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13-10-21翟伟利

卷宗 2013年9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数学文化数学教学

摘 要: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困境是人所共知的,探索一条既能使学生了解数学的概貌、基本内容与思想方法,又能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领会数学的理性精神,并能欣赏到数学的魅力,提出了在开设高等数学的同时设置“数学文化”课程,将传授知识和揭示数学文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数学文化课程的开设,学生从中了解数学的思想、引起對数学的兴趣和学会以数学方式理性思维观察世界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素养;数学教学

1 数学文化的内涵

“数学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数学哲学、数学史的研究中。美国学者怀尔德提出了“数学是由一个由于其内在力量与外在力量共同作用而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的文化系统,数学文化即是数学传统及数学本身组成”的观点。

我国学者对数学文化内涵的认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两种观点:

一是文化意义论。主要从数学与文化的关系这个角度,认为数学文化的含义应为文化意义下的数学。数学家齐民友先生认为:“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数学的出现,确实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历史已经证明,一种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一个不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是注定要衰落的。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永恒的主题是认识宇宙,也认识自己”。

二是认为数学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含义。南开大学的顾沛教授认为:“数学文化狭义上指的是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上指除上述内涵以外,还包括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联系,等等。”

不管学生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深深铭刻在头脑中的数学的思想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着眼点等随时随地发生作用,这种数学素养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2 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教育教学工作者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技巧训练,轻思想方法和人文精神的揭示;重演绎论证,轻归纳推理;教师往往都是就数学讲数学,给学生展示的都是经过加工的、完善的、最终的数学结果和形式,很少涉及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来源和数学家进行教学创造的过程和思维的方式。这些欠缺使不少学生学了十多年数学但并不真正认识数学科学,当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从文化的层面上认识数学本身。为了弥补上述缺陷,也是对传统课程教学的补充和发展,开设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选修课程。数学建模是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是数学知识与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数学实验是使用数学软件进行生动直观的演示模拟,以高精度、高速度及图像功能通过实验形式学习和研究数学理论。这些选修课程注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都是大学数学的后续课程,是为数学知识丰富、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提供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课题的窗口。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数学与应用关系的理解,但这些课程主要是以应用数学为线索,数学文化层面的内容仍然很少涉及。因此,开设一门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为主的数学文化课程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3 面向高职高专学生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实践

数学文化虽然要以知识为载体,却并不以系统传授数学理论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教授数学思想为主,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主。通过数学文化课程的学习体会数学精神、学会数学思维、掌握数学方法、使用数学语言、理解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素养。与要求学生完全理解与掌握的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不同,数学文化更看重学生对数学的喜好程度、基本态度和看法,还应包括数学的鉴赏和喜欢,对数学的喜欢和爱好。当学生对数学的基本认识是以文化为积淀而不是单纯以知识为基础的,就可以获得更长久、更真实地对于数学的印象、定理和公式是可以慢慢淡忘的,而严密的推理论证的力量却会长久存在。

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和专业课对数学知识需求的制约,高职的数学文化教育课程不可能作为必修课开设,所以把它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出。本课程主要教授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注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统一,注重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

课程不以讲数学知识为主,而以讲授数学思想为主、启发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主。作为载体的知识,尽量选得通俗一些,能说明问题就行,以适应听课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课程选材原则是:

(1)以数学史、数学问题、数学知识为载体,介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精神;

(2)涉及的数学知识深浅适当,以能讲清数学思想为准,使各专业的学生都能听懂,都有收获;

(3)开阔眼界,纵横兼顾,对于数学的历史、现状和末来,都要有所介绍,对于数学与人文的各种关系,都要有所涉及。

通过数学文化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从课程中获得的收获:了解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会以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观察世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终身受益。

4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多元化的评价目标

充分考虑授课对象特点,合理选择课程内容,采用新颖授课方式。数学文化课程采用专题系列讲座,辅以课堂讨论以及课外撰写学习心得的方式,并利用多媒体穿插着给学生放映百家讲坛中的内容,这就好比将名师请进了数学文化课堂。每一讲给学生布置1~2个小论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撰写论文或心得体会。以多种形式开展数学文化课,宣传数学文化的做法就是让数学文化学习不拘泥于课堂,而是让其走出课堂,实现课本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师生的数学素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发展。可开展一系列活动,内容包括:专家专题讲座、以数学文化为主题的数学文化展览、数学爱好者有奖征文、速算24点擂台大赛、数学之美演讲比赛等。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从多角度渗透数学文化的教育,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加深了教职工对数学的认识,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评价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使教学评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数学文化氛围,这有利于数学教与学活动过程的调控,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以发展的观点来认识数学教学并进行教学评价,就要利用数学科学的特点,注意考察学生在感悟数学的思考方式、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体会数学家的创新精神以及数学文明的深刻内涵、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等方面的情况。这些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方向和依据,有了这些评价目标,才能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才能不断反思并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参考文献

[1] 陈耀德,李福兴. 触摸数学文化[J].中国西部科技,2008,10:76-78.

[2] 郑强,邱忠华,杨鹏.教育形态数学文化的研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3):21-22.

[3] 胡炳生,陈克胜.数学文化概论[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4] 蒋志强.关于寓于数学文化于数学课程的思考[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7,(6):32-34.

作者简介

翟伟利(1970-),女,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教育与教学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数学文化数学教学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