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设置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013-10-21姚丽宋海燕

卷宗 2013年9期
关键词:启发性

姚丽?宋海燕

摘 要: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际从围绕疑难点巧设问题,到设置问题要有启发性、要难易适中、要能激发"矛盾"意识的几个方面来阐述问题的巧妙设置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设置问题;疑难点;启发性;难易适中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就是传播道理、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疑答难。目前,教师的授业仍借助于课堂,一定程度上还是以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模式为主,学员被动地接受一些新知识,师生间缺乏良性的、有效的互动,课堂教学效果差。如果教师课前巧设疑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提问与学员进行信息交流并相互启发,在课堂上加强“互动”,给学员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使学员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规定角色中走出来,可以充当“问”者、“论”者、“思”者,共同参与“学”与“教”的过程,就可以改变过去那种沉闷的课堂气氛,实现学员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信息交流中了解学员理解和掌握问题的深浅程度,从而调整课堂教学的进程,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如何设置问题呢?结合本人教学实际,下面就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1 围绕疑难点设置问题。

问题的设置必须从教学大纲和学员实际情况出发,将重点、难点用疑问的形式提出,把问题设在教学的关键处,思考的转折点,特别要对学员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必须熟悉教材及教学大纲要求,了解所教学员的学历状况及技能水平,这样在设置问题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贴近实际,游刃有余。如我在备《绞车操作工培训班》“JD-1型调度绞车的工作原理”这节课时,在讲解轮系概念时设计了“当你坐在开动的公交车上,看到路边的树是什么状态?”这个问题,因为这是学员都比较熟悉的,在课堂上我提问后,大家回答很踊跃,课堂气氛很好,也加深了对相对运动的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关乎学员素质能力的生成。教师必须把握好重点、难点,使选择的互动问题具有重点价值。“调度绞车的工作原理”是“JD-1型调度绞车的工作原理”这节课的重点,备课时我又设计了“用工作原理分析:电机启动后,工作闸和制动闸同时闸住、松开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个问题,在课堂上当我利用多媒体讲述完调度绞车工作原理后再提出,让学员结合自己实际操作进行讨论,中间我加以指导,最后并做一总结,从而加深了学员对调度绞车工作原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兴趣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所以,教学中应抓住学员容易生疑的知识点设计互动问题。对于疑点,学员往往比较敏感,围绕疑点问题开展互动,可以激发学员探索欲望,启发学员积极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在给《瓦检工培训班》上“瓦斯爆炸的防治”这节课时,针对一般人都认为“瓦斯浓度越高,爆炸威力就越大”这一误区,设计了“瓦斯浓度多大时,爆炸威力最大?”这一问题,让学员围绕这一问题讨论,以澄清以前的认识的误区。因此,教师对于教学内容,不能不分重点与非重点、难点与非难点,统统作为问题提出,这样滥用只能使学员感到厌倦、疲惫,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2 设置问题要有启发性

古代学者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疑则有进”。可见“疑”是不断占有新知识的起点。有所“疑”才能有所“思”。因此,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必须具有现实意义,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制造教学兴奋点。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唯有新鲜的事才能给人刺激、令人关注和兴奋,可很快使学员处于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状态中。也可设计一个学员不易回答的悬念,激发学员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如我在讲解《矿井通风》这节课时,针对学员井下工作环境存在的一些有毒有害气体,我首先提出了“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有哪些?”让学员回答,接着提出了“瓦斯是有毒气体还是有害气体?”这一问题,让学员先讨论,有的学员说瓦斯是有害气体,有的学员说瓦斯是有毒气体,还有的学员说瓦斯是有毒有害气体。这时我又问“瓦斯本身有毒吗?”有的说有毒,有的说无毒,我最后说出正确答案:瓦斯是有害气体,本身没有毒。课堂中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可让学员处于积极思考状态,澄清了学员以往对瓦斯的错误认识,使学员对矿井中的瓦斯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课堂中的学习也由被动转为主动学习,教学效果也不错。

3 问题的设置要难易适中

如果教师设置问题过于简单,没有问的必要,纯粹是浪费时间,这与该教学法相悖。设置过难,容易打击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因而,问题设置要由浅入深,切合学员实际,让学员确实有能力解决。能让学员在思考问题的同时不自觉的深化对知识的认识。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员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员的思维陷入一种茫然的境地。同时,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学员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如我在给《胶带输送机操作工班》上课时,就提出了“胶带输送机有哪些常见故障?”学员有的说“跑偏?”, 有的说“打滑?” , 还有的说“断带?”。因为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的,比较熟悉,就积极思考和发言,接着我又提出了“胶带跑偏的原因有哪些?”及“如何处理胶带的跑偏?”这两个问题,让学员不知不觉进入更深一层的探索,彼此交流了处理胶带跑偏的经验,共同反思,积极思考,共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效果也不错。

4 提出问题要能激发"矛盾"意识

问题是学员学习的起点。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能够引出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点、基本概念、原理等,这应该是问题设计的出发点。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该能够有效激发学员的主观学习动机,鼓励学员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学习。学员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将问题予以解决,同时能够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作出客观的评价,这也有利于培养学员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在安全技能培训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需要辨证思考和认识的问题。如我给绞车操作工讲“JD-1型调度绞车的工作原理”中的行星轮系特征时,就设计了这么个问题:“前边我们学习的行星轮系只有一个行星轮,为什么调度绞车里装配了两个行星轮?”我首先让学员讨论,然后放了一段有关行星轮装配条件视频,最后总结:为了提高传递功率,为了解决动载荷问题,也为了使系杆上离心惯性力得到平衡,因此调度绞车里均匀装配了两个行星轮。实践表明,经过这样多方交流,相互启发,深刻反思,学员思维便处于最积极活跃的状态。不仅锻炼学员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澄清模糊的认识。

實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员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员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员思维器官的钥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创设的问题能引起学员的兴趣,就能激发学员的思考,使学员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就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柳海民. 《教育原理》.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2]佐斌 师生互动 共同发展 湖北教育 2002,11

[3]郑金洲 教学方法应用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出社 2006,12

猜你喜欢

启发性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魅力摭谈
有效提问,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样的内容,不一样的课堂提问
数学作业批改中评语使用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