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态制剂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

2013-10-16蒋建军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3年1期
关键词:活菌蓝光胆红素

蒋建军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国内报道占住院新生儿的首位[1],由多种原因导致,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近几年,有报道微生态制剂对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辅助作用[2],为此,笔者在原有的基础治疗和蓝光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双歧三联活菌制剂,观察微生态制剂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就诊的6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均符合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进行肝、肾、心脏等相关检查,均无溶血症、肝炎、肺炎、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男36例,女32例,平均胎龄(40.36±2.13)周,平均体重(3.75±0.84)kg。按是否增加服用微生态制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

1.2 方法 两组患儿根据年龄、高度、体重和高胆红素血症的程度等特征酌情给以基础常规治疗,符合光疗法特征的给以蓝光治疗,过于严重者追加静脉滴注白蛋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与新生儿具体情况,服用双歧三联活菌制剂,0.5 片/次,3 次/d。

1.3 观察指标 分别采集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1、3、5d的静脉血,用迈瑞400全自动分析仪氧化法检测血清中的胆红素含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含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第1天血清总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第5天,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天血清胆红素含量比较(μmol/L)

2.2 两组蓝光治疗所需次数和时间比较 治疗组蓝光治疗次数和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胆红素的含量较快恢复正常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蓝光治疗的次数和时间对比可以看出,运用微生态制剂的治疗组减少了蓝光治疗次数,同时缩短了治疗时间,帮助患儿早日康复,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蓝光治疗产生的副作用倾向[6-9]。因此,在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时,用微生态制剂辅助传统常规治疗和蓝光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10-13]。

表2 两组患儿蓝光治疗所需次数和时间比较

3 讨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的常见症状,血清中胆红素浓度过高导致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即疾病黄疸,俗称黄病[3]。新生儿黄疸主要分为2种:生理性为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病理性主要是高胆红素血症导致。新生儿容易由高胆红素血症导致胆红素脑病而致残甚至失去生命[4]。目前,蓝光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是最为广泛应用的疗法,但易引起新生儿发热、皮疹、腹泻等,长时间应用还可能导致患儿发生癌变和畸形[5]。

双歧三联活菌制剂,主要含双歧杆菌活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活菌,均为人体肠道内正常微生物群,口服可植于新生儿肠道并产生多种维生素而利于正常菌群的繁殖。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作用机制是促进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定植,同时抑制其他有害菌;阻止结合胆红素水解成未结合胆红素;提高摄取、结合、排泌胆红素的能力。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能够辅助传统的基础常规治疗和蓝光治疗。治疗组第3、5天血清中胆红素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说明治疗组服用微生态制剂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治疗速度,使患儿血清中

[1]沈云琳,黄绮薇,秦丽,等.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0,16(2):19-21.

[2]王岩,韩进天,苏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临床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9):3032.

[3]陈淑平,韩华,王素玲,等.茵栀黄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08,30(5):710.

[4]杨晓梅,高传化,陆萍.新生儿高肌红素血症与多脏器损害的关系探讨[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3):268-269.

[5]金越,边俊梅.微生态制剂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5):4007-4008.

[6]段丽娟,李丽莹,师清芝,等.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J].辽宁药物与临床,2001,4(4):186-187.

[7]钟小梅,黄郁波,董显燕,等.四磨汤联合微生态制剂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2,32(3):431.

[8]蔡宝珍,黄志华.微生态调节剂干预母乳性黄疸临床观察和机制探讨[J].新生儿科杂志,2002,17(4):150-151.

[9]沐永俊.三种光疗方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2007,2(3):189-190.

[10]薛芳菁,杨媛.丽珠肠乐治疗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1):10.

[11]王欣,李艾玲.微生态调节剂干预治疗晚期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5):445-446.

[12]王丽霞,牟稷征.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3,3(3):188-190.

[13]陈月,谢黎崖.微生态调节剂的合理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03,25(5):136-137.

猜你喜欢

活菌蓝光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运用OD值法快速进行乳酸菌活菌计数的研究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