玉,曳凤舄”的杨玉环拿出当初玄宗赐予她的金钗钿合,回忆起当时的海誓山盟,“上憑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言毕,执手各呜咽”,使得李杨的爱情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3 白朴《梧桐雨》

《梧桐雨》的情节取材于《长恨歌》、《长恨歌传》、《杨太真外传》等,对之进行选择、加工而成。楔子交待了事件的一系列背景,如张守珪押叛兵安禄山让玄宗处置,并多次提醒玄宗“此人有异相,留他必有后患”,可玄宗不但不治他的罪,反而让杨贵妃收他为义子,以及授予他渔阳节度使的官职。更离谱的是安禄山与杨贵妃之间竟有苟且之事,“洗会儿”之类的秽事令人喧笑。安禄山自己道出了这层关系:“别的都罢,只是我与贵妃有些私事,一旦远离,怎生放的下心。罢、罢、罢!”另一方面,杨贵妃也坦露了自己的心声:“不期我哥哥杨国忠看出破绽,奏准天子,封他为渔阳节度使,送上边庭。妾心中怀想,不能再见,好是烦恼人也。”《梧桐雨》中,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也是重点描写的内容。他们“夜同寝,昼同行,恰似鸾凤和鸣”,玄宗自从得了杨贵妃,真可谓是“朝朝寒食,夜夜元宵”。在杨贵妃面前,玄宗不再是一个威仪做派的帝王,而是与与情人嬉戏打闹的普通男人。他让“报接驾的宫娥且慢行,亲自听,上瑶阶,那步近前楹”,然而又“怪玉笼中鹦鹉知人性,不住的语偏明”。另外,《梧桐雨》中也有赠与钿合金钗的片段,“七宝金钗盟厚意,百花钿盒表深情。这金钗儿教你高耸耸头上顶,这钿盒儿把你另巍巍手中擎。”玄宗还对杨贵妃许下了誓约:“朕与卿尽今生偕老;百年以后,世世永为夫妇。神明鉴护者!”那对钿合金钗就是他们的信物。杜牧的诗歌《过华清宫》提到了玄宗为了喜爱吃荔枝的杨贵妃,耗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从南方运来新鲜的荔枝。这一事件在《梧桐雨》中也有所反映,“香喷喷正甘,娇滴滴色初绽,只疑是九重天谪来人世间”的荔枝“取时难,得后悭”,而贵妃吃荔枝时“晕娇颜”的表情让玄宗“醒醉眼”,可谓是“物稀也人见罕”。唐玄宗对杨贵妃宠爱之至,可想而知,贵妃死时,玄宗伤心悲切的程度之深。平时,玄宗对贵妃宠爱备至,细心体贴,不舍得她受一点委屈。如今,几个外人竟逼得他赐死贵妃,这是怎样一种撕心裂肺的痛啊!但作为一个君王,为残酷的时势所逼,面对命悬一线的爱人,也只能留下一句“卿休怨寡人”,在玄宗心中留下永远抹不去的伤痛。

比较《长恨歌》、《长恨歌传》、《梧桐雨》三部作品,我们可以见其异同。《长恨歌》作为唐诗,致力于歌颂李杨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一对忠贞不渝的亲密爱人形象,富有浪漫主义情怀。《长恨歌传》作为小说初期阶段的传奇,更重在叙事,揭露了李杨爱情故事背后阴暗的一面。《梧桐雨》作为戏剧,超越了对李杨爱情故事单纯的歌颂与批判,演绎了一个表现死生无常的苍凉故事。而这三部作品中的李、杨人物形象愈加丰富、饱满,有些从从“扁平人物”到“圆形人物”转变的意味,现实了人物形象的多维度展现。

参考文献

[1]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作者简介

谢晨,女,浙江瑞安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本科生。

猜你喜欢

长恨歌
《长恨歌》中王琦瑶的物化爱情——用马克思“交换—消费”系统解读
长恨歌
——笔画设计
长恨歌——笔画设计
长恨歌
王安忆《长恨歌》中的个体意识研究
浅析《长恨歌》译文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从译者的主体性看《长恨歌》的英译
兰峪水,长恨歌
理性思考 深切同情——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之法探究《长恨歌》的主题
不同历史想象中的女性形象——论《长恨歌》与《白鹿原》叙事中的两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