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高墩计算长度的分析
2013-10-16董成
董 成
(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 前言
某桥所处地形起伏较大,跨越深谷,两岸山坡陡峭。桥梁上部结构为15跨30 m桥面连续T梁桥,三跨一联,下部结构为三桩柱式墩,一柱对一桩,桥墩高度为18~34 m。双向四车道,桥面全宽20 m,设计荷载为城-A,基本风速按31.6 m/s,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对于具有较高高度的柔性桥墩,在竖向力和水平力的共同作用下,墩顶可能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从而产生不可忽略的几何非线性效应,也称为P-Δ效应。桥墩是典型的压弯构件,对于本桥的高墩,墩柱长细比较大,在集中轴压力(上部结构支反力)、分布轴压力(墩柱自重)和水平力的作用下,这种P-Δ效应值得重视 。
图1 桥墩一般构造图
2 理论分析
规范中将压弯构件的纵向力对截面重心轴的偏心距e0乘以偏心距增大系数η来考虑构件的P-Δ效应,η由下式计算:
式中:l0为构件的计算长度;e0为轴向力对截面重心轴的偏心距;h0为截面有效高度;h为截面高度;ζ1为荷载偏心率对截面曲率的影响系数,ζ1=0.2+2.7 e0/h0≤1.0;ζ2为构件长细比对截面曲率的影响系数,ζ2=1.15-0.01l0/h≤1.0。
从公式(1)可知,确定η需先确定构件的计算长度l0。
在墩柱顶设有板式橡胶支座,而橡胶支座通过上部结构与其他墩及其橡胶支座相连,这样,在桥墩墩顶就形成一个弹性约束。
把桥墩作为悬臂竖梁,墩顶在产生水平向位移时,上部结构通过橡胶支座对墩顶施加水平约束,此时带有弹性约束的偏心受压墩的计算长度为:
α可通过下面的超越方程求得,即:
式中:l为桥墩自墩顶至假想固结点高度;EI为桥墩截面换算抗弯刚度;K为墩顶的水平约束刚度。
墩顶的水平约束刚度K值的计算模型如图2,求法为:将所求墩左右两侧的联合抗推刚度、并联,然后再将橡胶支座的抗推刚度并联,两者各自并联后再串联,从而得墩顶约束刚度,即K=(+)×(Ki1+Ki2)/[(+)+(Ki1+Ki2)]。
图2 墩顶约束刚度计算模型
求解计算K值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参数为桥墩抗推刚度和支座抗推刚度,两者计算如下
(1)桥墩抗推刚度 Kd=3nEIh/(H3+δHH+δHHH+δHMH+δMHH+ δMMH2),EIh为桥墩墩柱抗弯刚度,δHH、δHM、δMH、δMM为用“m”法计算桩基时有关参数,H为墩高,n为桥墩墩柱数。
(2)支座抗推刚度Ki1/2=nAG/t,n为一排支座的个数,A为一个支座的平面面积,G为橡胶支座剪切弹性模量,t为支座橡胶层厚度。
3 桥墩计算
由于桥墩墩高变化较大,墩身刚度直接影响相邻桥墩墩顶弹性约束,由公式(3)可知,因墩顶的水平约束刚度K不同,将影响桥墩的计算长度l0、偏心距增大系数η的值。因此,计算取各联中不同墩高组合分别计算,各墩高组合计算参数如表1。
表1 桥墩计算参数
其中墩高考虑谷底冲刷深度、桩基固结深度。
墩顶计算荷载考虑恒载、汽车荷载、人群荷载、升温、降温、收缩、徐变、制动力、风荷载,取不利荷载组合。
当构件两端约束条件为一端固定一端为不移动的铰时,计算长度系数为0.7;当一端固定一端自由时,计算长度系数为2;而一端固定一端为弹性约束时,计算长度系数应视约束刚度的大小在0.7~2之间。
根据公式(1)~(3)可得桥墩计算结果如表2。
表2 桥墩计算结果
由表2中计算结果可知:
(1)根据桥墩抗推刚度和墩顶约束刚度的比值Kd/K与计算结果中的计算长度系数可知,随着Kd/K的减小,计算长度系数相应增大。
(2)在高低墩组合中,由于低墩抗推刚度较大,使得高墩墩顶的弹性约束刚度增大,从而计算长度系数偏小;而由于高墩偏柔,使得低墩墩顶的弹性约束刚度偏小,从而计算长度系数偏大。在高墩组合中,由于墩高相差不大,墩顶弹性约束刚度接近,使得桥墩的计算长度系数接近。因此,桥梁结构整体布置时,对位于陡峭岸坡墩高相差较大的桥跨组合中,应避免由于矮墩刚度偏大,造成桥梁结构局部内力偏大,在保证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应尽量使低墩偏柔,使桥梁结构整体刚度均匀、受力合理。
4 结语
(1)桥墩的计算长度受墩柱顶端的边界条件影响较大,取值是否恰当影响着结构的安全性及经济性。因此,应根据实际结构合理地对计算长度系数取值。
(2)计算长度系数随着桥墩刚度和墩顶约束刚度的比值增大而增大,两者呈正比例关系。
(3)墩顶弹性约束刚度按墩顶水平刚度串、并连的集成方法模拟,可以获得较准确的计算长度,这对于结构安全是有利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3]李靖森、王国鼎.换算刚度法及其在结构中的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