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顺印象:中国最美的小镇

2013-10-18胡海燕

现代阅读 2013年10期
关键词:和顺镇子石板

胡海燕

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3公里处,古名阳温暾,是一座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的汉族古镇,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

在和顺住了5天,在这样一个有着最“中国”名字的古镇里,小巷交织,溪流淙淙,男人儒雅,女人亲和,它的美,它的好,不知不觉间就已在记忆里封印。

冬日的清晨,小镇的空气却并不清冽寒冷,甚至有些温润。推开客栈的木门,迎面便是清新的风,晨光淡淡地撒在石板路上。古镇的小巷虽弯曲,却不逼仄。街上行人不多,早起的老人背着手悠闲踱步,临街人家在门前生起了炉子,青烟向空中袅袅散去。

每天早上,镇子里最热闹的地方恐怕就是十字小街了。上午11点前,这里都是小镇固有的集市,越走近,越能感觉人气在急速上升。两条呈十字交叉的街,斜斜地往后山脚下延伸着,那些卖草药杂货的、贩猪肉蔬菜的,都在向这里聚拢,虽说不上摩肩接踵,但绝对热闹。集市上的东西很多,沿街两旁鱼贯排开,商贩中有从高黎贡山里挑山货来贩卖的豁牙老农,古铜脸色,笑容憨厚,但多数还是镇子周边的人,卖的也多是些自产的农家制品。商品琳琅满目,质朴实在,蔬菜还带着新鲜的露珠,柿子鲜红,苹果半青,满满一大笸箩的毛豆腐长着长长的白色绒毛,看上去甚是惊人,但据说味道奇美。塑料桶里盛放的霉豆腐卖相诱人,光是看上一眼就觉得咸辣无比,还有当地人最爱的饵块——和顺的“饵”甚是“大块”,状如肥厚年糕,都码在大大的竹篓里卖,主妇们把饵块买回家切成三角形小薄片,佐以鸡蛋、糟辣子、西红柿、白菜心、葱和肉片来炒,即有名的“大救驾”,据说这道菜当年救的可是“跑路皇帝”朱由榔的命。集市上自然也少不了锅碗瓢盆、衣物纸巾等农家生活物件。杂货铺里卖得最多的是香烛和黄表纸,在门前的钢丝床上一字摊开。在和顺,祭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日常事务,祭家庙祖宗,祭各路神灵,家家的香炉每天都烟火缭绕。

8点半以后,小镇才会真正从睡梦中苏醒过来,游客三三两两前来,十字小街路口四周一下子就多了许多人,双虹桥附近更热闹。桥畔的图书馆里白天总是人头涌动,这家图书馆是在20世纪初那风雨如晦的岁月里建起来的。这里的每间屋、每壁墙、每棵树,自然都弥散着一股神奇的色彩。但我更喜欢在黄昏的时候去图书馆,这个时候游客已经散去,图书馆又回复了它本该有的宁静。站在藏书楼里,与那些孤本、善本书籍静静相对,忽然间便有了想要秉烛夜读的冲动——这里竟然还藏有百衲本《二十四史》,“书贵初刻”,想不到,在这样的边地小镇,还能觅得其孤绝的身影。

但其实,现在真正来图书馆看书的本地居民已经很少了。实在因为太吵,白天游人如织,走马灯似地进出,人声喧哗,根本就不是读书的环境,当地于是在旧馆旁边建了座新馆,专门作为阅览室,而旧馆,则变成了一个纯参观的地方,一切都化为摆设。晚上7点,这里就闭门谢客,一片岑寂了。其实,细细想来,寂静的夜才应该是图书馆一天中最美好的光景吧。尘埃落定,铅华尽洗,当黑夜的影子弥漫整个小镇的时候,点一盏青灯,泡一壶好茶,铺一卷古书。廊前树影斑驳,天边月冷星淡,那些泛黄的书页间,才会幽幽散发出时光所沉积的一缕馨香吧。

我也喜欢从十字小街往镇子南边中天寺和张家坡的方向闲逛,这一带基本见不到游客的身影,整个小镇只这边还有百年前用火山石铺成的“灯芯路”,路面由三趟石板铺成,中间一溜大石板,两边都是些碎石板。以前和顺的规矩是,成年人走在路上,要是遇到长辈或小孩,就必须把中间的那一趟石板让出来,小镇的温良与谦恭,就在这样的小细节上不经意地显现。偶尔也会碰到当地男人牵着马从身边经过,小巷悠长,干净而温暖,铃声叮铃里,人和马就已经逶迤远去。

从中天寺前行3公里,是镇夷关。和顺的男人们就是跨进镇夷关前的石桥,一路过盈江,“走夷方”。多少鲜活的生命,就消失在这条满是狼虫虎豹、瘴烟疠气的路上,又有多少顽强的男人,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从报捷桥上衣锦还乡,并最终在故乡留下了高屋大院、庄重祠堂、平坦月台和古朴书斋。

如今,古驿道上早已是荒草连天,而那些富有传奇色彩却又让人唏嘘不已的老故事,还在老房子的黄墙灰瓦和黑白纹饰间沉淀、流传。

从贾家坝顺坡而下,穿过一片浓密的树林,一直西去就走到了镇子西边清澈的陷河边。冬天的正午日头高挂,洗衣亭边的女人便多了起来,河水舒缓,女人们神情平静,河畔田野里白鹭也开始嬉戏了。女人们看到我在拍照,大多羞涩地低下头去,只有身边可爱的孩子,一直好奇地紧盯着我的镜头。

黄昏时分,小镇上游客散尽,我的脚步停在了双虹桥边,这里有

小镇傍晚最美的风景。此时,太阳恰在西山顶上,柔和的光线让桥边的两座牌坊都沁着温润的色泽,树影桥影倒映水面,暮色四合,乡村的田野开阔而辽远。极目远望,阡陌纵横,几个幼小的身影雀跃在桥畔小路上。晚风过处,荷花池里残荷迎风,有人在月台前收拾白天晾晒的玉米,有人把自行车扛进家门,有人在田野里收拾农具,老宅屋顶上的炊烟轻轻腾起了,农家酒菜的浓香从灶台上飘来。靠在石栏上,望着高远的天空,心中便有了无限的宁静与平和。

(摘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最美云南——从昆明到丽江》 )

猜你喜欢

和顺镇子石板
疯娘
石板街
疯娘
秩序
老人
简析“乳鼎”紫砂壶的造型之美与和顺之气
菱形小镇的“不速之客”
很晚时驶向镇子寄信
千年红檬 诗意石板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见闻
儿童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