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6例疗效观察
2013-10-19陈廷泽
陈廷泽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6例疗效观察
陈廷泽
病毒性心肌炎;中西医结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44岁,13~19岁9例,20~29岁14例,30~39岁18例,40岁以上5例。均符合文献诊断标准。发病前有明显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病史者31例,病史不清者15例。临床表现以心悸、胸闷、气短、乏力为主,部分有以胸痛为主。根据中医辨证分为热毒侵心型11例,气阴两虚型19例,痰浊中阻型6例,脉络瘀阻型10例。心电图检查:各种早搏者28例,其中房性早搏3例,室性早搏19例,交界性早搏6例;窦性、室上性心动过速8例;窦性心动过缓6例;束支及房室传导阻滞5例; ST-T改变23例。心肌酶化验检查,一项或几项超过正常者38例。
1.2治疗方法 中药:基本方为太子参、麦冬、丹参、赤芍、当归、远志。①热毒侵心型:咽痛、口干、便秘加板蓝根、野菊花、黄芩。②气阴两虚型:动则气短、汗出、烦躁加五味子、黄芪、炙甘草。③痰浊中阻型:胸中滞闷、痰盛加瓜萎、薤白、茯苓。④脉络瘀阴型:胸痛、舌暗加川芎、玄胡、三七。⑤早搏明显者加生龙齿、苦参。⑥心动过速者加玉竹、酸枣仁。⑦心动过缓者加桂枝、淫羊藿。⑧传导阻滞者加黄芪。⑨ST-T改变者加降香。中药煎汤200 ml,1剂/d,分2次温服,治疗2周为1个疗程。西药:一般予10%葡萄糖500 ml,ATP40~80 mg,辅酶A100U,维生素C1~2 g,维生素B6100~200 mg,10%氯化钾10 ml,细胞色素C(皮试阴性)15~30 mg静脉滴注,1次/d。严重心律失常者加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1.3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缓解,体征消失,心电图、心肌酶谱正常。显效:症状缓解,体征消失,心电图、心肌酶谱轻度改变。有效:症状减轻,体征不明显,心电图、心肌酶谱轻度改变。无效: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无变化。
1.4治疗结果 经中西药结合治疗,46例患者中痊愈16例,占34.78%;显效15例,占32.61%;有效12例,占26.09%;无效3例,占6.52%,总有效率为93.48%。其中各中医分型结果见表1;治疗后心电图变化见表2;治疗前46例患者心肌酶谱有一项或几项增高者38例,治疗后心肌酶谱有很大改善,其不同分型与心肌酶谱改变情况见表3。
表1 46例中医分型治疗结果(n)
表2 治疗后心电图指标变化情况(n)
表3 中医分型与心肌酶谱改善情况
2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属祖国医学“心悸”、“怔忡”、“胸痹”范畴。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患者身体亏虚,以致发病初期感受时邪后,邪毒入侵,内蕴于心;心元气阴不足,气阴两虚,心气虚则鼓动无力,心阴虚则心失所养,故出现心悸、气短症状及心肌损伤、心律失常等改变;气为血帅,心气亏虚,行血无力,血行不畅而瘀血阻络伤心脉。采用中西医药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中药以益气养心、活血安神为根本大法,根据不同证型分别加味治疗。再配合西药能量合剂,促进心肌代谢,从而取得满意效果。此之既突出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又显示了中西合壁的优越性。
402560 重庆市铜梁县人民医院
病毒性心肌炎系各种病毒引起的心肌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以小儿易患,近来发现成人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笔者近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