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石的鉴别与应用
2013-10-20高宾孙利生宋大丽
文 高宾 孙利生 宋大丽
赭石又名须丸、赤土、丁头代赭、血师、紫朱、土朱、铁朱、钉头赭石、钉赭石、赤赭石、红石头、代赭,为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的矿石。主产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
赭石的应用历史
石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原名“代赭石”,《名医别录》载:“代赭生齐国(今山东省)山谷,赤红青色,如鸡冠有泽,染爪甲不渝者良。”苏颂《本草经集注》曰:“今医家所用,多择取大块,其上纹头。如浮沤丁者为胜,谓之丁头赭石。”《本草纲目》名代赭石,李时珍曰;“赭,赤色也。代,即雁门(郡名,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也。今俗呼为土朱、铁朱。”管子云:“山上有赭,其下有铁。铁朱之名或缘此,不独因其形色也。”出代郡者名代赭,足见其名之含义。综合上述产地、形态、色泽等特征考证,古代所用之赭石,与今用之相同。
本品味苦,性寒。归肝、心、肺、胃经。具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眩晕耳鸣,呕吐,噫气,呃逆,喘息,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等症。
赭石为较常用中药,是自然界分布很广的铁矿之一。本品为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多在氧化条件下形成,产于各种成因类型的矿床和岩石中,以热液、沉积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为主,主含三氧化二铁。本品多来自铁矿,北京地区所用赭石多来自河北怀来、宣化铁矿。
▲丁头赭石
▲赭石
赭赭石的采收加工及性状
赭石全年可采,采挖后,除去杂石、泥土等杂质即得赭石药材。本品以断面显层叠状,每层多有钉头、赤红色、无杂石者为佳。
赭石药材:本品为鲕状、豆状、肾状集合体,多呈不规则的扁平块状。暗棕红色,条痕樱红色或红棕色,有的有金属光泽。一面多有圆形的突起,习称“钉头”,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应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体重,质硬,砸碎后断面显层叠状。气微,味淡。
赭石的炮制加工及性状
生赭石:取赭石原药材,除去杂石,加工成碎块。生赭石为不规则碎块。暗棕红色,有的具金属光泽。体重,质硬,碎断面显层叠状。气微,味淡。本品以色棕红、断面显层叠状、有“钉头”者为佳。
煅赭石:取净赭石,置煅炉或适宜的容器内,煅(约700℃,20分钟)至红透,取出,立即投入米醋中浸淬(每100kg净赭石,用米醋30~60kg),捞出,晾干,未煅透者再反复烧煅和浸淬,直至酥脆。本品为不规则碎块,暗褐色或暗红棕色,质略疏松,微有醋酸气。
中医传统认为赭石生用重镇静降逆,凉血止血。煅淬后降低了寒性,增强了平肝止血作用,并使质地酥脆,易于粉碎。
历史上药用赭石的混淆品
无丁头赭石:历史上曾有一种不规则的无丁头赭石作为赭石的代用品,但无丁头赭石与丁头赭石含铁量相差较大,无钉头赭石以含碳酸钙盐为主,而丁头赭石主含三氧化二铁,故此种无丁头赭石不宜作赭石。
卵状赭石:四川地区曾自产自销一种卵状赭石,呈椭圆形、扁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长1~2cm,表面平坦,附有土红色粉末,砸开后断面黑紫色,不整齐。
赭石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赭石有收敛保护胃肠黏膜作用,并能促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新生,又具有中枢镇静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赭石对血崩、呕吐、高血压性头痛、哮喘、肾虚、气短等症有较好的效果。用于镇静降逆,以生者为宜;作用止血收敛以煅用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