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候鸟孩子的天空
2013-10-21龙春雨
文/本刊记者 龙春雨
营山县回龙中心校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过生日
留守儿童被称作候鸟孩子,是我国长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城乡二元结构中的一群特殊孩子。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留守儿童在短时间内不但不会消亡,还有可能不断增大。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共有约6000万左右的留守儿童,这一庞大群体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情感需求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学校,作为留守儿童最后的‘求助站’,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最终追求便是让每一所学校都是留守儿童温暖的家”在谈到留守儿童问题时,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关工委主任胡绍雄动情地说。
制度,为关爱描绘蓝图
作为一个劳务输出的大县,营山县每年输出劳动力占据着全县总人口的50%以上,大量的劳动力输出,催生了留守儿童数量剧增,全县留守儿童7万多人。这一度让当地相关部门和教师感到束手无策。
有章可循的制度也应时应运而生。据了解,从2003年开始,营山县教育局联合当地相关部门便出台了相关制度,为当地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不管是“六个落实”(组织领导落实、帮扶计划落实、帮扶对象落实、需要解决的问题落实、建立结对帮扶卡落实、定期检查帮扶效果落实)、“四结合”(关爱工作与领导班子结对关爱相结合,与班主任结对关爱相结合,与关工委老同志结对关爱相结合,与品学兼优的非留守学生结对相结合),还是“三助两关爱”(助教、助学、助困,关爱留守儿童、空巢儿童)等制度的建立,都在不同程度、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地为关爱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
很快,每一个留守儿童的详细信息都一一纳入了县教育局的数据中心,从源头上掌握了留守儿童的详细情况,如性格、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为工作的具体开展与落实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
更为难得的是当地教育部门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了校长任期目标考核、教育教学目标考核、教师绩效目标考核。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当地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心与原动力,为关爱工作的良好开展奠定了基石。
行动,让爱继续飞翔
有了制度的保证,关爱工作便有了方向。在整个关爱活动中,营山教育局充分发挥了老同志的余热,通过离退休教师的积极参与,让关爱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2003年春,营山县教育局关工委首先在增产小学开展“两关爱”试点工作,动员家居本乡的13位退休老师同学校留守学生中13名“双差生”进行了“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关爱,这些老同志在结对帮扶中采取了“四定”帮扶办法(确定关爱帮扶对象,双方见面,结成对子;定期联系被关爱对象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查找他们在思想品德、学习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和课业补习;定期进行家访,同家长或代理家长互通情况,研究对策,保持家庭、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学校定期检查被关爱对象转变情况,针对转变进度,适时改进帮扶措施)。增产小学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作用,探索出了关爱留守学生的有效途径。
丰产小学关工委老同志将结对帮扶的留守学生接回家中过年,让他们与亲孙子一道同吃过年饭,同领压岁钱,自费带领留守学生到营山县东升镇锁水村参观新农村建设,组织留守学生以“新农村,新气象”为题写作文,记录所见所闻所感的典型经验;营山三中关工委老同志与严重违纪受到留校察看的两名留守学生结对帮扶,通过查找症结,对症下药,对这两名留守学生采用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亲人般的关爱,在一学期内两位学生就有较大转变,学生家长非常感谢学校和关工委的老同志,在给学校和关工委老同志的信中写道:“作为孩子的家长,我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孩子的教育,我们全家人永远不会忘记营三中,永远不会忘记关心帮助孩子的老爷爷。”
二是构建部门联动机制。高校机关可谓是高校运行中枢,涵盖多个条线职能部门。作为机关党组织,其工作成效直接关乎着职能部门的功能发挥。机关党组织要切实发挥其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引导推动各职能部门构建合作联动机制,加强协同配合,推进思政教育、专业教学、学生辅导与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后勤服务保障等各条线工作齐头并进,有效提升服务高校整体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让“代理家长”不再“代理”
“在中国教育界一直流行这样一说法:‘5+2=0’。意思是学生在学校接受指导教育五天所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也许就因为周末两天的纵容而功亏一篑,归根结底,还是家长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落后与不科学造成的。而留守儿童家庭则因为‘代理家长’的不敢管,过于溺爱让这个问题显得更加严重。”营山县教育局关工委副主任马昌渠老人在谈到转变家长思想观念时这样解读。
如何让家长、“代理家长”广泛地参与到留守儿童的成长中来,家校共同合作,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更科学的成长土壤,这一度让关工委的同志们费尽了神。经过认真思考,广泛听取不同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家长学校”应运而生。
在营山县域内,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家长学校”,作为推动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推手,“家长学校”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课堂上,不再只是学生的单一学习,家长也愉快地加入了到学习的阵营中。针对不同学龄段,学校传授不同的教育方法。从开学一直持续到期末,每学期都有针对性的讲座。为了让不同文化层次的家长更好的理解、记忆,学校还会专门制定课表、精心安排课程,提升教案模式的设计,让每个家长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而针对“代理家长”普遍存在的过多的包办、过多的迁就、过多的溺爱以及不敢管的情况,学校专门开设讲座给代理家长讲明教育的重要意义,纠正“代理家长”不作为的态度,并对溺爱现象提出了严肃批评,最终改变了绝大多数“代理家长”的观念。
而营山对于家长的一系列教育课程,也被国内主流出版社看中并出版了《如何做好幼儿家长》《如何做好小学生家长》《如何做好中学生家长》《如何做好高中生家长》一系列丛书,深受家长的喜爱。
如今,不管是家长还是“代理家长”,都和学校积极进行联系互动,实时掌握孩子的情况,共同商量,共同管理,“代理家长”再也不“代理”了!
情感,让感情弥补亲情
关爱活动并不是普通的买买书包、送送温暖便可以达到目的的。它是一段需要用心去关切、去爱的行动。
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的原因,很多留守儿童内心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情感上的缺失。如何弥补亲情缺失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让留守儿童依然能够阳光成长才是关爱活动的关键。
为此,营山县教育局号召全县教职工投入到“关心、关注、关爱”身边每一个孩子的行动中去,让老师成为每一名学生值得信赖的人!
营山县回龙中心校留守儿童之家
营山县金华希望家长学校的自编教材
营山县回龙中心校留守儿童之家音乐兴趣组口琴培训
为了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爱,营山县教育局广泛发动教职工与数个甚至数十个“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帮扶老师每年请每名留守孩子到家里吃一次饭,每半个月听取帮扶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交往上的情况汇报,并给予指导。“定期家访制”的实施,不仅让老师充分了解到了学生在家的生活详情,还拉近了家校的距离,传授了更为科学的育人方法。
情感是孩子成长的源泉,也是孩子巨大的动力。针对父母多数不在身边的情况,学校要求孩子们每个月给身在外地的家长写一封信,向父母介绍自己的近况以及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家长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认真回复子女的信件,同时还要求孩子们利用现代通讯设备每个月与爸爸妈妈至少通两次电话,这一来一往,亲情便在信端、电话机旁默默地成长着。
有爱,人间便处处是温暖。生日点歌台无疑是营山教育系统的爱心工程。在每一个留守儿童生日来临之际,当地学校都会在小广播上为孩子点歌祝福,甚至还会送上一张温馨的小卡片。一位留守学生在周记上曾经写道:老师,我感谢您!已经有三年没有谁给我过生日了,哪怕是一个电话也没有,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以为这肯定又是一个没人关心的日子,但我想错了,吃过早饭,学校广播传来了您给我点的生日祝福歌,老师,您知道吗?我当时哭了,与我同路的好朋友还以为我生病了,要拉我去看病,她怎么知道我是激动得哭了,老师我真希望我的生日马上又来了,老师,您知道吗?你带给了我幸福的回忆,真希望我能永远成为您的帮扶学生!
营山县金华希望家长学校表彰优秀家长学员
除此之外,“知心姐姐信箱”“心理咨询室”等关爱活动的开展,也在第一时间为孩子们解决了成长中的各种烦恼,让他们带着笑脸去迎接明天。
“一个人的爱所能辐射的范围是有限的,但无数个人的爱所辐射的范围则是无限的,在营山,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怀揣着自己内心的那一份爱,竭尽自己所能让它散发出丝丝温暖。我相信,总有一天,当社会各界更多的爱和我们汇聚在一起,我们的校园必将是万千留守儿童最温暖、最贴心、最幸福的家!”胡绍雄动情地说。
诚然,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我们亿万的候鸟孩子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最温暖的爱,也必将会在人生的画板上描绘出美丽的中国梦。
幸福,在这里!
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