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应对城镇化背景下教育面临的挑战——专访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

2013-10-21

中国西部 2013年18期
关键词:村小教学点城镇化

文/本刊记者 胡 宏

刘利民副部长(左三)调研城镇化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工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截止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6.91亿人,农村人口6.57亿人,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因此,必须准确把握城镇化与农村义务教育的关系,科学应对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道出了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的推进策略。

刘利民指出,新世纪以来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历程,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作用呈现出全面性、差异性、长远性三大特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直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优先领域,防止出现农村义务教育凹陷,着力推进教育公平。但是,在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过程中,一方面农村学龄人口向城镇转移,为农村孩子接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农村地区人口减少,农村学校较快撤并,造成学生上学路程普遍变远、学生上学交通安全存在隐患、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不到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面临新情况等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

“目前,教育面临着推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双重任务,迫切需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刘利民表示,“要做好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必须处理好城乡统筹与倾斜农村、全面推进与重点突出、统一要求与因地制宜三大关系:在实行城乡一致的拨款标准、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的基础上,用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更优惠的政策,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发展;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要均衡配置校舍、设备等资源,但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是重中之重。要努力通过提高教师质量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让当地的孩子不仅进得来、留得住,而且学得好;义务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标准,在全国统一要求下,更重要的是各地必须依据本地省情、市情、县情推动工作,善于以多样性应对问题的复杂性。”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1.4%,“在推进城镇化教育的进程中,必须科学应对,主动作为,办好每一所学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应突出抓好大力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真正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继续深化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认真做好学生接送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等重点工作。”刘利民表示。

“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大力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刘利民指出,各地应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对校园校舍、仪器配备、师资配置等方面提出明确具体要求。通过开展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学校差距。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按照国家或省级标准,为其配备教室、学生宿舍、食堂、饮用水设备、厕所、浴室等设施,配备必要的管理、服务人员及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至2020年,全国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都应达标。

“在切实规范学校布局调整方面,必须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既考虑城镇化进程、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等因素,又兼顾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贫困家庭负担、教育条件保障、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等因素,把方便学生就近上学作为布局调整的首要前提。”刘利民强调,“要严格撤并学校程序,确因生源减少等原因撤并学校,当地政府必须严格履行方案制订、论证、公示、报批等程序。同时,真正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建立村小和教学点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村小和教学点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发挥远程教育功能,按照国家规定标准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发和输送数字化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学区中心学校要统筹所管辖和辐射教学点的课程安排和教师配置,保证教学点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不让教学点成为低水平的代名词。”

师资是提高城镇化教育质量的人才保障。刘利民指出:“要改善教师的初次配置,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新招聘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新增高级岗位指标优先安排农村学校,动员一批高素质人才应聘农村教师;尽快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编制适当放宽,确保各学科教师的合理配置;逐步实行县级教育部门统一聘任校长,促进校长、教师在一定区域内合理交流,建立和完善鼓励城区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任职、任教机制。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周转宿舍,设立村小和教学点教师岗位津贴,探索出台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的各种有效政策措施,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群众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十分强烈。”刘利民说,“一要继续深化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农村义务教育课程必须满足国家义务教育的整体要求,不能靠因陋就简、降低要求来贴近农村。同时,为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和感染力,课程应体现农村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的生产、生活、文化实际,教学中则既要充分利用农村的优势资源,又要让学生有机会与城镇同龄人交流。二要不断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政策措施。强化输入地政府管理责任,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区域发展规划。建立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照随迁子女实际人数拨付教育经费。大力挖掘公办教育资源,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保障随迁子女就学。各地应克服困难,尽快拿出科学合理、公平务实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输入地升学的具体办法。对于留守儿童工作,应纳入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之中,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关爱网络。统筹协调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实行普查登记制度和结对帮扶制度。优先满足留守儿童进入寄宿制学校的需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三要认真做好学生接送车辆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推动各部门落实校车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职责,开展专项督查,督促落实责任,切实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让教育真正让人民满意。”

最后,刘利民充满深情地说:“我相信伴随着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新西部的热潮,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一定会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得到科学的新发展,为西部崛起充分发挥智力引领和人才支撑的作用,让包括西部人民在内的全国人民满意。”

“感谢《中国西部》杂志对西部教育事业的特别关注!谢谢!”

猜你喜欢

村小教学点城镇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坚守村小23年,爱心留乡间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马鞍山市九村小学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与报纸双赢——二论赢在守护这张纸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
丰城市招聘218名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小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