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官员失踪岂能拖成糊涂账

2013-10-18陆文江

现代阅读 2013年10期
关键词:政协主席断尾旷工

陆文江

最近,“官员失踪”的新闻又多了起来。在湖北、湖南、广东等地,从畜牧兽医局局长到财政所所长再到区政协主席,均长时间杳无音讯。据报道,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政协主席王雁威“请假治病”已超50天,至今下落不明。

好好的官员,怎么突然就“丢”了?这样“玩失踪”往往是关系其前途命运的“主动避险”。从大量案例看,所谓官员“失踪”,其实就是跑了、逃了,因为他们屁股上有屎,心里总发虚,稍有风吹草动,或者担心“拔出萝卜带出泥”,或者感觉捞得差不多了,谋划“安全着陆”,总之是动如脱兔、一去不返。

2013年“两会”期间,最高检察院报告显示,5年共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6220人。被抓的都有数千之众,那么在逃的又有多少?由此可以想见“官员失踪”问题之严峻。

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旷工或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应予辞退。而近年来的“失踪”官员,其失踪时间普遍超出了15天的底线。与官员行踪长期隐没不闻相伴随的是,有关方面也一再“沉默是金”,对有关信息守口如瓶,让人们在“传说”中焦虑地探寻官员下落。

不可否认,不见了的官员,有一些是因为“双规”等原因“被失踪”的,其信息公开需要一定程序;那些主动失踪的官员,其问题和性质的认定,也需要一定时间去调查。这些都可以理解,但问题在于,很多地方面对“失踪”官员带来的舆情涌动,任你一再追问、多方质疑,我就是无可奉告;由你去关注案情、呼吁问责,我就是按兵不动,避过风头,不了了之。

无论是面对党纪国法还是社会关切,针对日益突出的“官员失踪”问题,需要给公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问题真相不能失踪,处理结果更不能“断尾”,这不仅事关反腐败斗争的成效,也影响着政府公信力。

(摘自《京华时报》 )

猜你喜欢

政协主席断尾旷工
为什么壁虎的断尾能再生?
《断尾的狐狸》新编
截屏打卡不够89次算旷工 如此居家办公就有高效率了?
壁虎的独白
云浮市政协主席黄达辉到龙美达石材调研
小花猫与老鼠
省级政协主席从哪里来
旷工多久可辞退
工作闲暇“接私活” 能否视为旷工?
省政协主席“退常”的政治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