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探*

2013-10-20秦虹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硕士博士中职

秦虹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191)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依据

当前有一种看法认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依据是职业教育内在结构体系不完善、不协调、不衔接。例如,中职与高职的关系不协调,高职层次又不健全,与本科、硕士、博士教育缺乏体系上的逻辑关系,因此,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依据是解决现行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不完善、不协调问题。我们认为这一看法是片面的。教育规划纲要的本义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依据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解决现行职业教育内在逻辑体系的不完善问题,应以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终身教育理念为依据,这样才能建立起合乎要求的、科学有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首先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主要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第一是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层次,适应“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创业”和“中国装备”转变的需要,培养学生创造、创业的能力,增加这方面的专业和学校,提升这方面的培养层次。第二是实现由培养技能人才为主向培养科技进步人才、管理创新人才为主的转变。过去认为职业教育层次低,不培养或培养不了科技创新人才和管理创新人才,现在看来这一看法已不合时宜了,应该通过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创新、专业人才的培养。第三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重心上移,即把普及性低端职业教育(如中职)重心上移至中、高端职业教育(如高职及其专业学位职业教育),这是因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人口增加,教育、特别是普通高中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提升,中职教育将面临更大挑战,重心进一步上移到高职及其以上教育,这一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研究确立中、高职比例协调关系时要特别吸纳。

其次是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调整给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第一,产业发展的现代化要求职业教育及其体系首先实现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化不仅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手段、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更包括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结构适应、对接的现代化,这就是使学科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实现无缝对接,包括知识、能力、技能、职业道德等各方面,因此,职业教育要加强内涵发展,提升现代化标准和水平,适应产业结构优化需要。第二,加强前瞻性研究和发展,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都要顺应规律和发展趋势,超前设计,面向未来发展,提升未来适应能力。第三,职业教育体系要更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包括职业教育院校由中职到高职、专业学位教育的纵向体系,也包括职业教育院校与普通院校之间的横向体系,做到便于相互衔接、灵活贯通。因此,处理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关系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最后是终身教育理念。终身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职业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终身教育包括就业前的职业教育,也包括就业过程中的提升、创新、发展教育,还包括退休之后的“老有所学”的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该体现这一理念,安排这样的适合需要的职业教育。因此,社区教育、进修教育、社会培训教育、老年教育等,都应该包括在职业教育体系中。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成

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结构构成上应包括如下部分:

在纵向上,包括从中职到高职再到专业学位教育的由低到高的层次部分。中职招收初中毕业不上普通高中的学生,高职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专业学位教育可以包括硕士与博士两个层次,专业硕士招收高职本科毕业、具有至少两年以上工作经历的考生,主要培养中端专业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人才,专业博士招收专业硕士毕业生或专业硕士毕业工作若干年有经验的考生,主要培养高端专业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人才。专业硕士、专业博士与一般学术性硕士、博士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专业性、专门性,培养的是工程师型的专家;后者更注重综合性、通用性,培养的是全面型的专家。

在横向上,包括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社会教育的贯通、融合。即职业教育毕业生可以报考相应的普通教育的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同时,普通教育的毕业生也可以报考相应的职业教育的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普通教育的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和要求与职业教育的相应考试科目和要求是不同的,前者侧重一般学能和知识的水平,后者侧重于应用、专业性学能和知识的水平,但是,两者可以贯通,互相报考,更可以交叉修习,获取双重学历和学位。

在结构构成关系上,包括各级各类教育学校的沟通、衔接和交叉,是一个灵活多样的“立交桥”(图1)。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职业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纵向衔接体系,从中职到专业博士,能够培养各级专业技术人才。第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着横向贯通和纵向衔接。例如,中职毕业学生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选择上高职,还可以选择上普通高校,只要相应考试合格;高职院校毕业生,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选择到普通高校本科接本,还可以报考专业型硕士、学术型硕士,只要通过相应的考试;专业硕士也是如此。这样就使普、职教育真正贯通和衔接起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第三,这一体系构成也使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贯通,例如中职毕业生选择就业,之后选择社区学院进行在职进修,社区学院不能提供学历证书,但如果学习良好,参加高职相应的考试,可以取得高职院校的专科或本科学历;再如选择社区大学进修的学员如果想获取专业硕士学历学位,参加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相关考试考查,合格者可以获得这一学历学位。

图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成图

三、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策略

1.循序渐进策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使用循序渐进的策略,不可一哄而起,蜂拥而上,未经建设就盲目追求专科升本科、本科升专业硕士学位职业院校,专业硕士学位职业院校升专业博士学位院校,要严格制订标准,按标准进行建设,达标成熟的院校方可申请提升。

2.比例协调策略。要按比例重协调地推进建设,要坚持基础职业教育比例为重,按照金字塔或逐步过渡到梯形的策略,分步扩大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的比例,确保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构成科学、有效。

3.要切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数量与普通教育贯通、衔接的规模、数量,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包括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不可盲目扩大高层次人才培养,造成人才浪费。因此,要加强经济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的预测,通过计划与人才市场的有机结合来规划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创新。

猜你喜欢

硕士博士中职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制冷博士来帮忙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神奇博士感冒了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博士蚊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