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劲光:敢对“文革新贵”投反对票
2013-10-18吴殿卿
吴殿卿
196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时,新中国在“文化大革命”内乱中已过了3个年头。
在这3年里,江青伙同张春桥、姚文元,把新中国成立17年来出版的书籍、电影等文化艺术作品,几乎毫无例外地作为“毒草”加以封存、批判;大批有才能有成就的专家、学者、艺术家,被关押、劳改,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文化大革命”开始,曾宣布军队不搞运动,也不介入地方的“文化大革命”,但江青与林彪反革命集团勾结在一起,高叫着“揪军内一小撮”,军队院校和高级机关很快也像地方一样大乱起来。大批开国元勋、高级将领被揪斗关押,党和政府各级组织普遍受到冲击,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从国家主席刘少奇、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开始,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受到批判和斗争,绝大多数干部被作为“走资派”打倒。全国多数地区和单位武斗不断,秩序混乱,工农业生产遭受着多方干扰、破坏……无数富有爱国心的干部、群众,为“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损失和破坏,感到焦虑、心寒。
“九大”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召开的。
由于毛泽东出面干预,屡受冲击但没有完全被打倒的萧劲光仍被确定为海军19名“九大代表”之一。按照林彪的心腹、替代萧劲光担任了海军党委第一书记的李作鹏定的调子,萧劲光是作为“右的代表”出席会议的。萧劲光这位中国共产党一创建就入党、亲自领导建设人民海军的共和国大将,面对叶群、李作鹏等人会上会下颐指气使、鬼鬼祟祟的活动,心里有说不出的郁闷和压抑。
对“文化大革命”,萧劲光感触尤深。风雨未至,在林彪陷害总参谋长罗瑞卿的上海会议上,他首先就遭到一击。此后不久林彪便宣布,海军党委要以李作鹏等人为核心,萧劲光的海军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形同虚设。无法参与领导、决策。继而,李作鹏正式由副司令员提为海军第一政治委员,并接替萧劲光担任海军党委第一书记,后来更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从此,海军开始以李作鹏等人为旗帜分线划派。先是机关、院校,逐步波及到部队,一大批对李作鹏等人跟得不紧或有不同意见的领导干部战士被划为“右派”、“保皇派”、“三反”分子,受到残酷的打击迫害。海军副司令员兼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海军参谋长张学思等多名高级干部,先后被迫害致死,数以千计的官兵被开除党籍、转业、复员,押送干校、农场劳动改造。部队装备严重失修,教育训练无法正常进行……面对这种混乱局面,萧劲光心里有说不出的焦急和苦闷。他对“文化大革命”不理解,对军内外“文革新贵”们的做法不敢苟同。他深深地为国家和海军的未来担忧。
靠着毛泽东的政治影响和威望,许多矛盾被掩盖下来,“九大”在完成各项议程后,大会于24日宣告闭幕。萧劲光与部分开国元勋虽然再次被选为中央委员,但一批投机分子、野心分子、阴谋分子也趁机混进中央领导机构,给党和国家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4月28日,九届中央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已逐步形成的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主要成员,叶群、李作鹏、吴法宪、邱会作以及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都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选人,名字印在选票上。这些人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表演,使萧劲光真切地感受到,“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他们也不够当政治局委员的条件”。但萧劲光清楚,选举的组织权已掌握在他们手中,并且是等额选举,从19名候选人中选19名政治局委员,不管自己投不投这些人的票,他们也会照样当选。经慎重考虑,萧劲光还是凭着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党性,严肃、坚决地行使了自己的权利,在选票上把叶群、李作鹏、吴法宪、邱会作、张春桥、姚文元、江青等人的名字前边打了×,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不出所料,叶群、李作鹏、江青、张春桥等7人依旧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一个消息很快在部分人中悄悄传开:“萧劲光没有投忠于毛主席的中央领导同志的票!”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张春桥等人把这笔账牢牢地记在心里。
(摘自山西人民出版社《三十年海军司令萧劲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