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一个孩子上好学——南充市顺庆区推进城镇教育纪实

2013-10-21子君宋思沂

中国西部 2013年18期
关键词:顺庆区祥林幼儿园

文/本刊记者 子君 实习记者 宋思沂

顺庆区首所少年军校成立

阳光灿烂,微风和煦,湖波粼粼,勃勃生机。带着为探寻中国西部区域推进城镇化教育改革实践的好奇,记者驱车来到位于四川东北南充市顺庆区,试图一窥区内城镇化教育的崭新面貌!

发力城镇教育

南充市顺庆区,是四川省劳动力输出大区。青壮年外出务工后,孩子的上学问题一直牵绊着全区教育人的心;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不少乡镇居民逐渐向城区转移,城区的教育资源负重增大。

“父母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我们理解,同时我们也希望娃娃们成才。所以,我们不仅要让娃娃们上学,更要尽力让他们上好学。”顺庆区教育局局长张应富说。

筹措资金,多方借力。顺庆区开展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城市土地收益中10%的资金用于发展城市教育;基础教育用地,公办学校实行无偿划拨,民办学校实行划拨价;调整支出结构,把城区公办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财政支出预算;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主要用于城市学校建设;减免基础教育基建项目的各种规费,降低教育投入成本;积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减轻政府投入的压力;进一步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全年计划投资13600万元,已完成投资约7000万元。

美术班作品

扩容建校,今年顺庆新建6所中小学校,增纳学生近7000人,累计新增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新建4所幼儿园,增纳幼儿2000人左右,累计新增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扩建6所学校,增纳学生1.4万人,累计新增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迁建舞凤二小、华凤二小两所学校,满足铁路复线改造和广南高速公路建设。

抓项目实施,狠推实施进度。学校的修建更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已有学校基础上进行扩容,学校升级,更能够满足父母送孩子在城区学校入学的愿望。顺庆区将新建小学1所,扩建小学4所,新增中学2所,扩建中学3所。共增加学校用地71.14万平方米(1067.1亩)。

记者到达西河路小学的时候,学校正在进行综合楼的修建。余海燕说:“在城镇化的推动下,更多的农村孩子进入城市。说实话,城内学校压力大,一是场地不够,二是资金不足,我们修建这所综合楼的目的就在于此。”

完成后的综合楼达5800平方米(含功能用房),全框架结构,层高3.6米,可容纳学生1080人。这将有效缓解学生“入学难”问题,能够满足更多进城务工子女的上学问题。

到达顺庆区实验幼儿园,这所幼儿园的操场和教学楼外壁形成蓝绿呼应的色差,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现在,这所幼儿园还没有招生,也没有进行教师招聘。走进教学楼时,恰好看见陈彬园长正在和工作人员一起讨论室内的二次装修和园区文化建设。陈彬介绍,我们要精确到最小单位,对于颜色的处理,尽力让每一个娃娃都感到舒心。

顺庆实验幼儿园在二次装修完成后,将是集教学用房、厨卫、幼儿宿舍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幼儿园区。“这项投入估计要422万元。”陈彬如是说。

实施质量提升计划,顺庆在全市率先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连续三年高考录取率高出全市、全省平均水平近30个百分点。重点实施了“以园为本”国家级课题,强化两所公办幼儿园龙头引领作用,学前一、二、三年毛入学率分别为94%、79%、70%,走在了全省前列。实施了名校打造工程,五星小学、西华师大附小、五中、七中等义务教育学校成为川东北一面旗帜。实施了高中教育规模与质量提升工程,高中入学率达到80%以上,高考质量连续14年获全市一等奖。“只有硬件起来了,待遇上去了,教师才乐于教,学生才乐于学,顺庆教育才能基本达到供求平衡。”张应富感慨。

建设城镇教育旗舰

今年上初二的杨珊,父母都外出打工,自己跟着爷爷奶奶住。问她想不想爸妈时,她眼睛直直地望着记者,没有说话。“这个娃娃很乖,晓得爸妈不在身边,从不让家里操心。”十二中陈祥林校长说道,“她晓得自己要努力才能改变现状!”

“我们这里的学生家长都是周围住户的子女,或者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孩子,我们更要把他们培养成人。”

十二中是顺庆区教育局新规划的一所学校。“区里决心将它打造成顺庆教育的一张名片!”随行的区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激动地说。

做教育就是做良心。不是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做人的基本。正如十二中的工作策略:“让习惯铸就优秀,让优秀成为习惯。”

十二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抓教学的同时,深入开展德育工作。学校把培养学生的“三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科学的思维习惯)作为实施过程,实现“生活德育”和“主体德育”。在1至3年内,学校将健全学生自治管理组织、鼓励申报德育课题、完善《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方案》等。

严厉整顿学生不良行为,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严厉整顿学生违规使用手机行为、抽烟行为、不讲清洁卫生行为和不安全行为,并通过“班级纪律扣分——家长教育——记过”等不同的整顿等级,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扼杀在萌芽之中,纠正学生不良行为。

“没有目标的目标才是最大的目标”,虽说在《南充十二中第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看到“学校战略步骤”,但是陈祥林却有着自己的见解。

“教育就是引领和感化,教师要自己有能力、有水平,才能影响别人。”陈祥林说。

正是这样的想法,十二中坚持从细节着手,各项工作稳妥实施。在第一个五年规划里,学校在学校规模、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设施方面、德育工作目标、教学管理目标等方面都有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我们不是说要发展得多快,我们也不和别人攀比,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前方就是目标。”陈祥林说。

现阶段,十二中要扩容学生,争取在2014年达到1800人,教师规模达200人。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争第一、创一流”,引领全校教职员把优秀作为标准、作为常态、作为文化,在“严、细、实”上下工夫,追求不停、奋斗不止。

目前,新修的十二中已基本形成“七层治校方略”,即寄宿制:标准化公寓,为学生提供温馨家园;小班额: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材施教,让教育精益求精,让学生尽享老师关爱;规范化:半军事化管理,让学生个体有礼,集体有序,助学生成就好习惯,好人生;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因材施教,和谐发展,整体提高;周周清:低起点、小台阶,有坡度,周周清,步步高;筑底坝:实行结对帮扶,筑牢“学困生”双基之坝;建高原:对“学优生”实行“一对一”个别辅导,量身培养。

南充市学校体操队输送的世界冠军贾童(右三)

“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责任,选择了不断追求,永不停止。教育要努力创设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目中有‘人’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让每一个学生天天向上;对孩子终身负责,让每个学生获得能力、培养习惯、发展生命。”陈祥林语言铿锵。

成就孩子多彩未来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不能要求特色一致,这样就不能称之为‘特色’。我们要铸就的就是多彩的教育!”张应富激动地说。

顺庆区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68所,其中幼儿园2所,小学(含附设初中)17所,单设小学29所(城区24所、农村5所),单设初级中学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普通高中8所,职业高中3所,教师进修校1所;民办学校98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8所,幼儿园41所,义务教育学校4所,非学历文化教育培训学校45所。

国防教育成特色,体育教育出将才,西河路小学以“军训”和“体操”打造出自身的教育特色。多年来,西河路小学坚持“加强国防教育,办好少年军校”。目前,国防教育已成为顺庆学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区域教育特色。

余海燕表示,开展对学生的国防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增强孩子纪律集体观念。同时,通过军训还可以增强体质、磨炼意志,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教育特色的形成,将顺庆的教育引向了新的高度:从1996年至今,全区涌现出了国家跳水运动员贾童、国家跳水运动员邓林丹等许多优秀体育人才。

建设特色课程设置,西华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教育部设置课程要求的基础上,实行“小课时,多学科”,为学生增设了围棋、篆刻、摄影、烹饪、外语、书法、国画等选修课,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的兴趣。近年来,从附小学生中走出来的,有全国青少年书法协会理事、宋庆龄基金奖得主、全国首届小学生邮票设计奖获得者、四川省首届十佳少年等众多优秀学子。

深信,顺庆的多彩教育将成就全区每一个孩子的多彩人生!

猜你喜欢

顺庆区祥林幼儿园
顺庆区关工委召开重点帮扶青少年座谈会
贺祥林兄展览“云”
南充市顺庆区:从严推进就业培训领域系统治理
我爱幼儿园
顺庆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及建议
欢乐的幼儿园
“四层”:引导数学高考的一面旗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